天天看點

探尋車路雲一體化的“寶坻樣本”

作者:平庸
探尋車路雲一體化的“寶坻樣本”
探尋車路雲一體化的“寶坻樣本”

最近,天津市寶坻區高鐵寶坻站附近的居民出行有了新選擇——天津市首條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線路,串聯起京唐城際鐵路寶坻站與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站。目前,在長度約為11.3公裡的道路上,運作着4輛智能網聯公共汽車,包括兩輛L2自動駕駛客車和兩輛L4無人駕駛小巴。值得一提的是,具有科技感的不僅僅隻有車輛,寶坻線路共建設19個智慧路口,共重新安裝148台高清錄影機、74台魚眼相機、74台毫米波雷達、19台RSU通信裝置、19台MEC邊緣計算單元、19台信控優化裝置。這條布滿車路雲一體化路測裝置的線路,還創下了多項“全國第一”。01

政策落地後的特色樣本

“從2023年7月啟動項目前期調研和初始方案設計,到同年11月中标後進行硬體裝置安裝和系統平台開發,再到2024年1月完成所有硬體裝置安裝和系統平台開發,我們一直都積極開展工作。2月4日,寶坻的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線路最終于正式開通運作,可以說是‘生逢其時’。”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架構事業部總經理唐風敏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今年1月,五部委聯合釋出《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的通知》,支援城市級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促進規模化示範應用和新型商業模式探索,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化發展。是以,寶坻線路的開通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是展現了行業對政策的積極回報,二是因為項目本身圍繞車路雲一體化應用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這條線路為京津冀通勤人員提供了便捷、智能、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務,同時也能夠覆寫沿線周邊主要居民的出行,通過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現有交通通行效率,縮短了通勤時間。”唐風敏這樣介紹項目的整體情況。據悉,線路附近的居民、乘客對智能網聯公交項目展現出極高的熱情,自線路開通運作以來,每天都有乘客乘車專程體驗,且無人駕駛的功能得到乘客的一緻好評。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由于項目建設得到當地交通與交管部門的大力支援,從應用效果來說,真正實作了基于車路雲技術的公交優先與實時控制。公共汽車經過路口時,信控配時高速響應,極大提升了駕乘體驗。此外,我們雲平台基于路側、車端以及站台資料融合提供了面向C端的出行服務。通過小程式,沿線的居民能夠實作約車功能,乘客收到實時公交到站提醒,實作了全鍊路公交出行服務體驗。”唐風敏說道。02

三項“全國第一”引發關注

更令人關注的是寶坻線路創下的“車路雲協同”、“開放道路駕駛”、“網聯雲控式智能駕駛”三項第一。

“寶坻線路是國内第一條完全基于車路雲一體化技術體系建設的智能網聯公交項目。項目基于車路雲一體化技術在城市典型的公交場景進行落地應用,探索智能網聯汽車與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的融合模式。”唐風敏表示。據了解,大陸目前的無人小巴(Robobus)項目實踐中,對于單車智能的探索普遍比較深入。衆多自動駕駛方案解決商、整車企業,從單車智能的技術路線入手,對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在内的車輛感覺元器件進行性能提升,注重配置高算力的車載計算平台,通過對算法的優化與疊代,不斷利用資料對模型進行訓練等手段,取得了一定成績和進展。然而,基于單車智能實作的自動駕駛,從整個交通的角度而言,僅僅是其中一部分。當整體目标是交通效率提升——不僅實作個體自動駕駛表現的優化,同時還涉及對所有交通參與者整體的優化控制時,汽車都比以往擁有更強的跨界融合、技術交叉特征,更鮮明的區域屬性、社會屬性、本地屬性,是以也更需要通信、地圖、雲平台等體系架構的支援。車路雲一體化方案能夠充分融合智能化與網聯化的特征,實作分層解耦、跨域共用,進而實作對更多交通主體的賦能。

“寶坻線路也是國内首條在混行工況下展開常态運作的L4自動駕駛公交示範線路。線路連接配接寶坻站到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站,全長11.3公裡,包含19個信控路口,沿線經過5個停靠站點,車輛上路前已獲得相關部門頒發的上路許可。”唐風敏繼續介紹道,“同時這條線路還是國内首條做到網聯雲控式智能駕駛的線路。我們率先真正做到将車、路、雲資料融合,實作公交信号優先,信号控制以及雲端安全資料下發。”

探尋車路雲一體化的“寶坻樣本”

事實上,全國多地開展的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建設,也暴露出一些“痛點”。比較典型的問題是示範區線路較為偏僻、群衆感覺度不高、建設投入巨大、能夠支援的對象(車輛)較少、示範與商業化脫節等。而此次寶坻線路在混合工況下常态運作,正是面對這樣的短闆邁出的探索步伐。線路并非為示範而建設,而是真正運作于真實交通環境之中,以複雜場景校驗全鍊條設計,為後續的疊代更新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車路雲資料融合實作公交的信号優先,更可讓出行者實際體驗到車路雲一體化方案所帶來的便利。03

寶坻項目經驗值得借鑒

在創下多項“全國第一”的同時,寶坻線路的建設也有很多經驗,值得其他車路雲試點項目以及行業借鑒。“全國已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裡程超過1.5萬公裡。地方實踐方面,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落地應用的挑戰較大。”唐風敏坦言,“從管理上看,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建設涉及政府各相關部門,需要強有力的運作保障機制,推動跨部門協作。從技術層面上說,目前大部分示範區車路雲一體化系統頂層設計與系統架構不夠清晰,缺乏對車路雲一體化整體政策架構的全面思考和部署,逐漸開放的多元化場景對相關法規的修訂提出需求;智能交通設計與汽車示範應用存在割裂,未形成完備的系統架構設計,汽車與交通、資訊通信等缺少融合,對車路雲一體化的探索不足。”

“這次項目的成功,一方面在于滿足了實際的使用者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組織管理協同與技術應用落地方面都得到了保障。”唐風敏表示。據悉,此次寶坻線路在寶坻區交通與交管部門積極支援下,交通管理部門基于信号燈管理提供了最大權限;此外,項目基于車路雲一體化技術體系,形成整體化的解決方案,進而有效保障了成果的落地實施。

而創新中心在寶坻示範營運項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樣值得思考與借鑒。據了解,創新中心聯合行業夥伴共同為寶坻線路提供工程設計、平台開發、工程總包、安全建設、測試驗收與示範應用申請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全面支援智能網聯公共汽車示範應用的設計、建設和推廣。“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建設提供基于全生命周期服務非常必要,可有效保障項目設計、建設及傳遞的品質,也能保障技術的更新疊代。”唐風敏告訴記者,“在寶坻項目中,創新中心重點支撐了工程設計、安全體系建設以及測試驗收,平台開發、總包由(創新中心)旗下雲控智行公司承接,示範應用聯合車端、路端生态企業共同建設。創新中心在标準引領、車路雲一體化架構設計、安全、測試、資料等方面已形成體系化能力,未來還将聯合雲控智行以及生态企業共同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應用到城市、高速等典型場景。我們也歡迎行業相關企業共同參與,踐行車路雲一體化方案落地應用。”

文:馬鑫 編輯:龐國霞 版式:李沛洋

給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