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作者:鳥哥筆記

編排 | 日堯 稽核 | 日堯

作者 | 李大為 來源 | 網際網路品牌官

清明假期剛過,但春日依然盎然,讓人不自覺的又開始和朋友盤算着周末是去春山還是露營燒烤,還是……

眼看着周末越來越近,但是直到現在群裡還在為假期到底去幹嘛而争論不休。畢竟周末的行程直接決定了這幾天要準備些什麼。我們一直處于“焦慮”的狀态,直到今天我無意中刷到美團外賣春日營銷的一支廣告片,好像吃了一顆“回春丹”......

看完我是徹底躺平了,今天一天我都靜靜地在看他們線上battle。因為這支廣告片“告訴我”無論明天幹啥,都可以通過美團外賣現場準備,你就說這bug修複的絕不絕!

你肯定十分好奇,究竟什麼廣告這麼神奇?是以作為營銷人,今天我必須和大家聊一聊美團外賣這支和春日出行十分應景的廣告片。

它首先是一個喜劇,其次才是一個營銷

其實在營銷圈大家始終有一個誤解:消費者從來不讨厭廣告,他們隻是讨厭劣質的廣告。

說實話,美團外賣這支廣告片,我是當喜劇片看的,它用蒙太奇的剪輯點設定了很強的“戲劇化”沖突。

比如在《鮮花》篇中,你以為花瓣紛飛的櫻花樹下,滿臉淚痕的大哥是在懷念逝去的機車歲月,其實他隻是花粉過敏而已。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這種前後反差帶來的戲劇沖突有種“周氏喜劇”的無厘頭風,讓人忍俊不禁。同樣的手法在接下來的兩幕場景中屢試不爽。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艾蜜莉》篇中,你以為公園河邊的老爺爺在對橋上的仨老太太眉目傳情,其實他隻是被曬的難以忍受,焦急等待自己的外賣。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斷氣》篇中,你以為一襲白衣的女孩在突如其來的春雨中奔跑是去奔向自己的夫妻,其實她自己匆忙的去拿外賣員送來的帳篷去和好姐妹露營。

看明白了嗎?前後反差所制造的“期待落空”不僅喜劇效果拉滿,而且記憶點深刻。

這也是我覺得美團外賣比較高明的地方——喜劇外衣的包裹下将品牌的資訊點與訴求隐藏起來,但反轉來的那一刻又令人印象深刻:

《鮮花》篇春日出行個人防護場景中,“上美團外賣買屈臣氏”的傳播點一出現,立刻消解了短片前半段所烘托的氣氛,在會心一笑中記住了春日踏青可以在美團外賣買防護産品的資訊點。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同理,《艾蜜莉》篇“春日外出防嗮,上美團外賣買名創優品”、《斷氣》篇“春日輕松露營,上美團外賣買迪卡侬”都起到了同樣的傳播效果。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很大程度上來說,美團外賣依托于使用者的興趣點,将“喜劇”的部分前置并放大,将營銷的部分後移并将其設定成“反轉點”,讓大家在“哇”的驚歎中知道原來美團賣外原來可以解決大家這麼多的不時之需。

玩的是諧音梗,解決的是真痛點

老實說,一開始我對短片中的幾位主角并不了解,隻是單純覺得短片中三幕場景的BGM還是挺好聽的,還是從網友的彈幕中了解到原來這是一支叫做回春丹樂隊,當我惡補了一番這支樂隊的“知識”後,我才了解了廣告片第二層的“好”:

在嬉笑怒罵的玩梗中解決使用者的真痛點。

我想網上沖浪的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一定可以和我共同深受的了解這一點。就像十幾年前的《甄嬛傳》被當下網友拿着放大鏡反複咂摸其中的小細節考究出一部《甄學》一樣,美團外賣這支廣告片也設定了諸多細節以供網友玩梗。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首先,就在這最顯眼的名字上——回春丹樂隊,「回春就在這一單」的傳播slogan顯然就是美團外賣官方獻上的諧音梗。

都說官方玩梗,最為緻命。從「回春丹」到「回春單」,從名字再聯想到三幕場景的劇情設定,不知道你是不是咂摸出了“春天到了,又到了...的季節”的味道。

不過,這顯然不是美團外賣的主要意思。在我看來,所謂「回春」,回的是春天有美好的陽光,美團外賣可以幫你祛除暴曬的煩惱;回的是春天有溫柔的風,美團外賣可以幫你祛除柳絮、花粉的癢......

看到了嗎?玩梗但又不止于玩梗,而是在玩梗中指向了使用者春日出行場景的真痛點,「回春就在這一單」回的是春天美好的一面。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其次,玩是BGM的梗。了解回春丹樂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三幕短片使用的BGM正是樂隊的《鮮花》《艾蜜莉》《斷氣》三首歌曲。如果你是他們的粉絲,當BGM響起的那一刻起,你的嘴角一定已經揚了起來,準備赴一場聽覺的盛宴;哪怕你不是他們的粉絲,甚至不了解他們,大機率也會像我一樣,前半段音樂營造的場景與之後的反轉隻會讓你更深刻。

當然,我所認為的“玩梗”當然不止于當下的,私以為它也是這支廣告片長尾效應的來源。

怎麼了解?

就像《甄嬛傳》被當下的網友解讀出的新價值一樣,這支廣告片從名字到BGM的梗即便在美團外賣這輪傳播campaign結束之後也會被後來者拿出來反複咂摸,延伸出二次傳播的價值。因為它的細節足夠多、也足夠有趣。

貫穿生活的場景,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平台

我不知道大家對美團外賣的品牌感覺是怎樣的?

一個外賣平台?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完這支廣告片之後對美團外賣的品牌感覺是不是和我一樣的:

原來美團外賣已經變成了一個生活平台。

而這也恰恰是美團外賣通過廣告片想要傳達給大衆的,美團外賣早已突破了外賣的場景,進入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而廣告裡所呈現的,不過是當下春日時節裡,美團外賣對大衆出行的一次戲谑化的預演:那些春日出行必備的防曬裝備、露營帳篷、防護口罩美團外賣通通都可以即時送達。

正如此次“回春丹”項目美團外賣市場營銷負責人王冠,在此前的美團即時零售品牌大會上所說,“即時零售”已成為年輕人的新生活方式,美團外賣近幾年持續開展了一系列的品牌營銷戰役,持續加速打造多元化品類&場景下的零售心智。

事實也的确如此,我們把時間線拉長,會發現美團外賣在即時零售這條線上早已付諸了心力與行動。

單單就我所了解的,美團外賣依托于場景化的溝通就做了大量嘗試。

就比如這次合作的名創優品,早在2022年美團外賣就曾關聯二手玫瑰和名創優品将“在美團外賣買飛盤”這事兒傳播給大衆。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同年雙十一期間,又請來話題性人物羅永浩作為特約騎手(實際就是廣告代言)為美團外賣雙十一助陣,向大衆告知“美團外賣上能點手機“,引發全網熱議。

美團外賣春日營銷上線“回春丹”,我忍不住點了一單

去年美團外賣官宣贊助了最會「劃水」的中國遊泳代表隊,并攜手運動員們帶來廣告片《劃水水水水水高手》,短片通過各種諧音梗,各種“滑水時間”展現了美團外賣萬千好物最快30分鐘送達。

這已然在大衆中持續沉澱了即時零售心智。

是以,一個既定的事實是,美團外賣早已超脫了外賣本身的範疇,向大衆生活的更多場景延伸,在增加與大衆生活更多的觸點的過程中,也以一個生活陪伴者的角色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平台。

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正如與回春丹樂隊合作的這支廣告片所呈現的——在櫻花樹下收到的防“過敏”口罩、在公園湖邊才收到的防曬油、在突如其來的春雨裡才收到的帳篷,這既是對總是充滿“意外”的生活的一次具象演繹,也是生活本來的面貌,生活沒有那麼多确定性,但美團外賣總可以及時出現,解決生活的每一個突如其來的問題。

是以,趁着春日正好,确定不再出去走走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