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晉高祖、“兒皇帝”石敬瑭及其6個兒子的人生結局

作者:文史彙觀

石敬瑭(892年-942年),山西太原市人,沙陀族。五代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936年-942年在位)。

他參與後梁朱溫與晉國李克用、李存勖”的梁晉争霸”,沖鋒陷陣,戰功卓著。後唐末帝李從珂即位後,他升任河東節度使,封為趙國公,賜号扶天啟運中正功臣”然而君臣互相猜忌。清泰三年(936年),他起兵造反,坐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自稱“兒皇帝”。随後,在契丹援助下,滅亡後唐,正式即位,定都汴梁,建立後晉。

後晉高祖、“兒皇帝”石敬瑭及其6個兒子的人生結局

天福七年(942年),憂郁成疾,病逝,時年五十一,廟号高祖,谥号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顯陵(今河南宜陽縣)

後晉高祖石敬瑭有兒子6人,以下是他們的人生經曆和結局的介紹。

1、石重英

石重英(? -936年7月23日),後晉宗室,高祖石敬瑭長子。

石敬瑭在太原起兵時,石重英為右衛上将軍,石重胤為皇城副使,住在京師洛陽。聽說石敬瑭舉事,藏在民家井中,唐末帝李從珂抓到他們,清泰三年(936年)七月初三己醜,誅殺了他們,并且族滅民家。天福二年(937年)正月,石敬瑭為二子發喪,都贈為太保,天福四年(939年》四月追封石重英虢王。出帝石重貴天福八年(943年)五月,加贈太師。

2、石重進

石重進,後晉宗室,家族是沙陀化的石國人後裔,後晉開國皇帝高祖石敬瑭第五子。

石重進在後晉建立之前早死,天福二年(937年)正月,石敬瑭贈石重進以故左金吾衛将軍贈太保。天福七年(942年)正月,加贈太傅,四月追封石重進夔王。晉出帝石重貴天福八年(943年)五月,加贈太師。

後晉高祖、“兒皇帝”石敬瑭及其6個兒子的人生結局

3、石重乂

壽王石重乂(919年-937年8月5日),字弘理,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的第三子。他自幼好讀書,看兵法,石敬瑭很喜愛他。後來石敬瑭即位,自北京皇城使拜左骁衛大将軍,以為河南尹,石敬瑭幸汴州,又加石重乂檢校司空、權東都留守。不久,邺都的範延光叛變,被任為魏府四面副都部署兼諸軍都虞候的前靈武節度使、洛都巡檢使張從賓亦叛,與範延光合謀,殺石重乂于河南府:年十九歲。

石敬瑭在偏殿發喪,辍朝三日,贈太傅。同年十月,以莊宅使張穎辦他的喪事,葬于河南府萬安山。天福七年,再贈太尉,追封為壽王。八年,在贈太傅虢王的基礎上再贈太師。石重乂無子。王妃虢國夫人李氏,汾州刺史李溪之女,石重乂死後當尼姑,開運年間在京師去世。

4、石重杲

石重杲,後晉宗室,家族是沙陀化的石國人後裔,後晉開國皇帝高祖石敬瑭幼子。

石重杲小字馮六,沒有起名就死了,石敬瑭建立後晉,贈馮六太傅,追封陳王,賜名重杲。晉出帝石重貴天福八年(943年)五月,加贈太師。

5、石重睿

石重睿(10世紀-?),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兒子,相貌類似石敬瑭,故尤其為石敬瑭所鐘愛。天福六年(941年),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仆射。

後晉高祖、“兒皇帝”石敬瑭及其6個兒子的人生結局

馮道

天福七年(942年)六月,石敬瑭病重,宰相馮道單獨朝見,而石重客尚幼,石敬瑭叫重容出來拜見馮道,命宦官把他抱到馮道懷中。敬瑭雖然不講,但大臣皆知他以馮道托孤。後晉高祖死後,馮道與侍衛馬步都虞候景延廣商議,以國家多事,建議立長君,立了石敬瑭兄子石重貴為後晉出帝,石重睿就沒有即位了。出帝登基後,石重睿因避諱改名石睿。

開運二年(945年)五月,石睿被任為雄武軍節度使,三年(946年)徙鎮忠武節度使,他都不在鎮中,也沒有封王。四年(947年)契丹滅晉,石睿和出帝一同被俘北上,與出帝妻兒一同被安置于黃龍府,後來不知所終。

後晉高祖、“兒皇帝”石敬瑭及其6個兒子的人生結局

晉出帝石重貴

6、石重信

楚王石重信(918年-937年8月5日),字守孚,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兒子,母李皇後,少年時為人聰敏又睿智,且好禮。

後唐天成年間,石重信因是後唐明宗外孫,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不久加檢校刑部尚書,守相州長史。未幾,遷金紫光祿大夫,超拜檢校司徒,守左金吾衛大将軍。曆事明宗及後唐闵帝、末帝,不仗着自己貴戚的身份,克己複禮,溫和恭順,很為時入所稱道。

後晉高祖登基後,天福二年二月,石重信以左骁衛上将軍拜封檢校太保、河陽三城節度使,他的政績很好,才一個多月就去除百姓不便之事十餘件,石敬瑭下诏褒揚。同年範延光謀反,石敬瑭派前靈武節度使、洛都巡檢使張從賓為魏府四面副都部署兼諸軍都虞候讨之,六月,張從賓亦叛,與範延光合謀,殺石重信于理所,時年二十。

後晉高祖打算追封他太尉,但大臣以漢朝例無論皇子生死不封三公而勸阻。石敬瑭說:“此兒為善卻遭禍,我很哀悼他,從我開始,何必有先例。”遂冊贈太尉。天福七年正月,加贈太師,追封沂王。後晉出帝天福八年五月,改封楚王。王妃南陽白氏,昭信軍節度使白奉進之女。石重信有兩個兒子,年幼而成長于深宮中,後來随少帝北遷,不知所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