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作者:史海甄客百曉生

前言

安托瓦内特出生于奧地利,通過政治聯姻成為法國波旁王朝的王後,最後在斷頭台上結束頗受争議的一生。以安托瓦内特生前的身份地位很難想到她的人生因為大革命以悲慘結局收場。

從奧地利公主到波旁王朝的太子妃、王後,安托瓦内特不同的身份向世人展現其不同的形象,由此得到不同的評價,多種形象背後的原因深刻複雜,既是安托瓦内特個人行為引發公衆對其印象的結果,也有其刻意向公衆塑造具體形象的原因,同時也與當時的政治背景密切相關。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政治形勢

法國與奧地利可以說是世仇關系,從西班牙王位繼承戰争開始之前兩國關系便劍拔弩張,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争更是讓兩國水火不容,直到普魯士的起才使奧地利意識到潛在的威脅,着手與法國結盟修好。

“奧地利與她的傳統敵人法國一起簽署了一項針對普魯士的防禦條約,如果任何一個國家遭到襲擊,另一個國家将派出一支兩萬四千人的軍隊來援助。”這是在瑪麗·安托瓦内特出生不久之後簽訂的條約,她的婚姻也是在這個條約影響之下産生的。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經過代表各自政府的兩國大臣考尼茨與舒瓦瑟爾多次遊走、兩個國王的長期權衡,以聯姻的形式來鞏固兩國同盟成為法奧聯盟穩定的最佳選擇。

安托瓦内特就這樣嫁到法國,“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巴黎人民渴望見到他們的年輕公主”,“初來法國的安托瓦内特被人民視為高貴優雅的王室中人,是法國人未來的一國之母,為法國和奧地利的友好關系提供了保證,他們熱情歡迎太子妃的到來。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且法國曆來有尊崇王室的傳統,未見安托瓦内特之前,群眾在心中便會自覺形成關于未來王後的美好印象,見到本人之後,其外在形象優越,更會俘獲民心。

安托瓦内特在凡爾賽宮最初對于禮儀規矩持一種懶散的态度,她随意的舉止和凡爾賽宮嚴格的等級制度格格不入,公衆從安托瓦内特身上看到的是一個奧地利人的特征,不是一個純粹的法國人。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她漠視自己的身份立場,不遵循法國人的行為方式。“在宮廷裡,那些每天都圍着她的人,先是把她當作年輕的公主,然後當她表現得不像他們理想中的王後時,又迅速對她發起攻擊。”

出身奧地利對安托瓦内特的影響從未停止,七十年代由于奢侈她在群眾心中的形象漸漸轉變之時,其為奧地利謀取太多利益、為親信謀取職位、對政府施加太多影響的言論也日漸增多,本來由于她的奧地利公主身份便使不少法國人内心把她當做間諜,其後杜爾哥和内克的解職有她幹預政事的原因,更招緻群眾不滿,認為“他們的好國王在受一個奧地利的壞女人的擺布”。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在革命前,安托瓦内特的個人名聲已經損毀嚴重,革命開始後,“革命就是敵人”的觀念在安托瓦内特心中根深蒂固,她視革命為仇敵,革命的群眾亦把她當做敵人,不複是法國的王後。

安托瓦内特本人對革命持堅決抵抗的态度,從革命發生後她開始策劃如何對抗革命黨人,如何出逃,革命黨人不滿安托瓦内特這樣的行為,借用宣傳性的小冊子使她的惡名流傳更廣,1789年之後攻擊她的小冊子數目大增,文字語氣也大不相同,從隐晦轉向直白。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革命黨人借用媒體工具使她的形象愈來愈向下堕落。

啟蒙運動的發展

十八世紀中葉,啟蒙運動的發展使法國社會中母親的角色定位發生變化,啟蒙思想家們倡導與以往不同的家庭生活模式,以往的女性被認為知識匮乏、能力不足,現在啟蒙思想家普遍認為女性應該有道德有知識。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盧梭曾說過這樣的話,“婦女是男子良好行為的天然評判者”,“真正理想的婦女可以成為丈夫的靈魂和導師”。啟蒙思想家認為,在家庭當中母親可以而且應該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職責,引導孩子如何為人處事,做一個賢妻良母。女性的天然職業就是妻子和母親,這符合大自然賦予女性的定位,所有違反這一定位的女性都是不道德的,自然也不會成為好母親。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在啟蒙運動方興未艾的法國,啟蒙思想家們關于理想女性的标準漸入人心,從前期到後期,理想中的女性由沙龍中有知識涵養、思想行動自由到回歸家庭、保持自然特征轉變。

就啟蒙思想家盧梭看來,女子應該溫柔、忍讓、堅貞,接受一定的教育,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把女性往“賢妻良母”的方向培養;在愛情上,女性是客體一方,男性才是愛情中的主體在家庭中,女性依附于男性,她的活動領域僅限于家庭,這是大自然的安排。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啟蒙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法國群眾,自然會影響他們對安托瓦内特的評價。

文學的作用

要談一個人形象的塑造,必然離不開文學的作用,安托瓦内特的形象離不開衆多小冊子的刻畫描寫。雖說文學與社會現實之間有一定的差距,但二者之間有共通之處,作者從現實生活取材,将想要描繪的人物用文字形式表現出來,讀者接受的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文字語言,人物面貌在這些文字當中成型,在人們心中留下固定印象。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文學藝術與社會現實之間有着一定的距離,文學形象就是溝通二者之間的橋梁。作家結合自身對客觀世界的把握,通過語言文字用感性的形式把客觀的現實生活表現出來,這個時候,文學形象就出現了。”"安托瓦内特在世人心中的印象不隻是她做的事情、說過的話引起,也跟作家們在文學作品中對她的刻寫有關。

安托瓦内特的個人性格與行為

在與法國定下聯姻事宜之後,安托瓦内特的性格特點才真正被她的母親關注,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孩,但卻沒有将其用在學習之上,教導她的韋蒙神父和哥哥約瑟夫都認為安托瓦内特活潑可愛卻懶惰浮躁,這使她很難在太子妃和王後的位置上行動自如。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她外表美麗,符合·向尊崇漂亮優雅的法國人的審美,是以剛來法國之時群眾表現的是整體積極的态度。

安托瓦内特對于法國宮廷的繁瑣禮儀不勝其煩,負責指導她的諾阿耶伯爵夫人被她戲稱為“禮儀夫人”。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在凡爾賽宮這種公然藐視禮儀的做法無疑是錯誤的,法國宮廷極為重視禮儀,她無視禮儀使自己更容易受到非議。

默西伯爵時刻監視着安托瓦内特的動向,不時向特蕾莎女皇彙報,這兩位都希望安托瓦内特可以對政治感興趣,這樣在她成為王後之後就可以為自己的母國謀取更多利益。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但安托瓦内特本人的性格是一大阻礙,她很難集中注意力,很少花時間去思考一件事,更不必談讓她在政治大事用心。在宮廷中,她對周圍的人是和藹可親、熱情慷慨的樣子,"有時候又很單純,甚至被三位姑姑用來對付杜巴裡夫人。

成為王後之後,安托瓦内特有做好王後這一身份的努力行動,她和路易十六經常一起散步,他們比曆任法國國王和王後更親近人民,安托瓦内特用她的優雅風度赢得群眾的歡迎。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這一階段安托瓦内特在群眾心中是高貴優雅的存在。但法國對安托瓦内特的友好僅僅存在幾年時間,她嫁入法國後一個重要的問題一直擺在她面前:誕育王位繼承人。

婚後幾年沒有生育成為她緻命的弱點,也使她在法國逐漸不受歡迎,沒有生育就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在群眾心中就不配做未來的法國王後。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傳播她私生活的小冊子開始流行起來,由于安托瓦内特沒有孩子,夫妻之間婚姻不圓滿,小冊子利用這一點來宣揚安托瓦内特在其母親鼓勵下通過其他人來生育繼承人。淫蕩的形象在這些小冊子作者筆下出現。

多種因素影響

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當時安托瓦内特的形象日益下滑,直至負面占據主流。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對于安托瓦内特,既要看到她的正面,也不能忽視她的反面,在家庭中,她任性天真,成婚之後表現強勢,作為母親對孩子溫柔慈愛,在社會領域,她引領潮流,交際廣泛,在政治上,作為和親公主,她對維系兩個國家之間的穩定關系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忽視她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

由于她對服飾珠寶的熱愛,引得衆多婦女效仿,為許多家庭帶來巨額債務,與費爾森的戀情違背道德,和女性友人交往過密帶來許多負面傳聞,在大革命後,暗中與母國奧地利聯系,意圖攻打法國,是叛國罪人。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安托瓦内特的奢侈腐敗引起群眾的反感,使群眾對王室逐漸失去希望與信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革命發生後,由于其策劃出逃、與母國奧地利暗中聯系等一系列行為,革命者更加激進,革命程序加快。

今天應該看到安托瓦内特的多面形象,她是家庭中的女兒、妻子、母親,社會領域中的時尚引領者、友人、情人,政治領域中的和親公主、高貴王後、“妖魔化”王後。

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有着諸多形象,那其多面形象的曆史原因是?

結語

在某一階段某種形象占據主流,幾種形象并存。同一個人身上存在不同形象并不沖突,随着時間變化,一個人的身份會随之轉變,性格轉變會導緻行為變化,人們對同一個人的評價也會受各種因素影響而變化。

總之,在研究曆史人物時應秉持全面、動态的原則去解讀,在當時社會背景下了解其行為,并站在今天的角度總體評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