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文化】《連山易》《歸藏易》《周易》,探究三易心源

作者:秦楚刊号

@秦楚刊号

請加關注下期繼續。

孔子說:如果能夠五十開始學《易》,給他數年時間,必然就沒有什麼過失了。他很感歎讀《易》晚了,到晚年回到魯國才深入研讀。

作為每個中國人,都需要來讀《易》,來實踐《易》,我們就會更能夠綻放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

夏朝的版本,以艮卦居首位。起名為《連山》。

商朝的版本,以坤卦居首位。起名為《歸藏》。

周朝的版本,周文王推演撰寫卦辭,而周公在被别人誤解篡權時候自證清白撰寫爻辭。孔子在晚年讀《易》韋編三絕,撰寫《十翼》,周朝時候的版本起名為《周易》。

有人說《連山》《歸藏》失傳了,實則不然,《周易》當中已經繼承了文化的精髓。民間的占蔔、風水等書中也融合了三個版本為一體,已經看不出你我了。正如儒釋道本來為一體,《連山易》《歸藏易》《周易》已經合為一體了。長江黃河回歸源頭分不出你我;雞回歸雞蛋分不出骨頭皮毛,雞蛋中無法挑出骨頭來,雞蛋黃如大地坤卦,雞蛋清如天清輕在上乾卦;修行人回歸自性本心陰陽具足,分不出男女,可以雌雄同體,剛柔兼濟,可以風情萬種,又可以至剛金剛霹靂手段。恐龍已經進化為你我,進化為雞鴨鵝,在這些當中找不到恐龍的痕迹。恐龍化石隻是進化過程當中的一瞬間畫面而已。正如《金剛經》中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恐龍心隻能在化石當中了。正如《道德經》當中講: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

【傳統文化】《連山易》《歸藏易》《周易》,探究三易心源

《易》從伏羲起,聽聞八風,畫八卦,演八八六十四卦。卦象代表宇宙萬事萬物,可以說是宇宙的根本超級大模型。相數理歸于一體合一。如果宇宙間隻有一個物體,那麼就沒有萬有引力存在。回歸到宇宙源頭,物質、時間和空間歸于一體,互相依存。如果沒有物質,就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相存在,沒有定律定理公式等。

宇宙的源頭并非就事先準備好了相應的公式、定理、公式等,源頭也歸于空性,萬事萬物的誕生,同時就創造了對應的數理關系。回歸源頭,正如回歸到雞蛋挑骨頭是找不到的,也找不到一個公式定律存在。可以說《易》是愛因斯坦所追求一輩子都無法找到的大統一理論,西方科學家集體被封印在相中,大道中,禅中了。外離相即禅,于相而離相,即是無上甚深禅!葉公好龍,但是見到真龍卻不信了、恐懼了,我們的自性真心即是真龍。見龍在田,是在心田,種福田也是要管好自己的心田。

未來二十年是離火運,将迎來人類的重大科學變革,其發生地就在東土,中國将在基礎科學大變革支援下實作彎道超車,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别是《周易》《道德經》等東方哲學的引領,将打破科學家的封印,啟迪智慧。實作文化科學的大融合。我們會從衆人信服的科學領域接引進入傳統文化領域,實作文化複興。

然而伏羲那時候隻是卦象,而沒有填寫卦辭和爻辭。夏商周懷道者分别根據自己的了解,撰寫卦辭和爻辭,可以說都是載道的文字。

現如今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東西方文化的大交融。所謂易字,上下分别為日月,互為陰陽。《周易》中講: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德經》中講: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有無、美醜等為一陰一陽。玄是一對陰陽,如同天門的兩扇門。雖然無關鍵而不可開,大道是天門的金鑰匙。沒有了檢測就沒有了疫情,沒有了限購就沒有了上漲,沒有福就沒有禍,沒有危就沒有機,沒有善就沒有惡,沒有漲就沒有跌,沒有美就沒有醜,沒有甜就沒有苦。《道德經》當中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西方人所提的平等隻是機械的平等而已。男女平等是機械的平等,男人可以挑兩百斤,女人也要挑兩百斤;男女平等應當是陰陽平等,男人該有至剛擔當為陽主外;女人該有至柔如大地承載為陰主内。楊振甯宇稱不守恒,沿襲西方人機械鏡像對稱,而非陰陽宇稱對稱,航天專家金學寬老師創造性地破解了這一點。可以實作物質和意識完美統一,揭示意識的本質。

人的大腦中有莫比烏斯帶的神經叢結構,同時創造意識流和物質流,同時誕生了物質的相和意識。同時創造了左旋的意識世界,右旋的物質世界。可以說,萬法唯心造一點都不虛。量子理論研究到最後發現無法賦予基本粒子品質,也就是宇宙總重量為零。科學家很恐懼,無法找到救命稻草,可以說是葉公好龍。正如,《金剛經》中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至此,我們可以推翻楊振甯的宇稱不守恒定律。當然我們已經推翻、從上至下相容了測不準原理,德布羅意物質波等。

【傳統文化】《連山易》《歸藏易》《周易》,探究三易心源

易有不易、簡易、變易和交易之說。如今東西方文化交融融合交易,會醞釀人類命運共同體,天下大同。男女真愛交易,能量流動,被世人誤解交易的功利性質;世人之間的價值交換,資源交換,被誤解為交易的功利性質,實則是愛的能量流動而已。

《道德經》當中講:反者,道之動。

紅塵俗世之中衆生是活颠倒的,是以痛苦内卷。真愛往往需要如林徽因所說夫妻先愛自己,先要拿回自己的能量,不是一味地犧牲卑微地付出,這是要責對方回報的,否則會有怨恨。學會愛自己,此時就可以有機會遇見自己的正緣靈魂伴侶。紅塵俗世當中的衆生,終其一生,可能都難活通透明白,被封印在情關之中。民國陸小曼丈夫王庚不懂愛自己,卑微地包容無私付出,面臨徐志摩朋友背叛,妻子背叛。陸小曼不惜堕掉王庚唯一的骨肉,一生落下病根,隻能以吸食鴉片緩解病痛。

王庚作為留學西點軍校進階人才為情所傷,落得個最後客死他鄉。可以說,情愛傷人至深,情愛為世人修行的大道場。《楞嚴經》當中講:情深則堕,純想則揚升。情深則在此生一次次受傷,一次次輪回,直到厭離痛夠放下。否則下一世繼續不斷輪回。梅豔芳一生追求所謂的真愛,如同鏡中花,水中月,對朋友無私付出,對所愛無私掏空,愛得卑微,以緻最後病倒了。

老鷹到了中年,會飛到無人的懸崖邊,自己親口啄下羽毛等,脫胎換骨,獲得重生。中老年學易,也是如此,可以讓自己脫胎換骨,懂得天道,活得通透圓融。

功名利祿也是身外之物,自己心力有多少能量,多少福德,就在什麼位置,享受什麼福報。每個人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如同電子的能量,能量高了,就到更高位置更高軌道,能量低了就下墜,到更低軌道更低位置上面。隻有放下功名利祿的心,放下向外抓取求取的心,專注于内在建設,提升心力,方能夠有機會比對更好福報。紅頂商人馳騁政商一生,被抄家後,窮困潦倒,在彌留之際,留下遺言:告誡後人不要近白虎。白虎就是白銀,就是金錢等。範蠡、張良等智者選擇功成身退,得以保全。《道德經》中講:功成身退天之道。

古人講:富不過三代。這也是天道的财富配置設定規律,不會讓你世世代代富有,也不會讓你世世代代貧困。人性而言不會先富帶動後富,隻會設定篩選障礙,阻攔後來者。《道德經》中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窮人富人核心的競争在于認知智慧的競争、也就是教育資源的競争,人隻能賺取認知之内的錢财。古聖先賢慈悲後世子孫,留下了最頂級的教育資源,也就是《周易》《道德經》《黃帝内經》《傷寒論》等。《周易》為群經之首,而《道德經》為萬經之王。兩者交相輝映,互為陰陽補充,又各自具足完備。

目前面臨教育重大改革,将回歸文化自信,回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作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第二次偉大的結合。很多富二代,創二代,拆二代,必須要借助底層磨難曆練,借助經典文化智慧提升,方能夠具備相應的心力能量智慧,承擔起相應的财富事業,否則必然造成财富流失重新洗牌。廣大的普通百姓,借助經典提升心力智慧,方是逆襲圈層的捷徑,否則隻能是世世代代在底層輪回,無法突破。普通百姓即使你整日周旋于名門貴族之中,号稱所謂人脈,自己一窮二白,即使租來豪車,咬咬牙買來名牌包包服飾,如何有心力能量和上層人脈進行能量價值資源交換呢?即使搔首弄姿,皮囊美顔,如何有内在心力呢?古代底層逆襲的姜太公、管仲、蘇秦等無一例外需要借助經典提升心力,拿到内在的力量。

【傳統文化】《連山易》《歸藏易》《周易》,探究三易心源

世間陰陽颠倒是以有種種苦。人人都想賺快錢,進行投機,一夜暴富。正如巴菲特說:沒有人願意像他那樣慢慢變富。慢慢來就是快,欲速則不達。着急也是一種業力。《道德經》中講:大巧若拙。曾國藩打仗用笨辦法,但是確定每戰必勝。衆生心中想低買高賣,而手上卻高買低賣。頭腦和手是二進制對立的,是投機的;而天道、自性真心是投資的,是理性的。男人本性是沖動的,投機的,快熱的;女人本性是理性的,投資的,慢熱的。羅教明教授用牛頓力學推導出普朗克常數和薛定谔方程,用純數學打通了經典和非經典,常和無常的橋梁。常和無常是完美統一的。可以說不是測不準,隻是霧裡看花而已。量子理論的支柱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在此轟然倒塌。

人的命運霧裡看花,似乎無常,但是在懷道人眼裡,則是有其必然的命運軌迹。牛頓第一定律為慣性定律,沒有外力作用,勻速直線運動。人的命運也是如此,沒有大願力,沒有外力,無法改變。第二定律為F=ma,外力有多大,加速度有多大。持續的外力作用,持續專注長時間努力,方能大幅度改變命運軌迹。相比之下,内力内在驅動力大願力作用更加重要。在這裡實作了内外力的合一。第三定律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心性是颠倒的,越想安靜越安靜不下來,隻需要專注在一處,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需要帶着所有的壓力、抑郁、郁悶等,負重前行,方能夠穿越沙漠,無人地帶,到達彼岸。王陽明先生說:在事上磨煉。也就是在這樣的磨難面前,磨砺心性提升心力能量。擴大心的容量,方能夠承載裝得下大福報。

現如今東西交易,古今交易,心物交易,陰陽交易。

值此特殊時期,萬法歸元,回歸本元,人心回歸本心,貨币回歸真金。此解析版本可以稱之為《合一易》或者《大同易》,彙通《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的心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