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作者:闫海燕

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清初虞山毛氏汲古閣影鈔.明嘉靖十二年原刊本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堪輿倒杖訣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堪輿倒杖訣李廷相序

解堪輿倒杖訣李廷相序

堪輿家之學,其來尚矣。昉自伏羲氏之仰觀俯察,而曆代聖人因之以辨方正位,蔔其食吉,神化之用周焉。秦、漢而下,業仰觀者,其說詳,而俯察之學,知之者鮮。乃有青囊之經。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堪輿倒杖訣李廷相序

郭景純多引用之,故其術甚精。然其經泯矣。及楊筠松、範越鳳、司馬頭陀、胡、劉、廖、許之徒,各有著述,若三寶經、金百賦、天機穴法之類,亦皆可觀也。

景純之裔,有道士郭守一者,所傳張子微玉髓真經,尤極浩瀚,然或不得其要,則亦何益哉?堪輿之能事有四:龍穴沙水,而穴法尤為微妙,故必明倒杖之法,方知卦例之非。

嗚呼,豈易明哉!倒杖有十二、四十二、七十二法,雖詳略不同,要不出乎十二倒杖際範圍之外。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堪輿倒杖訣李廷相序

以簡禦繁,一以貫之。知其說者之于堪輿也,其如示諸掌乎!是故得龍之真,知穴之正,則沙水自與吉會。

然其入手之狀,千變萬化,非道眼法杖之灼有定見,何能縱橫斜曲而符合繩度也?正傳心授,妙旨攸存,若唐覺齋、謝和卿所著三十六訣,殆庶幾乎!

欽天高時勉氏,少嘗研究有得,進而解之,欲付之以傳。閑請餘序其端。餘曰:世之庸師謬術,惑人誤已者,蓋亦多矣。且夫天文有五星而地理有巒頭。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堪輿倒杖訣李廷相序

天文有躔次旋運之度,而地理有傳變穿落之形。上下一理,顯微無閑,豈拘于卦例者所能測識哉?高君仰俯參互,必有定見,故能暢達其旨如此,真足以警聾而曉,其嘉惠于仁人孝子者,固不淺哉抑天下之事,皆貴乎順,唯金丹地理喜逆,蓋易逆數也。

道陰陽者,未有或之違也。業斯術者,苟熟其訣,玩其解,而以意逆志,則倒杖之法明。倒杖之法明而堪輿之能事畢矣。餘頃遭大變,固嘗留意斯術。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堪輿倒杖訣李廷相序

然荒洛無聞,竟亦不知其如何耳。姑書所見以複之,且俟高明君子正焉。是為序。

嘉靖癸已九月望日,賜進士及第、嘉議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前翰林院侍講學士、經筵講官兼修國史濮陽李廷相序。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高懋序

餘忝台司,頗好堪輿家書,嘗置卷而歎曰:嗚呼,葬者豈易事也哉!況人受體于父母,本骸得氣,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故青烏子曰:藏于杏冥,實觀休咎,可不慎乎?孟子曰:養生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正此之謂也。孔子曰:蔔其宅兆而安厝之,俾親之體不陷于飄風州明水泉。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高懋序

蝼蟻沙礫之所害,豈非大事而何哉?常觀巨家之葬,棺椁之濱非不美,衣衾之殓非不厚,哀戚之容非不至,享祭之物非不豐。

而惑于迂怪之士,因時師競起異說,多有假借先賢之名目,作為僞書,以亂于世,是使駕利害禍福之應,緻使世人悉心聽命,往往以緻死者形骸暴露,以求遷改,雖士大夫家亦為之,況世俗乎?

此系大故,仁人孝子不可不辯,吾道君子不可不慎,餘靡不留心焉。山川仙迹,無不追尋,前賢遺書,無不采究。楊公七十二杖,靡不玩味;廖公四倒八杖歌,時常覽觀。劉氏十二杖訣,罔不搜探。乃因暇日,注釋覺齋詩訣,專以标卿明竿、界水插立為證。

白話解堪輿倒杖訣.一卷.唐.謝和卿撰一

高懋序

截法小明堂,繩牽兩标,天心之中,真穴之處,量繩深五尺,穴決深五尺,如加吉兇,卻合先天分寸,如此,正法正傳也,乃合倒杖心機。

經雲:既明倒杖之法,方知卦例之非。又雲:用卦不用卦,卦向穴中作。時師專用卦,用卦還是錯。若能審究此,便是真郭璞。

正此謂也。職司陋術,嘗究正法,豈不宗諸公之訣,不過是樓上架樓,重申此言,更勸同道,不得以訛傳訛,則知正法也。

願與仁人孝子,審其真僞,術者參其詳而究之可也。嘉靖壬辰仲春吉日,後學高懋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