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必同情虐貓學生,複試被拒不是因其虐貓,而是成績本身不夠格

作者:伊印

#時事熱點頭條說#

虐貓學生再次被刷,兩度無緣研究所學生之列,這樣的遺憾,對于任何一位學生來說,都是十分深刻的,然而部分網友的評論卻充滿着慶幸,值得深思。

調劑失敗,這意味着他未來就讀研究所學生的機會,變得越來越渺茫。越來越這三個字,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結果。

他之前參與考研的兩所學校,都是比較有名的學校,而兩所學校對同一個學生的選擇,不僅僅是學生對自己成績的證明,還是學校做出判斷的依據。

不必同情虐貓學生,複試被拒不是因其虐貓,而是成績本身不夠格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不過,畢竟是讀研,他總還有另一個調劑的機會,等到下一次,也許這名學生又能獲得嶄新的開端。畢竟選擇和不選擇,各占了50的百分比,可能性是非此即彼的,希望很大,失望也有可能很大。

一個曾經成績第一的學生,兩次錯過研究所學生機會,可惜嗎?這個問題,或許要思考學生們争取讀研究所學生的原因,我們才能明白。

大多數讀研的人,都是為了給自己的學曆鑲金,有些是暫時不想要找工作,有些是喜歡讀書生涯,是以選擇繼續在校園生活。

不必同情虐貓學生,複試被拒不是因其虐貓,而是成績本身不夠格

雖然對這位虐貓學生來說,調劑入學是能夠讀研的可能,但調劑本身,就是一個雙向選擇,既是學生在選擇學校,也是學校在選擇學生。那麼,學校選擇不選擇,也沒有任何的過錯。

網友的可惜,無非是站在一名學生的角度,對學校而言,篩選一個學生無非是為了找出更合适的學生。他前一次成績第一,卻沒有被錄取,後一次是在複試的過程中成績沒有合格,要注意,這裡并不是因為他虐貓的事情影響到學校選擇,而是他的成績尚且都不夠格!

也正是是以,這名同學,就連思政考核的階段都未進入!是以真的不必是以去同情這個虐貓學生。

不必同情虐貓學生,複試被拒不是因其虐貓,而是成績本身不夠格

我由此聯想到自己考試的故事,有時候發揮超常,出來的成績很不錯,但這不代表我平時就是一個成績很好的人,是以偶然的一次第一名,并不能讓我驕傲,隻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而外人永遠是憑借成績看你的水準。

就像我拿着不及格的試卷去要求家長簽名,父母會說你成績差,若我拿着成績不錯的試卷去給他們看,必然又會成為父母炫耀的對象。成績,是一次成果的展現,并非是個人才華的囊括,當然,也不是對一個人全面的否定。

不必同情虐貓學生,複試被拒不是因其虐貓,而是成績本身不夠格

前一次學校的拒絕入學,與虐貓學生的成績無關,可是後一次,卻與思想品德無關,兩次的不同原因,也是公正公開的,大家又何必擔心,一個好端端的學生會遭遇不平等對待?

如果你覺得他情況特殊,也得想一想,為什麼這個學生的情況會特殊,是因為他出名了,還是因為他曾經的舉動讓自己出名了?

對于自己曾經虐貓的事實,有記者采訪這位學生的時候,他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他竟說自己不懂網絡輿論,可對于記者請求他回應,他卻說若是自己說很多話,可能會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

不必同情虐貓學生,複試被拒不是因其虐貓,而是成績本身不夠格

他是真的不懂輿論嗎?若他是真的不明白,就不會知道自己說話容易産生的效應,是以他不是不懂輿論的形成原因,而是不懂網友為何會因為一隻貓,如此不肯放過他,糾纏他,打壓他。

他的價值觀,透露在他的隻言片語中,他的成績是他曾經成績不錯的證明,但他的被篩選也是他是否合适的證明,隻能說在對讀研學生的選擇上,學校能有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