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軍UMPK制導套件或将扭轉空天局勢

作者:中華網軍事

國防科技大學軍政基礎教育學院:唐浩然、劉一澳、張承旺

俄烏沖突兩周年之際,烏克蘭軍隊從頓涅茨克地區工業重鎮阿夫傑耶夫卡撤軍,同時俄方也宣布俄軍已全面奪取阿夫傑耶夫卡,曆時近5個月阿夫傑耶夫卡戰役落下帷幕。在此次戰役中,極其亮眼的一點是俄空軍轟炸力量的暴增。談及2024年以來俄軍最大的改變,就是俄軍的精确制導炸彈數量相比2023年激增了近16倍之多。那麼俄軍是如何做到在短短數月之内大幅提升空中力量的呢?

在阿夫傑耶夫卡争奪戰之中,俄軍的攻勢并非完全靠兵力壓制,在俄軍使用的武器中,一種新型裝備在實戰中嶄露頭角——“通用規劃與制導子產品”制導套件(UMPK)。UMPK制導套件在戰場上的大規模使用,為俄羅斯空軍帶來了極大的優勢。要知道在此之前,尤其是沖突爆發之初,俄羅斯空軍的表現可謂是讓人大跌眼鏡。俄空軍蘇-34、蘇-35戰鬥轟炸機,A-50空中預警機屢屢被烏軍防空系統擊落,從“明星裝備”被打成“飛行棺材”,如此窘迫的局面不僅僅是因為俄軍對烏軍野戰防空系統的輕敵和落後的電子對抗系統性能,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俄軍嚴重缺乏空射防區外精确制飛彈藥,正因如此俄空軍戰機不得不攜帶炸彈進行危險而且不準确的臨空轟炸。

俄軍UMPK制導套件或将扭轉空天局勢

下部安裝UMPK制導套件的FAB-500M62航彈

不久之前,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注意到了UMPK制導套件的在戰場上成功使用,在裝備UMPK制導套件之後,戰機可以繞過敵人的防空系統對目标實施精确打擊,蘇-34和蘇-35等戰機可以遠端空投這種炸彈,無需進入烏克蘭的防區,打擊效果十分出色,烏克蘭軍隊對此也束手無策。發現這一優勢,俄軍便開始屢試不爽地使用加裝UMPK制導套件的集束炸彈對烏軍目标進行打擊。在阿夫傑耶夫卡戰役中,烏軍的核心陣地僅僅在兩天時間裡就遭到俄軍兩百多枚制導炸彈的轟炸,這些高精确航彈的高頻打擊下,烏守軍被迅速擊潰,UMPK制導套件一戰成名。

UMPK制導套件到底是何方神聖,能夠直接扭轉俄烏空天戰場局勢?

俄軍使用的UMPK制導套件的全稱是“通用規劃與制導子產品”制導套件(Universal Planning and Correction’ modules),是俄軍受到美國JDAM(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啟發而改造的,加裝在普通航彈上可以使其變為遠距離精确制導武器的滑翔和制導統一子產品,故UMPK也被稱為“俄羅斯版JDAM”。 與傳統炸彈的自由落體式投放相比,帶有UMPK制導套件的航彈可以在距目标一定距離的空域投放,進而能夠讓戰機在敵方防空系統之外更安全地進行投彈任務。将UMPK制導套件安裝到正常航彈上,在航彈投擲後,滑翔翼子產品就會立即彈出主翼,在衛星導航與接近目标軌迹資料計算下,航彈就變成了一個能夠自控的小型滑翔機,大大增加了正常航彈的機動性。此外,轟炸機飛行高度越高,這種滑翔制飛彈藥滑翔的距離就越大。在10公裡的高空中,UMPK滑翔制導航彈的射程甚至達到了近50-60公裡。這種遠端精确制導打擊能力既大幅度提高了蘇-34之類戰機的戰鬥力,又確定了戰機的生存能力,極大程度上解決了俄空軍實戰中所面臨的戰機在前線被擊落風險高的問題。

俄軍UMPK制導套件或将扭轉空天局勢

主翼展開前後的UMPK制導航彈

作為UMPK制導套件的原型,美軍的傑達姆JDAM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擁有更穩定的性能以及更加友善的分體結構,在各個方面都與UMPK制導套件拉開了差距,但這些精細的設計往往意味着武器更高的造價:JDAM的滑翔子產品在工廠中就已安裝完畢,即使這對于美國軍工企業十分便宜,但最終JDAM聯合制導攻擊武器還是比炸彈本身的造價還要貴上好幾倍。對于身處特别軍事行動的俄羅斯來說,高造價武器肯定不是最優解,秉持着廉價、實用的武器設計理念, UMPK制導套件被俄軍設計為一體化滑翔飛行控制元件,并直接用鋼夾綁在炸彈上。盡管UMPK制造過程簡單粗暴,焊接方式非常粗糙,采用闆材也很簡陋,但這也無法否認它在實際戰場的确非常有效。簡單的工藝與實惠的造價令俄軍每個月都可以制作并應用成百上千個UMPK制導套件。俄羅斯國防部稱,在阿夫傑耶夫卡戰役的白熱時期,俄空軍每天有多達460枚帶有UMPK子產品的炸彈投入戰場,這絕對是美國空軍或其他北約國家無法想象的數字。高效率低成本的俄式作戰理念再一次為俄軍帶來了戰場優勢。

顯然,俄烏沖突中UMPK制導套件在戰場的應用又一次沖擊了傳統戰争理念。高精度制導武器具有火炮武器難以擁有的精确打擊能力以及靈活機動能力,它的出現與大量應用是否預示空中打擊會取代火炮武器系統呢?

在現代戰争的戰場上,戰鬥機遠比火炮靈活。任何火炮武器甚至是自行火炮,都會受到輪式或履帶式基地牽引車速度的限制。考慮到戰場實況,實際上的速度會更低,在某些複雜地形路線上,火炮武器甚至需要完全越野,這對于愈發多變的現代戰場是極其緻命的。除此之外,炮兵的後勤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遠端火炮系統和多管火箭炮的使用會使炮兵主要補給站大大遠離一線戰場,這些補給站至少位于距離野戰炮兵陣地100至200公裡的地方,進一步的供應必須由輪式車輛進行補給,而這同樣受到道路網絡容量和未知地形的限制。“遲鈍”成為了火炮武器系統在現代戰場的緻命缺陷。

與火炮系統相比,航空作戰的主要優勢恰恰是就能夠機動地調動火力,數架轟炸機可以做到每天向前線傾瀉數百甚至數千枚炸彈。隻需一個指令,就可以讓某座城市淪為“死亡之地”。今天俄軍戰機能轟炸阿夫傑耶夫卡,明天這些戰機就可能在60公裡開外的第聶伯羅配合無人機發動空襲,後天它們的航彈就可能讓700公裡外的基輔全景拉響防空警報。除了作戰方面機動性,航空作戰的後勤彈藥補給也顯現出其靈活特點。前線轟炸機的作戰半徑使其可以直接通過鐵路來提供彈藥,隻需一座機場,戰鬥機便能夠及時補給彈藥、進行維修,而後随時都可以進行下一輪打擊任務,而火炮完成這些則需要漫長的轉移和集中過程。航空作戰的機動性打破了傳統地面作戰戰線逐漸推進的格局,戰線上任何地區都有可能成為敵軍的打擊目标。

俄軍UMPK制導套件或将扭轉空天局勢

搭載UMPK制導航彈的蘇-34戰鬥轟炸機

此外,火炮炮彈與航空炮彈二者的威力也截然不同。如152毫米口徑的标準高爆破片炮彈含有約 7 公斤炸藥,但最小的 FAB-250 炸彈也已經含有 122.5 公斤炸藥。不難計算,即使從炸藥的數量來看,一枚航空炸彈也是一枚炮彈的17.5倍。更不用說有許多目标,如地下掩體或混凝土碉堡,隻能用航空炸彈在空中進行打擊,任何針對這些目标的炮擊都是徒勞無功。事實證明,在阿夫傑耶夫卡戰役中,俄軍一天投下的幾百枚FAB-500、FAB-1500精确制導炮彈,相當于10000-12000枚标準的152毫米炮彈。俄軍靠200枚制導航彈拿下的陣地,在一年前巴赫穆特戰役中同類型陣地則需要上萬人打數萬發炮彈才能拿下。

在俄軍如此猛烈的空中攻勢下,烏克蘭在頓巴斯地區最強大的防禦工事阿夫傑耶夫卡就這樣崩潰了。俄軍的FAB-1500航彈改裝UMPK制導套件的投入使用,不僅加速了前線的推進,更加劇了烏軍的困境。在未來現代化戰場上,許許多多像UMPK制導套件的新型武器都會投入實戰,而往往就是這些新型武器裝備能夠颠覆整個戰場格局。随着戰場環境的不斷發展,高精度制導武器會為未來戰場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