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霧預警
重點關注
預警資訊
· 中央氣象台釋出大霧黃色預警
· 近期海域重點天氣預報
· 未來三天具體預報
船舶霧航的特點
船舶霧航注意事項
中央氣象台4月10日06時釋出大霧黃色預警:
預計,4月10日白天至夜間,黃海北部海域、黃海中西部沿岸海域、黃海西南部沿岸海域、東海西北部沿岸海域、山東半島南部沿岸海域、江蘇沿岸海域、杭州灣附近海域、長江口附近海域、舟山群島附近海域、浙江沿岸海域将有能見度不足1公裡的大霧。
近海海域重點天氣預報
· 大陸北部海域将有大霧
預計,4月10日白天至夜間,黃海北部海域、黃海中西部沿岸海域、黃海西南部沿岸海域、東海西北部沿岸海域、山東半島南部沿岸海域、江蘇沿岸海域、杭州灣附近海域、長江口附近海域、舟山群島附近海域、浙江沿岸海域将有能見度不足1公裡的大霧。
· 大陸近海海域将有6~7級風
預計,10日白天至12日夜間,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東海大部海域、台灣海峽、台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部分海域将有6~7級、陣風8級的風。
未來三天具體預報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船舶霧航的特點
01
能見度不良,視線受限制。
02
由于能見度不良,無法在足夠的距離上發現周圍來船并迅速判斷他船動态以及他船所采取的避讓行動,隻能依賴于AIS、雷達觀測和标繪,船舶避讓困難。
03
受視線所限,不能及時發現附近物标和航标等,給定位和導航等造成較大的困難。
04
霧中航行采用安全航速後,風流對船舶的影響加大,使推算航速和航程的準确性受到較大影響,既降低了推算船位的精度,同時也直接影響着船舶在危險物附近的航行安全。
船舶霧航注意事項
根據能見度及時作出判斷
1.當視距小于5海裡時,即認為能見度不良,應立即備車,使用适合當時環境、條件和本船特點的安全航速。開啟雷達并正确予以使用,迅速測定船位,記錄計程儀讀數,開窗加強瞭望,開啟航行燈。
2.當視距小于2海裡時,即認為能見度嚴重不良,應立即報告船長,同時減速,按章鳴笛,停用自動舵,改用手操舵,開啟甚高頻無線電話并正确予以使用,船長應上駕駛台指揮。霧航中使用甚高頻無線電話,應在16頻道保持守聽,定時播報本船船位、動态、霧情,并與附近船舶交換各自情況、動态,協調避讓意圖、行動等。
3.當視線惡劣、漁船密集、避讓困難、航道複雜及船長對航行安全無把握時,為確定船舶霧航安全,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船長有權擇地錨泊或滞航,切勿盲目航行。
進入霧航前做好充分準備
1. 船舶進入霧航前應嚴格執行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檔案中的相關規定,做好公司霧航記錄,在航海日志、車鐘記錄簿、和輪機日志上認真記錄船舶霧航采取的各項措施。船長應督促駕駛員對各種航行儀器、霧号和航行燈進行檢查,以確定霧航中正常使用,督促有關人員檢查排水和水密裝置,使之處于良好狀态。
2. 及時抄收天氣預報、氣象傳真、航海警告和霧航警報,船長對霧情資料、航區特點、潮汐潮流及通航密度等資訊應做到充分的掌握,結合本船性能和特點,做好各種複雜條件下的應急預案準備并向有關人員交待清楚。
3. 駕駛人員應保持正規瞭望,悉心觀察,從燈光、水天線、風向、目标等的變化中判斷能見度是否正在惡化,是否正在進入霧區。
4. 輪機長應按船長要求備足供主機變速的燃油。
當值船員怎麼做?
· 駕駛員:
在霧襲到以前,當值駕駛員應當抓緊時機,利用航行儀器測定船位。
在霧襲到的時候,當值駕駛員應當立即采取下列措施,并且報告船長:
(1)搖預備車,适當減低速度,并且将遇霧情況通知當值輪機員(緩慢速度的程度,應當根據當時的視距,船舶倒車的能力和靈活性決定,也就是在霧中航行,如果突然發現來船,一般要求能夠在來船的半距上,停止本船前進);
(2)開始發放霧号;
(3)派遣水手到船首瞭望,如果風浪過大不能在船首瞭望,可以派他在駕駛台瞭望;
(4)根據情況,下令關閉全部或者部分水密門;
(5)準備各類救生裝置,以便随時使用,并準備至少救生艇一艘在立即下放的狀态。
· 船長:
船長獲悉霧襲後,必須立即到駕駛台親自指揮。當值駕駛員将船位、四周環境和已采取的措施告知船長。船長應當研究已采取的措施并應特别注意現行船速是否确當。如霧航持續時間長,船長可根據情況許可,交代給值班駕駛員後在海圖室内休息。
· 輪機員:
不論船速多少,當值輪機員應當使鍋爐保持全部汽壓,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全速倒車。
· 輪機長:
輪機長應随時下機艙監督檢查,確定機、電、爐裝置及其系統運轉正常。
· 全船人員:
保持全船寂靜,嚴禁喧嘩,禁止發出影響聽覺的聲響,夜間禁止艙室燈光外露,同時應開啟駕駛台的有關門窗。
牢記“12395”
——全國統一水上遇險求救電話
遇到危險不要驚慌,
沉着應對并及時撥打12395遇險求救電話!
精選推薦:
今日航行通告與航行警告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海事局開展黨組織聯學共建活動
雨一直下,“含水率”不算融洽……
長三角區域船舶如何在“海事通”上申請通檢互認?點進來看!
媒體聚焦丨海事新聞速覽·第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