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價格戰打響後,為何影響最大的是日系車,而不是德系?

作者:閑話雜談阿江

車圈子裡剛爆了個大新聞,價格大戰打響了!但這場戰争裡,日系車似乎是傷得最重的,德系車卻像是個老油條,穩得一批。為啥日系車就像是被點名的學生,而德系車好像隻是在旁邊看熱鬧呢?

國内價格戰打響後,為何影響最大的是日系車,而不是德系?

咱們先說說日系車,你知道的,那些車牌子響當當的,豐田啊,本田啊,尼桑啊,這些牌子在咱們國内可是有着不小的市場。他們的車一向以成本效益高,品質靠譜著稱,就像是班裡的學霸,平時成績穩穩的,但這回價格戰一打響,學霸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了。

要說這價格戰,就從幾年前提起,那時汽車市場才剛開始火熱起來。各個車企為了搶客戶,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日系車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就開始了壓價政策,你瞅瞅,一個個價格标簽比削鉛筆還尖,幾乎能讓人覺得買個車跟買菜似的。

國内價格戰打響後,為何影響最大的是日系車,而不是德系?

他們雖然賣得多了,但利潤卻少得可憐,就像是辛辛苦苦跑了個馬拉松,最後發現獎金隻夠買瓶礦泉水的尴尬。長此以往,這些車企的錢包癟了,發展的底氣也沒了。

日系車的價格戰政策,就好比是帶娃去超市,一不留神,娃就學會了講價。消費者現在可聰明了,一看到日系車打折,心想:“今天不買,明天還會更便宜。”這樣的心态,讓日系車的銷量雖多,但就像是漏了底的桶,怎麼裝水都裝不滿。

國内價格戰打響後,為何影響最大的是日系車,而不是德系?

再說說德系車,這幫人可不是一般的精明。奔馳、寶馬、奧迪這些牌子,在國内的地位那是相當的穩。德系車更看重的是他們的品牌和技術,就像是穿着西裝革履的紳士,即便是在價格戰這場無形的戰鬥中,也能保持自己的風度,不慌不忙。

即使是在價格戰這種大風大浪中,德系車也是不怎麼削價。他們更信奉的是一分錢一分貨,要買就買最好的那種理念。但品質和檔次擺在那兒,願意掏錢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國内價格戰打響後,為何影響最大的是日系車,而不是德系?

但别以為德系車就真的是在價格戰中全身而退,他們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會在配置上做文章,基礎款的價格不動,但是一旦你想要個天窗啊,大螢幕啊,或者是個更強的發動機,那價格立刻就上去了。

這場價格戰不隻是單純的比價格,它涉及到的是品牌的整體戰略,市場定位,還有消費者的心理。日系車品牌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的激進政策雖然在初期吸引了一波人,但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低價政策變得不那麼管用了。

國内價格戰打響後,為何影響最大的是日系車,而不是德系?

日系車在不斷的降價中,慢慢地也就給人一種“便宜車”的印象。而德系車呢,他們一直都是高品質、高配置的代名詞,就算是在價格戰中,也沒忘記保持自己的高端形象,這種長期的市場定位讓他們在消費者心中就如同紅酒一樣,越陳越香。

你别看德系車像是不在乎,其實他們對市場的觀察和應對政策也是一流的。他們知道自己的客戶群體是誰,知道這些人願意為品質和品牌支付額外的費用。德系車很少會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他們更擅長的是通過增值服務和産品的高品質來吸引和保持客戶。

國内價格戰打響後,為何影響最大的是日系車,而不是德系?

日系車在價格戰中的另一個失策就是他們對市場的過度自信。日系車在國内市場占有率一向不錯,這讓他們覺得隻要價格夠低,消費者就會趨之若鹜,但這種想法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國内價格戰打響後,為何影響最大的是日系車,而不是德系?

随着時間的推移,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價格了,他們開始更加注重汽車的舒适性、安全性、科技感,甚至是品牌背後的文化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