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親爸爸跑車深夜未歸,兩個孩子挨餓,隻有從前的我會覺得他可憐

作者:伊印

#時事熱點頭條說#

看到一個單親爸爸的故事,很多人都感動了,這名爸爸不容易,這是事實,可對我來說,也隻有從前的我會覺得他可憐。

一個在為生活拼搏奮鬥的人,有什麼值得我們可憐的?即便他的經濟壓力有點大,即便他一時不察餓到了兩個孩子,之是以有人會帶着憐憫的目光去看待這件事,無非是因為他們的視角,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站在與他同一層次,同一個高度,你就會欽佩他的努力,欽佩他兩個孩子的果敢應對。他雖然是單親爸爸靠自己帶着孩子,但他把孩子教育的很好,讓孩子知道遇到困難應該找什麼人幫忙。

單親爸爸跑車深夜未歸,兩個孩子挨餓,隻有從前的我會覺得他可憐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這樣的教育,是正确的,也讓人看到方向,畢竟若是孩子沒有被教育好,家長可能會更加頭疼。而孩子的一個電話,解決了問題,這才是教育該有的靶向。

這個爸爸和孩子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不久之前的另一個故事,那個故事裡的男孩,讓人有點愕然,因為他在自己母親暈倒後,隻是象征性出去了一下,沒有找到人之後,就沒再管暈倒在地上的家人,而是選擇繼續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

同樣是幾歲的孩子,單親爸爸帶出來的為何能這麼懂事?這到底是基因問題,還是教育問題?

單親爸爸跑車深夜未歸,兩個孩子挨餓,隻有從前的我會覺得他可憐

比起同情憐憫這次的單親爸爸,我更覺得那個故事中的母親可憐,因為小孩子的性格不是一天養成的,如果你要說是因為孩子年齡太小找不到方法,可這邊單親爸爸的孩子,僅僅因為自己肚子餓,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為何那邊是自己的母親摔倒了,他卻如此淡定?

到底是淡定,還是淡漠呢?孩子有可能不會處理突發事件,這個情況是存在的,但是不會處理不知道如何操作,不代表他就應該如此冷漠。冷漠是一種情緒的表現,可你能說那個孩子是不在乎自己的母親嗎?

孩子也許不知道生死,可孩子對于父母的依戀,幾乎來自本能,那麼,究竟是否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單親爸爸跑車深夜未歸,兩個孩子挨餓,隻有從前的我會覺得他可憐

雖然那個事情中孩子的母親才是被背刺的,她在醒來痊愈後知道自己兒子的舉動,有可能會傷心,但教育本來就是教會孩子正确的價值觀,家長有沒有錯,孩子的反應都需要家長來接收。

這一次的單親爸爸帶着兩個孩子,平時生活一定是很辛苦的,更何況他的工作還是跑網約車,有訂單就得走,連孩子的飲食都可能忽略的他,更别提好好照顧自己,一日三餐全部安排上。

單親爸爸跑車深夜未歸,兩個孩子挨餓,隻有從前的我會覺得他可憐

但這樣的一位父親,這樣忙碌奔波于生計的一個父親,依然把孩子教育的這麼出色,是以别再總是推卸太忙沒時間,對父母而言,孩子才是你們更應該在意的點,因為父母,本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而這位單親父親他的辛苦,也會在未來給出更好回報,我相信他既然能把孩子教育的這麼出色,這些孩子一定也會很優秀,當他們長大,難道孩子不會體貼自己的父親,回饋自己的父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