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曬太陽,有什麼用?要不要隔着玻璃?怎麼曬太陽才更有效?

作者:中醫韓醫師

在一個平凡的周末,張伯,一位退休教師,與朋友們在公園裡散步時發生了一次意義非凡的對話。他們談起了最近的身體狀況,張伯提到他因為長時間宅在家裡,感覺到身體越來越不如從前,經常感到疲倦,情緒低落,連帶着骨頭也時常感到疼痛。一個朋友建議他嘗試每天曬曬太陽,說這可能會有所幫助。起初,張伯對此半信半疑,但他決定給它一個機會。幾周後,他驚喜地發現,他的情緒明顯改善,骨痛也減輕了不少。這一改變促使張伯開始深入探索陽光對健康的積極影響。

曬太陽,有什麼用?要不要隔着玻璃?怎麼曬太陽才更有效?

陽光的益處:不僅僅是溫暖

1. 骨骼健康的守護者

陽光是維持我們骨骼健康的自然催化劑。當我們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特别是紫外線B(UVB)光下時,它促進體内維生素D的生成。維生素D不僅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吸收鈣質,還能預防骨質疏松症,這是中老年人中常見的問題。例如,張伯通過規律曬太陽,顯著改善了他的骨骼健康狀況,減少了因缺乏維生素D導緻的骨痛。

2. 心情的調節器

除了對身體的益處,陽光還是心情的天然調節器。研究表明,适量的陽光曝曬可以顯著提高血清素水準,一種與幸福感和積極情緒相關的化學物質。是以,規律地接受陽光照射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抑郁症狀,為我們的心理健康提供支援。

3. 免疫系統的加強劑

陽光還對加強免疫系統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維生素D的增加有助于調節免疫系統,使其更有效地對抗病毒和細菌,降低患上自身免疫疾病的風險。這意味着,通過簡單的日常活動,如在陽光下散步,我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身體的防禦機制,抵禦疾病。

曬太陽,有什麼用?要不要隔着玻璃?怎麼曬太陽才更有效?

穿透玻璃的陽光:我們真的能從中受益嗎?

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聽說陽光能夠提供維生素D,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但在現代生活中,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在室内度過的,尤其是對于中老年朋友來說,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通過窗戶玻璃曬太陽,能否同樣獲得陽光的好處呢?

科學研究指出,UVB光線是促進人體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關鍵,而普通的窗戶玻璃能夠阻擋絕大多數UVB光線。這意味着,盡管我們可以感受到溫暖的陽光透過玻璃照射到皮膚上,但其實我們幾乎無法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産生維生素D。是以,為了確定足夠的維生素D攝入,我們需要直接接觸到自然光。

曬太陽,有什麼用?要不要隔着玻璃?怎麼曬太陽才更有效?

智慧地享受陽光:高效且安全的曬太陽政策

那麼,如何才能既享受到陽光帶來的好處,又避免潛在的風險呢?

選擇合适的時間:專家建議,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是陽光中UVB光線最為豐富的時段,适合曬太陽。但這不意味着需要長時間直曬,每天約15-30分鐘即可。

暴露适量的皮膚:為了高效合成維生素D,建議暴露大面積的皮膚,如手臂和腿部。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過度曝曬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采取防護措施:在避免過度曝曬的同時,适當的防曬措施也非常重要。長時間外出時,使用防曬霜,并佩戴帽子和太陽鏡,可以有效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個性化的曬太陽方案:因人而異,曬太陽的最佳時長和方法也會有所不同。例如,膚色較深的人比膚色較淺的人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此外,居住地的緯度和季節也會影響陽光中UVB光線的強度。

通過上述政策,我們不僅能夠有效地從陽光中獲益,還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潛在的健康風險。曬太陽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活動,而是一種科學的、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正确的方法曬太陽,我們能夠在享受自然的同時,也為自己的身體健康加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