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彙濱江根據區位和産業功能定位劃分出的“一港一谷一城一心一場一灣”(西岸傳媒港、數字谷、金融城、數智中心、熱力秀場、生命藍灣)等六大産業組團,即将迎來“第七組團”。
在4月9日下午舉行的徐彙濱江共建共治聯盟2024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記者獲悉,今年徐彙濱江預計開工約90萬平方米、竣工約108萬平方米各類載體,位于西岸傳媒港和數字谷的約200萬平方米樓宇、道路及開放空間将全面建成,助力徐彙濱江探索城市更新、科技創新、品牌鍛造和城區治理“四線”并進,為高标準謀劃第七個百萬級産業組團打下基礎。
模速空間交出“半年報”
當天一小時左右的會議幹貨滿滿,其中,去年9月落子西岸傳媒港的全國首個、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創新生态社群“模速空間”,是繞不開的熱點話題。
2023年被譽為西岸大模型産業“元年”,建成半年的“模速空間”交出了招引近60家優質企業、彙聚400餘名頂尖人才、舉辦60餘場産業活動的成績單,成為上海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布局和創新苗圃。
模速空間營運方表示,近年來,西岸打造的六個百萬級産業組團,建構起了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現代金融等互為支撐的産業結構,也吸引龍頭企業紛至沓來,為模速空間的入駐企業帶來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發展空間。
如,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書生”大模型是徐彙四大基礎模型之一,其開源性為模速空間入駐企業提供了模型和應用開發中重要的基礎引擎;商湯科技作為模速空間算力排程平台的重要合作夥伴,專供 1000p 算力給空間入駐企業使用,實實在在地為企業解決了“卡脖子”技術問題;徐彙區金融辦和徐彙資本引導40 家知名投資機構入駐了模速空間的金融服務平台,空間内已有近20 家企業獲得投資。
大模型空間的“社群性”,讓人想起2019年拔地而起的西岸智塔。這座當時上海首個聚焦人工智能産業的商務樓宇,目前集聚了 1 名圖靈獎得主、8 位院士以及200餘位海内外博士,形成了“上下樓就是上下遊”的“雨林型”創新生态體系,猶如一座“垂直矽谷”。
記者在會上獲悉,接下來,徐彙将聚焦西岸數字谷、傳媒港等區域,推進模速空間三期、四期的載體規劃儲備,再招引百家大模型優質企業,加速建設總規模達10萬平方米的大模型科創街區。
産業和重大項目雙向促進
模速空間的半年成績單背後,是徐彙濱江不斷創新産業發展模式的縮影——以重大項目和載體建設為契機,推動産業進駐和企業招引,進而激發和促進新質生産力。
西岸濱江功能區管委辦常務副主任、西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飛宇介紹,去年以來,徐彙濱江西岸金融城、西岸數智中心等項目建設提速,騰訊、遊族、龍華會等約47萬平方米載體竣工,天鑰橋南路(龍耀路-黃石路)等道路通車,打通了“一港一谷一城”三大“背靠背”組團的交通内循環。
今年,徐彙濱江将繼續打響城市更新“攻堅戰”,核心區段的傳媒港、數字谷将全面建成,其中包括了網易、阿裡等大廠的重點載體以及西岸夢中心、源點大廈、濱江複星中心等重點項目,預計将迎來近5萬名産業辦公人群在此工作和生活。
自2020年以來,徐彙濱江高品質辦公載體就持續釋放,新增就業人口已超4萬人,助推區域内企業數量增加超1300家,總數已近3800家,數字經濟稅收貢獻過半,智能網聯、大模型等新賽道的産業集聚态勢明顯,為驅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目前,徐彙濱江樓宇辦公供應量約142萬平方米,去化率為74.45%。今年,徐彙将協同濱江共建共治聯盟機關和樓宇業主,推動區域160萬平方米辦公載體實作整體去化率75%,集聚更多創新創意産業,加速釋放創新活力。
從高品質活動找到發展切口
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中國具身智能大會等重要視窗,徐彙濱江已錨定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創新賽道,建構更具活力的區域創新生态。
而無論是模速空間的“百日建成”,還是樓宇載體的産業招引,高品質、有影響力的活動,一直是徐彙濱江提升區域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品質的重要切口——通過打造“有質感的水岸”,反向賦能産業能級提升。這一邏輯與十餘年前徐彙濱江初始的開發理念一以貫之。
清明節三天小長假,西岸美術館日均接待人次超過5110人,同比增長189%,其與法國蓬皮杜中心的合作去年也邁入新的“五年之約”。始于“美術館大道”的徐彙濱江,眼下還集聚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STEM教育研究所、FISE賽事等高水準的國際交流平台,帶動一批重大活動每年如期到來。
翻開2024年徐彙濱江的排片表,有即将舉行的上海咖啡文化周、上海國際花展,每年金秋如期相約的國際藝術品交易周、西岸藝博會,還有今年即将嶄新亮相的徐彙國際光影藝術節,帶動濱江人氣不斷向南延伸。
支撐重大活動的除了載體,還有徐彙濱江新增的11處沿江商業配套點位以及結合城市空間藝術季補足的2.4萬平方米體育配套設施,加上深受市民歡迎的西岸巴士、徐彙濱江市民食堂以及西岸中環彙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不僅為市民遊客帶來更優的休閑體驗,也持續優化了徐彙濱江的職住平衡。
商業方面,今年徐彙濱江以西岸夢中心為代表的近20萬平方米商業項目将集中開業。西岸國際會展中心、西岸大劇院等文體資源将進一步打磨品質,頗受關注的“浦江之心”纜車項目将加快推進,以文化賦能消費,打造黃浦江文旅新名片。
更深入走進西岸,讀懂西岸
徐彙區委組織部部長劉琪表示,面對今年商業集中開業、辦公集中入駐、活動高頻舉辦帶來的地區營運壓力,徐彙濱江一方面将發揮共建共治聯盟、“傳媒港業主聯合會”“水岸共治先鋒”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優勢,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準。同時,徐彙還将推進成立“大模型生态社群”黨委,以“組織鍊”串起“發展鍊”“産業鍊”“創新鍊”“服務鍊”,做強西岸濱江功能區管委辦的營運管理職能。
2022年成立的徐彙濱江共建共治聯盟,2年多來持續拓圈增能,已有5家發起機關和25家成員機關,深化徐彙濱江一體化“品牌打造、産業營商、服務配套、數字運作”的開發機制。
當天會上,國際傳媒港公司從香港置地手中接過了2024年聯盟輪值主席機關的接力棒。交接儀式上,西岸集團将一塊原鐵路南浦站的基石贈予香港置地,而鐵路南浦站正是眼下西岸金融城率先亮相、吸引高人氣的商業載體“Station 1907啟點”的原址。
記者獲悉,今年,徐彙濱江将争創國家級工業旅遊基地,為此将完善龍華機場航站樓等工業遺存的活化利用,講好“工業鏽帶”轉型故事。此次推出的“侬好,西岸”主題線路,就聚焦藝術西岸、工業旅遊、兒童友好等主題,為市民遊客推薦出遊點位,還将帶領大家參觀位于西岸智塔45樓的徐彙濱江規劃展示館,試點推出公共開放日,讓市民遊客更深入地走進西岸、讀懂西岸。
欄目主編:唐烨
來源:作者: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