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臨幸魏王豹的寵妾,這事帶來怎樣的曆史後果?

作者:麗天

劉邦攻下魏國後,看到魏王豹後宮美女如雲,簡直樂壞了。排着隊一個個臨幸後,獨獨落下了薄姬。薄姬心裡着急,想到了一個辦法引起劉邦的注意。

經過這次成功的謀劃,她成功地扭轉了自己的身份,并為大漢王朝帶來了一位可以堪稱“帝王楷模”的君主。

當年薄姬能夠進入魏王豹的後宮,做了魏王豹的寵妾,一切都與她和母親魏媪的籌謀策劃分不開。

劉邦臨幸魏王豹的寵妾,這事帶來怎樣的曆史後果?

魏媪是魏國的宗室女,一個追求自由戀愛的叛逆女子。作為沒落貴族,她很清楚男婚女嫁的那些規矩。

可是,她卻愛上了一個薄姓的吳國人,生下了女兒薄姬(真名不詳)。薄姬最初的身份很尴尬,就是一個私生女。

待薄姬長大後,魏媪将她送入了魏王魏豹的後宮中,成為魏豹的一名妾室。

魏豹是周文王姬昌的後代,秦末農民起義後,魏豹跟随劉邦斬将奪旗,大破秦軍。

沒想到楚漢相争時,楚霸王項羽在河南彭城大破劉邦軍隊。魏豹的心就動搖了,他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信心,堅定地認為楚必勝,漢必敗。

于是,他決定脫離劉邦,以探親為借口,回老家看看形勢再說。

恰好此時,魏媪找了一位相術大師許負來給薄姬算上一卦,許負一看薄姬的面相,立即說:“此乃大貴之相,必生天子。”

許負可不是凡人,據說她生下來就會看相。她在襁褓中的時候,見到别人,有時候大哭不止,有時候則綻放笑容。後來,凡是她對着哭的都遭遇了厄運,而她對着笑的都是喜事連連。

許負的相術之名流傳甚廣,是以魏豹對她深信不疑。

既然薄姬的兒子以後是天子,那麼魏豹當然認為自己就是開創天地的太上皇。他下定決心不再聽劉邦差使。一邊與項羽暗中聯合,一邊日日和薄姬溫存,以期早日誕下天子。

劉邦臨幸魏王豹的寵妾,這事帶來怎樣的曆史後果?
《史記·魏豹彭越列傳》中記載,魏豹對漢使郦食其說:“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複見也。”

這一下把劉邦激怒了,公元前205年秋天,劉邦派出韓信、曹參、灌嬰等大将,一舉包圍魏豹所在的安邑城,為求活命,魏豹獻城投降,全家被俘。

劉邦到魏豹的後宮一看,可是樂壞了,後宮中美女如雲,各個姿色不凡。于是,劉邦将這些美女一舉納入自己的後宮。

這些美女被分派到宮中各處做雜活,閑來無事的劉邦,就在各處轉悠,看到喜歡的美女就親熱一番。

薄姬被扔在織布房,日日勞作。眼見着日複一日,時間飛逝,劉邦好像把她忘記了。

青春像花朵一樣凋零,作為女人,她能忍耐嗎?

二、因為一次寵幸,相師的預言應驗了

當初,一衆妃嫔進入劉邦後宮,薄姬和兩個姐妹拉着手發誓:無論誰得到了寵愛,一定不要忘了提攜一下别的姐妹。

這一天,劉邦無意中聽到兩個妃子在談笑。細細聽來,她們在嘲笑被冷落在織布房的薄姬,說她身世低賤,人又太蠢,不懂得如何讨君主的歡心。

劉邦聽後,動了恻隐之心,也很好奇,想看看這麼個苦哈哈的妹子到底長什麼樣。

這一見之下,長得還不錯。此時,薄姬說,昨晚做夢夢到一條龍盤在自己的肚子上。

劉邦一聽,這是吉兆啊,于是心血來潮,與薄姬共度一夜春宵。

劉邦臨幸魏王豹的寵妾,這事帶來怎樣的曆史後果?

就在這一晚,薄姬懷孕了。

正應了相師所說的,薄姬的這個孩子就是未來的天子,漢文帝劉恒。當然,此時他隻是一個小小的皇子。

可見,除了薄姬的隐忍和心機,運氣也是站在她這一邊的。

薄姬有了兒子後,再也沒有獲得劉邦的寵幸。

在劉邦衆多的後宮嫔妃中,薄姬姿色并不特别出衆,心機也不特别玲珑,手段也不特别高明。

看到劉邦皇後呂雉的強勢,薄姬選擇了避其鋒芒,熄了争寵的熱情。

她将整個心思都撲在兒子身上,因為有了精神依靠,薄姬也很知足。漸漸遠離了後宮争鬥,過着謹小慎微的日子。

薄姬的政策為她赢得了安度晚年的機會,在殘酷的後宮鬥争和政治變換中,成為少數的幾個幸運者。

那些争相邀寵的姬妾們,在劉邦死後,遭到了呂雉殘酷的反擊。

最慘的就是最得劉邦寵愛的戚夫人,她被呂雉下令砍去四肢,刺瞎眼睛,割去舌頭,刺聾耳朵,成為可怕的“人彘”。

而薄姬多年的隐忍和委屈反而引起了呂雉的憐惜。允許她與兒子團聚,赴兒子封地享受天倫之樂。這是劉邦後宮衆多女人中,唯一一個可以與兒子共同生活的女人。

劉邦臨幸魏王豹的寵妾,這事帶來怎樣的曆史後果?

她的這套處世方式,不僅讓自己好好地生存了下來,也讓自己的兒子躲過了政治鬥争,用大智若愚來形容很是貼切。

劉恒的封地在代國,即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是防禦匈奴進犯的要塞。其他皇子嫌此地艱苦,語言中很是鄙夷。

薄姬開導兒子:先賢孔子曾說“賢者避世,其次避地”,現在世道雖安甯但宮内不安甯,我們跑得遠一點兒才安全。劉恒認為母親所言甚是有理,是以高高興興地去了封地。

可是,剛到代國時,劉恒看到滿目貧瘠,非常沮喪。薄姬發現後及時派人開導兒子:老子的“無為”和“不争”,是避免災禍的處世法寶。

在薄姬的言傳身教下,漢文帝接受了現實。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輕徭役,薄賦稅,不結黨,不争位,将自己的封地代國管理得井井有條。

安于現狀,低調生活,表面上毫無野心讓漢文帝逃脫了呂雉瘋狂的大清洗。而發生在都城長安的血腥權力鬥争讓幾位皇帝先後身死。

漢惠帝劉盈:在位7年,死于23歲。

前少帝劉恭:在位4年,因口出怨言,被廢,被誅殺于7歲。

後少帝劉弘:在位4年,被廢,被誅殺。

僅僅看到這些數字,就會知道宮廷鬥争是多麼可怕,呂雉執掌權力,傀儡皇帝走馬燈似的一個又一個,各個死于非命。

而劉邦本有八子,在漢文帝劉恒即位前,除了劉盈死于驚吓,另有四個兒子被呂雉誅殺。

當呂雉去世後,朝臣們把呂家外戚一舉消滅。然後他們審視了一下劉邦的兒子和孫子們,發現劉恒沒有根基、容易控制,而且他為人低調,各方人等都認為他不會對己方造成太大的威脅。

推舉劉恒繼位的大臣們,給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薄姬是個清心寡欲的人,沒有強大的外戚胡作非為,是以不會再出現呂後把持朝政的局面。

皇帝這頂帽子最後就落在了劉恒頭上。

劉邦臨幸魏王豹的寵妾,這事帶來怎樣的曆史後果?

漢文帝劉恒與他的母親薄姬很類似,低調卻心中有丘壑,他上位後,清除了呂雉的殘餘勢力。

待皇位穩定後,又着手剝離了把持朝政的大臣們的權力,一步步将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就了漢朝的崛起。

低調老實的漢文帝登上皇位後,一旦機會來了,就展示出他的大智慧。從他開始,出現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

可以說,漢文帝是對底層人民最為友好的皇帝。

如果說曆代帝王有一個可以學習的楷模,英明神武,節儉愛民,漢文帝一定可以排在前三。這與薄姬對他的教育和給他的榜樣是密不可分的。

海瑞評價漢文帝有“親民近民之美,慈恕恭儉之德”。

劉邦臨幸魏王豹的寵妾,沒想到給大漢朝降臨了一位德行兼備的明君。

此後由漢文帝而起,漢景帝、漢武帝相繼開創了大漢朝最為鼎盛的時期,經濟騰飛,開疆拓土,開創了一代盛世。

這也算是蝴蝶效應吧,劉邦當時肯定沒有想到這個閃耀的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