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C銷量止跌迎漲,蘋果、聯想是最大赢家?

作者:雷科技

2024 年伊始,圍繞 AI PC 的讨論就不絕于耳。英特爾、AMD、英偉達以及各大 PC 廠商,幾乎都在努力告訴我們 AI PC 對于使用者的革命性意義,就連蘋果也在 MacBook Air 上大談特談 AI 應用。

而随着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品牌 AI PC 的出貨,AI 真能改變下滑已久的 PC 市場嗎?這一點我們先按下不表,但至少可以肯定:PC 市場确實在變。

IDC 最新釋出的報告表明,全球 PC 市場在經曆連續兩年的下滑之後,終于在 2024 年第一季度重新恢複增長,出貨量達 5980 萬台,同比增長 1.5%。

PC銷量止跌迎漲,蘋果、聯想是最大赢家?

圖/ IDC

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第一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為 6050 萬台。換言之,全球 PC 的出貨量也重新回到了疫情前的水準。

但這種回暖能不能持續甚至加速,還受很多因素影響。

回暖,但不是全局回暖

按照資料來看,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 PC 市場雖然整體有 1.5%的增長,但實際上并不平均,一是不同地區市場的情況不一,二是不同 PC 品牌有增有減。

先說地區,全球大多數地區的個人電腦出貨量都已經開始複蘇,包括美洲、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均在增長之中,其他地區則還有一定程度的衰退。

其次是品牌,這次有六家品牌上榜全球 PC 廠商 TOP5,除了聯想、惠普、戴爾以及蘋果,華碩和宏碁還并列第五。整體來看,這六家廠商的合并份額從去年的 77.4%上漲到了 78.9%,其他廠商的出貨量則同比下降了 5%,份額從 22.6%降到 21.1%。

也就是說,2024 年第一季度的回暖,更多還是頭部廠商的回暖。不過實際上,即便是在頭部廠商之中,也不是全部回暖。

PC銷量止跌迎漲,蘋果、聯想是最大赢家?

圖/ IDC

具體到六大廠商中,聯想在第一季度出貨達 1370 萬台,同比增長 7.8%,繼續穩居全球第一。蘋果的出貨量更是同比增長 14.6%至 480 萬台,位居全球第四,也是前六大廠商中增速最快的一家。而宏碁則依靠 9.2%的同比增長,難得追平了華碩,并列全球第五。

相比之下,惠普的增長率卡在了 0.2%,戴爾同比下降了 2.2%,華碩更是下降 4.5%,三家都沒有呈現出回暖的态勢。

如果按照 IDC 的說法,第一季度的回暖實際更多是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點」。去年的報告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 PC 市場出貨量暴降 28.7%,為曆史低點,包括蘋果、聯想等幾家廠商也都經曆了大幅度的下滑。

但實際來看,這個理由顯然不能完全說明蘋果的大幅增長、宏碁的後來居上,以及各家之間截然不同的增長/衰退表現。

上漲背後:AI 刺激之外,新品節奏也快了

對消費電子廠商來說,産品永遠是最重要的。而新品,毫無疑問是短時間内刺激使用者購買熱情的一大利器。

今年 3 月 4 日,蘋果就早早釋出了搭載 M3 晶片的新款 MacBook Air,有 13 英寸和 15 英寸兩個版本。

PC銷量止跌迎漲,蘋果、聯想是最大赢家?

M3 MacBook Air,圖/蘋果

作為對比,去年蘋果直到 6 月初才釋出了搭載 M2 晶片的 MacBook Air。另外在 MacBook Pro 上,M2 系列釋出于 2023 初,M3 系列則釋出于 2023 年底,在第一季度有着更長的銷售周期。

當然,産品是廠商和使用者之間最核心的「聯系」,而産品表現才是決定消費者購買熱情的根本。

在核心的晶片方面,相比 M2 系列的平庸,M3 系列晶片顯然更有看點。首發台積電最新的 3nm 工藝,擁有 250 億個半導體,GPU 還内置了硬體網格着色支援和光線追蹤,加之新的動态緩存記憶體系統,M3 大幅提升了創意軟體和遊戲的性能表現。

PC銷量止跌迎漲,蘋果、聯想是最大赢家?

圖/蘋果

此外,新款 MacBook Air 也着重宣傳了 AI 應用,通過内置神經網絡引擎的 AI 性能,帶來更強的語音轉錄和視覺了解功能等,比如在剪映專業版裡可以利用 AI 降低背景噪音,在 Goodnotes 上能利用 AI 輔助作業檢查,在 Pixelmator Pro 中可以用 AI 自動美化照片等。

聯想和宏碁也是類似的情況下,從去年底開始就有密集的新品釋出,并且大都搭載了最新的英特爾 Ultra 等處理器,包括 ThinkPad X1 Carbon 2024 款等,同時也都在探索和嘗試 AI 能力的應用。

PC銷量止跌迎漲,蘋果、聯想是最大赢家?

變化最大的一代 Carbon,圖/微軟

聯想作為這一輪中最重視 AI 的 PC 廠商,不僅推出了最多的 AI PC,在 AI 結合和探索上也做得最多,包括推出具有本地知識庫的個人大模型——人工智能雙胞胎(AI Twin)。并且根據聯想在本月初誓師大會上說的,他們還将在 4 月 18 日釋出:

真正意義上的 AI PC。

與之相對的是,戴爾目前面向消費者市場搭載英特爾 Ultra 等處理器的産品隻有靈越系列和 Alienware 筆記本,新品節奏較慢。而華碩占優勢的遊戲 PC 市場,也缺乏相應的亮點吸引消費者。

2025才是爆發期?AI PC 的真正影響力還沒發揮出來

公允地說,AI 已經開始影響 PC 市場了。一部分有專業需求的消費者或者技術愛好者,在進行筆記本電腦購買決策的時候,已經開始在意 PC 的 AI 性能,以及對應的 AI 功能和應用。

不過,目前的 AI PC 距離大幅改變和提升 PC 體驗,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是即便是在專業需求上,目前 AI PC 實際能帶來的價值也很有限。

另一方面對于普通 PC 使用者來說,很難說這些 AI PC 能夠在日常體驗中帶來什麼差別。說到底,廠商現在宣傳的大部分 AI 應用要麼脫離了使用者實際使用場景,要麼基本依賴雲端才有可用性,但這些在舊款 PC 上也能正常使用,完全展現不出 AI PC 的價值。

PC銷量止跌迎漲,蘋果、聯想是最大赢家?

Windows 11 内置的 Copilot,圖/微軟

當然,這也不是 PC 廠商一方就能解決的,還是得聯合作業系統廠商和晶片廠商一起才能推動 AI PC 生态的完善。事實上各大 PC 廠商也認為,今年還有兩波對于 AI PC 比較重要的「刺激點」,包括高通将在年中正式推出的骁龍 X Elite,以及微軟的下一代 Windows。

在雷科技之前的文章《在全面“本地化”前,所有 AI PC 都是“僞 AI PC”?》中,我們就強調了下一代 Windows 和下一代的 PC 晶片對于 AI PC 的意義。其中,微軟預計将會進行大量基于 AI 的改造,并對晶片的 NPU 提出了最低 40 TOPS 的 AI 性能要求,以確定在搭載下一代 Windows 的筆記本電腦的體驗。

包括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也指出,2024 年除了 AI PC 問世,還有 Windows 系統改朝換代,或将帶來新一輪的 PC 換機周期。

但無論如何,各家廠商聚焦 AI 領域進行研發和探索,都是需要時間的,而消費者從認識到接受,再到全面認可同樣需要一個過程。或者換句話說,對于 AI PC,廠商和消費者都需要經曆一段「學習曲線」。

這也是為什麼,部分廠商雖然認可 AI PC 的絕對潛力,但也強調 AI PC 在 2024 年能帶動多大的增長和獲益:

不要太樂觀,也不要太悲觀。

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北京車展)将于4月25日-5月4日隆重舉行,本屆車展以“新時代 新汽車”為主題,是“汽車從電動化走向智能化”的風向标。

屆時,包括比亞迪、小米、AITO問界、小鵬、蔚來、理想、極氪、極越、長安深藍等頭部品牌将悉數登場,除新車型“大比武”外,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智能座艙的演化和AI大模型與汽車的結合,都将是重要看點。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賬号電車通将派出報道團前往北京現場,進行一線專業報道,敬請關注。

PC銷量止跌迎漲,蘋果、聯想是最大赢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