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作者:富書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作者:白桃烏龍茶(富書作者)

古人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人生在世,一方面要“行得端,坐得正”,不可心生為非作歹之心;另一方面,作為好人,在安分守己的同時,也要提防壞人的圖謀不軌。

事實上,純粹的惡意很容易鑒别,但披着善意外表的私心則會乘虛而入,令人防不勝防。

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一直強調“謙讓”“隐忍”“以和為貴”,于是不少人甯可一直吃啞巴虧、受委屈,也要維護表面的和諧。

這樣做的結果,是得寸進尺的一方越來越嚣張、任性,而忍氣吞聲的一方越來越卑微、懦弱。

為了守護自己的幸福與快樂,對于一些病态關系,當斷則斷。

隻有遠離那些徒有其表的“好心人”,生活才不會因為他們的得寸進尺而面目全非。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愛管閑事,頤指氣使的親戚

今年伊始,年輕人“斷親”事件頻頻登上熱搜,迅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一篇南京大學發表的社會性論文顯示,26歲至30歲的90後年輕人大多數隻是“偶爾與親戚有聯系”。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和親戚來往了?

說到底,是通情達理,有邊界感的長輩難得一見,而多管閑事,喜歡論人是非的親戚實在不少。

年輕人向往獨立,自由,距離産生美的生活,希望個人邊界被尊重,不希望人生被過分打擾,幹涉,甚至控制。

然而一些長輩親戚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堅持維護自己的家長式權威,向晚輩灌輸“聽話文化”,借機滿足個人私欲,甚至謀取私利。

電視劇《知否》中,明蘭出嫁後剛搬到澄園不久,顧家五嬸就帶着一幫人來耀武揚威。

一見面,五嬸就給明蘭介紹起幾位“媽媽”,還要強行将一群外來的仆人安排進府裡。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人哪裡是來恭賀新禧,分明是來上房揭瓦的。

五嬸介紹完後,賴媽媽便站了出來,趾高氣揚地說道:

“大娘子有吩咐,您成家不久,府上事多,讓我們幾個媽媽好好服侍您,我是這些下人當中負責管事的,将來他們如有怠慢,老身我絕不輕饒!”

見此情景,明蘭面露愠色,直接打斷五嬸的話,聲稱要對所有仆人進行登記、盤查,狠狠地駁了五嬸的顔面。

在一番言語較量後,五嬸等人敗下陣來,不得不俯身示弱。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

“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系常常是庸俗的;

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那些口口聲聲說為晚輩着想的親戚,不過是打着出謀劃策的幌子,去幹涉别人家的生活,借“忠告”的形式,來獲得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有時候他們明知自己理虧,也不肯拉下面子承認錯誤,隻會蠻不講理地套用一句“大人講話,小孩子插什麼嘴”。

一味要求年輕人“尊老”,可自己卻做不到“愛幼”,如此“雙标”行徑,就是對當下許多“親戚”們的真實寫照。

遇到這樣的長輩,年輕人不“斷親”才怪。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居高臨下,好為人師的同僚

對于每一個需要賺錢養家的人來說,職場關系永遠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由于存在出勤、協同辦公的必要,一個上班族每天要花大量時間和同僚相處。

與同僚的關系,收入、發展前景、辦公環境等關鍵因素一樣,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份工作體驗的好壞。

抛開或明或暗的競争不談,職場上最棘手,最令人厭惡,莫過于應對那些以過來人自居,張口閉口都是“為你好”的同僚。

豆瓣上看過一名題主的分享。

作為一名95後白領,她經常被詢問個人情感狀況和隐私。

題主戀愛期間,同僚事無巨細都要一一過問,問完就開始滔滔不絕地發表見解。

後來題主分手,心情不好變得有些沉默寡言,同僚也不關心她狀态如何,繼續分享一堆空洞的道理,還埋怨她怎麼可以不和男友來往,維系感情。

不得已,題主坦白了事實,結果同僚立刻化身居委會大媽,痛心疾首地表示你居然放棄那麼好的一個男孩。

後來有天網上曝出某男明星出軌事件,同僚又開始在題主耳邊嚼舌根,妄言男人本性就是如此,身為女人想維持一段關系,就得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沒完沒了地“好言相勸”,讓題主深感無奈,甚至是絕望。

《孟子·離婁上》有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意思是與人相處時,最大的忌諱就是上趕着給人家當老師。

人在職場,受工作年限影響,難免有人目前輩,有人做晚輩,但是在生活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評判标準,觀念本身并無高低貴賤之分。

是以,在職場上常常被冠以“老師”頭銜的前輩們,未必就有資格去充當後來者的人生導師。

就算可以,在對方沒有提出請求的情況下,強行輸出所謂的正确價值觀,本質上是強人所難,結果隻會招人反感。

這些好為人師的前輩,習慣了能力和資曆帶來的優越感,而忘記了在人格方面,大家是平起平坐的。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浪潮,當“前浪”還以為自己能屹立不倒時,他們的時代已經悄然離去了。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不明真相,勸人善良的朋友

《殺死一隻知更鳥》裡有這樣一段話:

“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路,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當你真正走上他走過的路時,你連路過都會覺得艱難。”

誠然,大多數人都明白,人與人的悲歡并不相通,可是真正做到尊重他人感受,不以己度人的,又有幾個呢?

站在自身立場上,對身邊人随意批判,才是很多人的常态。

在電視劇《二十不惑》中,大學生姜小果借給室友王薇300元,事後對方遲遲不還,姜小果讓王薇還錢,結果被倒打一耙。

王薇說自己家境貧寒,參加面試需要購置新衣,沒法還錢,還指責姜小果想買手機,是以才急着索要欠款。

更氣人的是,姜小果的朋友不僅不指責欠錢的人,還埋怨小果為什麼不能大度一點?

如此大言不慚的人是姜小果室友,自己沒有提供任何幫助,卻鼓動家境一般的姜小果出錢出力,可謂是把借花獻佛的功夫發揮到極緻。

這個人隻知道王薇家境不好,而對姜小果的手頭拮據視而不見,如此慷他人之慨的行為,着實令人痛恨。

郭德綱說:“遠離不明白實情就勸你大度的人,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遇到喜歡做“聖母”的人。

在事不關己的情況下,一旦身邊人遭遇沖突沖突,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關注真相,不是站出來主持公道,而是高舉仁義道德的大旗,讓看似強勢實則真正受委屈的人,被迫就範。

與這類人來往,不要指望自己受人刁難時會得到對方的了解與同情。

他們會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勸你善良,退讓。

他們會占據道德制高點,為不值得被同情的“弱者”站台,以求自我感動,過足“好人瘾”。

他們會利用朋友身份,犧牲你的裡子來填充自己的面子,将好名聲盡數攬到自己身上。

事實上,真正的朋友關系,建立在互相了解,支援的基礎上。

如果一方關鍵時刻隻想滿足自己的需求,那麼這段關系就是扭曲畸形的。

而這樣的人也不該稱之為朋友,應當稱其為虛僞的夥伴。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人到中年,請遠離身邊這類“好心人”

泰戈爾有一句名言:“虛僞的真誠,比魔鬼更為可怖。”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身邊的“好心人”,會極盡所能向你傳授所謂的真知灼見、金玉良言,看起來是表達關心、提供幫助,實際上是尋找可以拿捏,用于消遣的對象。

如果沒有得到滿意的回饋,他們就會開啟“騷擾模式”,直到反臉無情。

與這些人來往應慎重,如果不能認清對方的虛僞,那麼最終隻會讓自己遍體鱗傷,還無處申訴。

為了保護自己,同時避免沖突沖突,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他們敬而遠之。

和愛管閑事的親戚撇開關系,才能讓對方鞭長莫及,不對自己的選擇強加幹涉。

和好為人師的同僚保持距離,才能讓對方見好就收,不對自己的生活指手畫腳。

和慷他人之慨的朋友劃清界限,才能讓對方閉口無言,不對自己的立場随意評判。

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隻有與僞善者一刀兩斷,真正懂我們的人才會如約而至。

願你能識别到身邊的這類“好心人”,并遠離他們。

作者簡介:白桃烏龍茶,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第4本書已出版,圖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更新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