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作者:文彙

闵行區浦錦街道是與市中心同等距離範圍内生态條件最好的街道,也是相似城鄉結構下離市中心最近的街道,還是闵行區最年輕的街道。自2015年7月2日從浦江鎮析出成立後,浦錦街道始終圍繞上海市公園城市建設工作要求,逐漸完善公園網絡體系,不斷向公園城市邁進。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按照《上海市“十四五”期間公園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浦錦街道對标《上海市公園城市規劃建設導則》要求,從“全域公園、無界融合、全民共建”三方面打造“公園+”和“+公園”,開展紮實有效的建立工作,全面建構“1+5+20+30”的公園網絡體系。其中1即浦江郊野公園,5即以“東南西北中”為主動脈的5個綜合公園,點綴20處口袋公園,以30條綠道串聯形成城市、鄉村相統籌的美麗宜居社群。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早在2019年,浦錦街道就在闵行區率先建立成上海市園林街鎮,同時上海市首批市民園藝中心、上海家庭園藝展均落戶浦錦。作為“有城有鄉”的街道,浦錦街道有着得天獨厚的生态基底,轄區内有水有綠。30餘公裡的綠道與水廊連成環;5條市級林蔭道、1條市級綠化特色道路成為重要的生态骨架和走廊;區域内有上海市綠化合格機關1家、市級花園機關1家、區級花園機關1家、區級園林式居住小區5個……牆裡牆外綠色成蔭。

浦錦街道公園綠地“家當”不少:街道内有城市公園12座,口袋公園11個,建成區綠化覆寫率45.0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61平方米。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按照浦錦街道的版圖,在東、西、南、北、中進行綜合公園的規劃布點,做到規劃合理、布點均勻,不斷縮短居民公園綠地服務半徑。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東進序曲。位于浦星公路西側、陳南路南側的陳行公園,是街道轄區東部的主要公園,占地面積3.6公頃的陳行公園始建于1999年,今年進行了擴建,改擴建面積達到2.1公頃,改建将打開公園圍牆,實作公園綠地和城市街區的無界融合;另一方面借助區域内上海戲劇學院的優勢,引入文化表演和園藝教室等公益活動,實作“+高校、+園藝”的公園屬性,公園的改擴建計劃2024年内基本完成。

——西行“漫”記。近浦鄉村公園,位于浦錦街道近浦村,西側緊鄰黃浦江。2023年,結合近浦生态綠道建設,對浦錦街道近浦村、浦江村共計237.5畝黃浦江水源涵養林進行改造提升,打造林地慢行系統,提升道路兩側綠化,新增休憩設施,形成了“森林觀鳥”“田園休憩”“林間民居”“宜教宜樂”的等多功能融合的開放式休閑林地。

——南追“浦鷗”。浦鷗公園是南北向帶狀公園,南北跨度約1.2km,建設規模約10.42公頃。為更好地突出公園+生态性,公園設定春花溪街、宿根花谷等場景,同時學習吸收《陳行村志》,提取本土文化,設定“梓鄉十六景”等,建設浦錦水綠交融的文化生态公園,展現出“+生态、+文化”的獨特魅力。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浦錦街道自成立後,通過梳理和規劃,口袋公園迅速擴容,從0個增加到了11個。

建立的口袋公園在有限的空間内做足綠文章、做好人性化文章。每個口袋公園頗具特色,打造一園一品、一園一主題,種植市民喜愛的花卉植物,如占地5000餘平方米的“悠樂園”,考慮到周邊幼稚園學生、家長的休憩和遊樂需求,增加了綠地出入口、休憩設施、戶外客廳、文化剪影景牆等,豐富花灌木層次,形成互動、共享、趣味、溫暖的戶外生活空間;占地面積5200餘平方米的“錦翠園”圍繞場地周邊1公裡為市民打造15分鐘生活圈,享受感受花園式散步空間;以杉林為特色的“錦杉園”,近6000平方米,通過休閑驿站、景觀構架的打造,形成了舒适的天然氧吧;“錦習園”“錦香園”等以各自的定位特色,融入健康生活理念,打造高品質街頭綠地典範。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用好生态基底,盤活公園“家當”,這個街道大手筆建構公園網絡體系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

浦錦街道系統連接配接、藍綠交織,骨幹凸顯、城園相融的全域公園體系的重要标志為“一環(沿浦星公路—蘆恒路—黃浦江濱江—豐收河的生态綠環)、一帶(浦錦路景觀帶)、多點(城市公園、口袋公園等)”的藍綠生态網絡,全面打通全域藍綠環。目前浦星公路沿線、豐收河沿線的綠道已建成;蘆恒路沿線綠道計劃2025年建成;黃浦江濱江沿線共7個村,計劃分段打造,目前北段、南段3個村已有綠道貫通,計劃在“十五五”期間完成全線貫通。藍綠環是浦錦街道公園城市的生态安全屏障,依托公園、綠道、水系等開敞空間,實作人、城市、自然的銜接互通,打造高品質生态空間,助力街道高品質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