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擦亮“金融為民”底色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作者:生态雅安
擦亮“金融為民”底色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銀行從業人員為村民普及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識

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小微、涉農等金融服務提出了要求。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做好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

普惠金融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市自上而下出台多項政策,推動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市場主體自發在金融科技驅動下發展數字普惠,全市金融服務覆寫面持續擴大,金融服務可得性穩步提升,金融服務成本不斷降低,普惠金融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保量、穩價、優結構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在普惠信貸規模連續高增長、價格持續下降的背景下,《通知》明确2024年普惠信貸總體目标為“保量、穩價、優結構”。

具體來看,保量就是保持信貸支援力度。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聚焦小微企業經營性資金需求,合理确定信貸投放節奏,力争實作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的目标。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力争實作涉農貸款餘額增長,完成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目标。要保持脫貧地區信貸支援力度不減,力争實作脫貧地區貸款餘額增長。

資料顯示,2023年,我市各項貸款權重平均利率4.83%,同比下降32個BP(基點),其中企業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利率分别為5.11%、4.82%,同比分别下降34個和13個BP,全年減免支付手續費380.65萬元,惠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萬餘戶。

金融如水,澆灌“實體之田”。

“我們立足市場,不斷落實各項支援舉措,将全行90%的人力資源、70%的網點管道、60%的财物資源配置在普惠金融一線,金融服務輻射三區六縣,覆寫市、縣、鄉、村,重點投放全市“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雅安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該行聚焦“五雅”優勢特色産業,支援重點企業發揮“頭部”效應,帶動産業鍊主體發展;全面抓牢“走千訪萬”工作,100%走訪農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亮碼行動”,推廣“小額農貸”“村社貸”“人才貸”“産業貸”“生源地助學貸款”等普惠金融産品,培育信使用者、信用村、信用鄉鎮;重點抓政策關聯,運用投放支農支小再貸款18億元,建成全市首個“新市民金融服務中心”,率先實作“創業擔保貸平台”與“蜀信e·創業擔保貸”線上化智能銜接。

為推動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近年來,我市銀行機構紛紛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或專營機構,通過單列信貸計劃、内部資源傾斜、差異化績效考核、盡職免責等措施,初步形成了“敢做”“願做”的普惠金融内部經營機制。

地方法人銀行則結合自身定位,強化普惠金融戰略導向,利用人緣、地緣優勢貼近客戶、下沉重心,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務模式。

保險機構則積極圍繞涉農保險、低收入群體人身保險等業務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标準,延伸服務觸角,提升服務普惠性。

創新融資模式

共享普惠發展成果

近日,四川蒙頂山霧本茶業有限公司的生産廠房内機器轟鳴,制茶師傅正有序進行殺青、揉撚等工序,濃濃茶香彌漫整個廠房。“在茶葉收購資金最為緊張的時候,農行為我們發放貸款490萬元,實實在在促進了我們的發展。”談到不久前的一次貸款經曆,該公司負責人喬瓊說,我們隻需要進行線上申請,憑借企業信用就可獲得貸款,友善又快捷。

從融資難、融資貴到線上貸款“秒申秒貸”,從線下營業網點跑斷腿到手機上“點一點”就能辦理,越來越多的企業像四川蒙頂山霧本茶業有限公司一樣,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發展成果。

小微企業普遍缺資産,在傳統金融服務中面臨“抵押難”“擔保難”問題。對此,我市金融機構積極作為,使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流程更加簡便。

去年10月,我市首筆“熊貓快e貸”銀擔批量擔保業務貸款落地。該産品由市擔保公司聯合雅安雨城惠民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推出,首次将個體工商戶拉入“批量業務總對總”大家庭,為緩解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慢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是增強普惠信貸精準性、可持續性的重要手段。在金融科技賦能下,工行雅安分行積極打造“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台,面向縣、鄉、村提供政務、财務、村務、黨務、金融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同時面向縣域重點市場,推出手機銀行“美好家園版”,依托“工銀聚富通”,服務“農民之家”等涉農平台、農業企業。此外,大力推廣農村“三資管理平台”,實作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農業生産經營的深度融合,有效助力全市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現代化建設。

各金融機構充分利用大資料、區塊鍊、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持續降低企業人工成本和經營成本。尤其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在深化普惠信貸專業化機制建設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普惠金融業務規模,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依托資金規模、數字技術及存量客群優勢,不斷創新普惠金融産品,滿足普惠群體對信貸資金“短、小、頻、急”的需求。

近年來,我市還充分發揮納稅信用在普惠金融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優化“銀稅互動”平台,推動金融“活水”培植企業納稅信用向優發展,讓企業在融資方面獲得更及時的幫助,着力營造“以稅促信、以信換貸、以貸促微”的納稅信用格局。

做好基礎金融服務

打通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

讓社會各個群體都能平等享受基礎金融服務,是發展普惠金融的應有之義。對此,我市持續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普惠金融發展環境,為金融機構提升普惠金融運作效率和服務品質提供重要支撐。

“漢源縣曬經鄉村民以前辦理銀行業務,要去10餘公裡外的大樹鎮,來回不僅費時費力,且成本較高。現在銀行開在了‘家門口’,将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漢源縣曬經鄉相關負責人說。

“支行的開業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是為了彌補農村金融服務的空白,滿足農村群衆對金融服務的迫切需求,切實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後一公裡’。”建行漢源曬經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長期以來,我市十分重視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展,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

中國人民銀行持續優化銀行賬戶服務,實施簡易開戶和賬戶分類分級管理,提升賬戶普及性。各金融機構積極創新推出退役軍人、農民工等專屬銀行卡,優化基層銀行網點布局,深化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在此,雅安農商銀行建成全覆寫村一級的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536個,在提供線上線下一體綜合金融服務的基礎上,植入農業類、社保類、醫保類、民政類40餘項政務服務,打通農村政務服務和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此外,在每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我市各金融機構紛紛組織業務骨幹,深入我市各鄉鎮和扶貧聯系村開展各種趣味金融活動,向村民發放宣傳資料、講解金融法律法規,普及現代金融常識和金融防範知識。

當下,普惠金融已邁向更深更實之處,我們有理由相信,有更多金融機構将以更優品質、更可持續的方式做好這項工作,實作普惠金融的高品質發展,同時也以此為抓手,推動雅安經濟高品質發展。

記者 蔣陽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