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整治帶貨亂象!官方:直播帶貨必須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

作者:空洞派x

最新消息,4月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介紹:直播帶貨雖然創新了消費場景,豐富了消費供給,但由于“台前幕後”主體多,“人貨場”鍊條長,“線上線下“管理難,消費者舉證難等因素,導緻虛假營銷、貨不對闆、退貨困難等問題比較突出。

整治帶貨亂象!官方:直播帶貨必須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

近五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增長10.5倍,同時,因品質問題、售後不佳等投訴舉報的增幅也高達47.1倍,明顯高于傳統電商,說明發展和規範還不平衡。

視訊加載中...

那麼,電商的産品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其實,在筆者的經驗看來,電商産品要分2大類來看

一是傳統電商方面:以淘寶、京東為主的傳統電商,這類電商發展時間久,售前、售後系統完善,而且價格相對實體店有明顯優勢,在這些平台購買完全可以放心。即使不滿意,在退貨方面甚至比實體店還友善。

二是直播帶貨方面:目前直播帶貨已經興起,各類APP都開通了直播帶貨功能,包括抖音、淘寶、甚至微信等都有直播帶貨功能。在筆者的綜合體驗來看,如果是名氣較大的主播進行帶貨,東西的成本效益往往是不高的!

相同的産品,甚至比直接在淘寶下單更貴。因為越是名氣大的主播,“坑位費”也就是出場費越貴,勢必需要提升産品單價,才能賺取利潤。

甚至有的為了提高利潤,而又不想太高單價(畢竟大多數消費者對價格十分敏感),而特意推出“電商特供版”,在産品品質上或者含量上動手腳。當然,消費者并不會知情。

整治帶貨亂象!官方:直播帶貨必須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

梅菜扣肉事件

反觀一些素人做清倉或者剪标帶貨直播的,一款産品往往隻有1件或者幾件,這種帶貨産品成本效益還是比較高的。當然,也要注意甄别假貨。

整治帶貨亂象!官方:直播帶貨必須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

是以,建議各位鐵鐵,在電商購買産品時,不要盲目跟風。同時盡量選擇較大平台,這類平台至少退換貨還是有保障的。

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将于7月1日生效,以後直播帶貨必須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這也是營銷的前提和底線。也就是說,不是隻顧帶貨撈錢就可以,必須了解清楚帶貨的産品,并為帶貨的産品負責!

帶貨人不能隻是拿利益,不擔責了!

看來國家也是看到了現在直播帶貨的亂象,期待《條例》正式實施。

各位鐵鐵,你們在直播間買過東西嗎?有沒有“踩過雷”,分享給大家“避坑”吧,嘻嘻

整治帶貨亂象!官方:直播帶貨必須說清楚“誰在帶貨,帶誰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