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縣域 看發展】景泰:高标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作者:景泰融媒

高标準農田一頭連着糧食安全,一頭連着農民增收。目前正值春耕春播的大好時節,景泰縣搶抓時機大力實施高标準農田項目建設,向土地要“效益”,在田間地頭提“産能”,大片平整開闊的高标準農田裡,人們辛勤耕耘、播種希望,按下糧食生産“快進鍵”。

【強縣域 看發展】景泰:高标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走進上沙沃鎮萬畝高标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機器轟鳴、人頭攢動,拖拉機、玉米播種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播種、施肥、覆土、滴灌帶鋪設一次性完成,高标準農田項目建設在降低耕種成本的同時提升了機械的使用率。

【強縣域 看發展】景泰:高标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上沙沃鎮段家井村黨支部書記 餘有俐:我們村總共是4000畝地搞高效節水灌溉,有很多好處。第一個就是節省成本,在人工上、機械上,像是原來自己種的話,一畝地至少得四到五個工,但是現在通過大片連片種植,一畝地就投上一個工,特别機械上,原來小塊地,犁一畝地60元,耙一畝地40元錢,種一畝地40元錢,這就140元錢,但是我們通過小塊變大地之後,車隊犁、耙、種85元錢。通過小塊變大塊,把這個渠、地埂平整後,一百畝地至少多出10畝地,像我們4000畝地的話,能多出來400畝地。

【強縣域 看發展】景泰:高标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高标準農田建設是推動農業轉型更新的有效手段,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的關鍵舉措,大力推進高标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生産效能,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強縣域 看發展】景泰:高标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景泰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進階農藝師 周廷芬:根據試驗結果節水(灌溉)比咱們以前大水漫灌,一畝地節水300方左右,從成本上來說就節省100元左右;其次就是節肥 ,節肥就是肥料通過水溶解到管子裡,直接滲透到作物的根部,提高了肥料的使用率,通過試驗,肥料使用率能提高20%左右;還有通過滴灌,田間濕度降低了,病蟲害也就減少了,是以農藥用量也會減少,農産品的品質也就提高了。

【強縣域 看發展】景泰:高标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良田良技糧倉豐。智慧灌溉、集中連片,更新改良後的“高标準農田”成為糧食增産、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現代化高品質發展的“共富倉”。2024年,上沙沃鎮在土地較為集中的王莊、段家井、榆樹、邊外等村,建設高标準農田1.4萬畝,逐漸實作“巴掌田”到“大條田”,“低産田”到“高效田”的轉變,為解決土地碎片化問題、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引進景河雲農業種植公司達成土地托管意向,實作土地規模化經營,釋放土地最大經濟效益,也為本村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和增收管道。

【強縣域 看發展】景泰:高标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景河雲農業種植公司負責人 沈新雲:現在春耕播種機械接近8輛,犁地、耙地車輛8輛,用工量每天26個人,平均每天一個人150元工資,後期澆水用工大約三個月的時間,每天得18個人。

【強縣域 看發展】景泰:高标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

上沙沃鎮高标準農田建設項目,是景泰縣大力實施高标準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景泰縣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标準農田建設,持續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提升現代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能力,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提高農業生産水準,讓“糧田”真正變“良田”,促進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盧昌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