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醒!食用這些“春季限定”美味需注意……

作者:廣州從化釋出

春天,少不了嘗鮮

香椿、春筍、馬蘭頭、荠菜……

不少市民踏至田間

抄起家夥挖野菜

為自家的餐桌增添美味

如今,不少年輕人

也加入挖野菜的行列

社交媒體上,不少年輕部落客發帖分享

自己挖野菜的經曆

涵蓋了荠菜、蒲公英、野芹菜

等各種各樣的春菜……

提醒!食用這些“春季限定”美味需注意……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

在品嘗“春季限定”美味的同時

也要注意

食材的烹煮方式和食用量

切莫讓胃腸道“受傷”!

小小荠菜,危及生命

家住杭州富陽城區的孫阿姨每年春天都會去山上摘野菜,恨不得摘一次野菜能管家裡一周的蔬菜供應。

今年也不例外,孫阿姨隔幾天就往農村跑,每次都有不小的收獲。前不久,她摘了好幾袋的荠菜帶回家。待清理幹淨,再放入冰箱保鮮層裡儲存。

那一周,孫阿姨幾乎每天都會炒一碗荠菜豆幹來下飯。

後來,孫阿姨發現大便顔色發黑,可當時并未在意,直到出現嘔血、暈厥,家人們趕緊把她送到消化内科治療。

接診醫生立即為孫阿姨做了胃鏡檢查,發現她得的是胃潰瘍,并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若是出血量較多,可能引起血容量下降,進而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考慮到病情兇險,醫生決定将孫阿姨收治入院進行針對性治療。好在救治及時,病情明顯好轉後得以康複出院。

為何吃荠菜會引發吐血?

醫生解釋,孫阿姨自身胃的基礎不太好,原本就有發炎、糜爛,加上這段時間她吃了很多荠菜、春筍、馬蘭頭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容易損傷胃黏膜,導緻消化道疾病加重,進而引發消化道大出血。

醫生強調,這類食物雖然美味,但對于有糜爛性胃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及消化性潰瘍的患者,不應過多食用。

最近因吃野菜來看病的人不少

近日,杭州蕭山的章阿姨(化名)也因為多吃了點荠菜跑進醫院。

事發當天,章阿姨在野外看到不少荠菜,于是約上三五好友準備“大幹一票”。

挖完荠菜回來,她立馬做了一道涼拌荠菜,可是剛吃完人就開始不舒服了,後來上吐下瀉,肚子也疼得厲害。到醫院後,醫生表示章阿姨的情況屬于急性腸胃炎。

原來章阿姨在給荠菜焯水時,怕煮太老了,沒有鮮味,煮的時間短了點,菜沒有充分煮熟。本來準備的是一家人的菜量,最後家人沒吃幾口,她怕浪費把剩下的荠菜全都吃了,最終導緻急性腸胃炎。

據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孫春鋒說:“最近一段時間,像章阿姨這樣因為吃野菜來看病的并不少,幾乎每天都會碰到。”

專家提醒:野菜烹饪方法需注意

醫生提醒,野菜重在嘗鮮,但适量食用,且烹饪野菜的方法注意要先浸泡、焯水等,避免野菜中的生物堿帶給人體不良反應。有些野菜也含有微量天然毒素,比如蕨菜,如果烹饪不當或一次食用量過大,也可能引起中毒。

食用野菜時,結合自身體質,有選擇地适量食用。老人、嬰幼兒、孕産婦、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等人群,盡量不吃或少吃。

提醒!食用這些“春季限定”美味需注意……

春天嘗鮮要小心!

這些菜可能有毒

01折耳根/魚腥草

折耳根學名魚腥草,别小看這根草,科學家在它身上已經檢測出了上百種化學成分:除了一般的多糖、氨基酸、維生素等,還出現了馬兜鈴内酰胺-I 、馬兜鈴内酰胺 II,是馬兜鈴酸的代謝産物。

人體長期攝入馬兜鈴酸,可能會導緻腎小管間結損壞,更可能會造成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甚至誘發癌變。

食用建議:平時盡量不要吃太多、太頻繁。吃的時候可以先将折耳根放在水中浸泡一個小時,之後用開水焯過,再進行調味。

平時不能天天吃,或者一次性吃太多。脾胃虛寒、腎結石患者、經期婦女最好不要多吃。

02香椿

一道香椿烘蛋,是不少人舌尖上的春天味道。

香椿所含的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但香椿也含有硝酸鹽、亞硝酸鹽等物質,越老的香椿芽含量越高。

食用建議:一定要買新鮮的(長時間存放後,亞硝酸鹽含量會上升),而且食用前一定要焯水。

另外,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使痼疾複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03蕨菜

蕨菜又叫拳頭菜、山野菜,是一種長在山裡的野生菜品,它滋味獨特,可葷可素,不管是炝炒還是涼拌都很好吃。

蕨菜中含有“原蕨苷”,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B類緻癌物,有緻癌的可能性。

食用建議:在食用蕨菜時,一定不要貪多,吃之前用水(可加小蘇打)焯一下,有毒的原蕨苷就會分解,這樣就可以放心享用這種來自春天的美味了。

04馬齒苋

馬齒苋是一種很常見的藥食兩用的食物,它含有大量的鉀元素和豐富的鈣質,同時具有提高免疫力、利水消腫、平穩血壓的作用。

但馬齒苋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而如果一次性攝入大量的草酸,草酸就很容易在身體中結晶,造成肝腎損傷。

食用建議:馬齒苋草酸含量高,烹饪時一定要焯水。

如果因為腹部遭受寒冷刺激而出現腹瀉的症狀,要少吃馬齒苋,因為馬齒苋本身就是利尿促消化的,會加重病情。馬齒苋跟鼈甲相克,是以如果服用的藥方當中含有鼈甲,一定要忌口馬齒苋。

05春筍

春天的筍格外鮮甜,但是,春筍雖好,千萬不可貪多。

①春筍中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如果“貪鮮”吃太多,可能會造成不消化,尤其是脾胃虛弱者,有消化不良症狀的人和老年人、幼兒。

②春筍中還含有較高的鞣酸,鞣酸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造成消化不良。

③含有草酸,吃起來有澀口的感覺,也不适合有泌尿結石的患者。

食用建議:首先春筍别吃太多,其次不能生吃。食用春筍之前,一定要用沸水煮開,用清水漂過再食用,以降低以上對身體不利的成分。

06新鮮木耳

木耳這個東西,還真不是“越新鮮越好”。

新鮮的木耳中,含有一種叫卟啉的光感物質,食用後,如果再受陽光照射,會引起皮膚瘙癢、水腫等不适,嚴重者甚至可導緻皮膚壞死,咽喉黏膜水腫,呼吸困難。

食用建議:曬幹後的木耳更安全!

不過也要注意,幹木耳不要泡太久,别過夜,避免泡太久出現微生物感染,食用不當導緻中毒。

來源:廣州市場監管

編輯:莫靜賢

初審:劉芳

稽核:王瑞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