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勤務員出身,救過首長的命,1955年被授中将

作者:陳冠任

衆所周知,聶鳳智中将是許世友的愛将。其實,起初,聶鳳智是張才發的愛将。

1929年,15歲的聶鳳智參加紅軍。由于年紀太小,他被配置設定給團長張才發當勤務員。這麼一幹,就是好幾年。1932年,在鄂豫皖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張才發團長負重傷,聶鳳智擔負起了護理和保護張團長的重任。

他勤務員出身,救過首長的命,1955年被授中将

為了擺脫敵人,紅四方面軍向西突圍轉移。10月上旬,在河口戰鬥中,紅軍據守仙人洞、鄒家集、兩河口一線,以手榴彈、刺刀打退了敵人七八次沖擊。聶鳳智沒有參戰,主要任務是護理負傷的團長。敵情十分嚴重,戰鬥就在腳下幾百米處進行。聶鳳智一面給團長喂水喂飯,一面緊握手榴彈,随時準備打擊可能突然出現之敵。

部隊日夜行軍,秋雨連綿,敵人到處堵截和尾追,聶鳳智把全部精力放在照顧張團長身上。每到一地,他立即找一個避雨處,喚來醫生給團長換藥,燒水給團長擦澡、換洗衣服、弄吃的。即使炮彈紛飛,他也要跑東跑西,設法完成上述工作。

他勤務員出身,救過首長的命,1955年被授中将

由于敵人層層阻擊,紅軍由向西改為向北,經襄陽入豫西。所經地區,由于連年災荒和軍閥混戰,田園荒蕪,數十裡沒有人煙。紅軍上下十分疲勞。但是,行軍路上,聶鳳智堅持兩條,一條是不論戰鬥怎樣頻繁,環境怎樣惡劣,絕不掉隊;另一條是不能讓首長的傷口化膿或再次負傷。

有一天夜行軍,陰雨綿綿,伸手不見五指,腳下河水刺骨,擡擔架的民工和部隊一樣一天多沒吃東西,難以負重。聶風智餓着肚子,把自己的幹糧分給民工吃。又有一次過河,腳下卵石滾滾,民工跌倒,膝蓋跌傷了,聶鳳智毫不猶豫将背包一扔,拾起擔架前進。幾次跌倒,他的腳摔成了重傷,仍然咬緊牙,擡着擔架繼續前進,緊跟部隊不掉隊。

部隊曆時10天,于11月初,到達鄂豫陝交界之南化塘。

這時,敵4個師從三面逼近紅軍。紅四方面軍決定,經鄂陝邊之漫川關入漢中。但此時的漫川關已為陝軍搶占,擋住了紅軍的去路。敵人企圖聚殲紅軍于懸崖峭壁的峪谷中。在此緊要關頭,張國焘驚慌失措,提出讓部隊分散突圍。如若這樣,必将為敵各個擊破。總指揮徐向前決心從北面向敵之薄弱環節突擊,沖出包圍圈,下令紅12師、73師互相配合,殺出一條血路前進。戰鬥空前激烈,經過反複沖殺,紅軍終于奪占了北山垭口,從敵第44師之兩個旅的接合部中打開了一條通路。

他勤務員出身,救過首長的命,1955年被授中将

這時,張才發在聶風智的精心護理下,傷勢好轉,能夠乘馬了。聶鳳智将他扶上戰馬,随大部隊奪路突圍。但在距敵人幾十米以外的地方,馬不能騎了。聶鳳智索性扔掉馬,背起團長往前跑,跌倒了又爬起,累得口吐鮮血。但是,他隻有一個念頭,背着團長跑出重圍。至13日夜,他背着張才發,沖出了敵火力封鎖的山垭口,然後翻越野狐嶺,脫離險境。

到達商縣後,張才發的傷差不多好了,看見聶鳳智聰明勇敢,又好學上進,便将他調到師交通隊擔任指導員。就這樣,聶鳳智開始了新的戰鬥生涯。以後,他在戰鬥中不斷成長,1955年被授予解放軍中将。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猛将:中國人民解放軍傳奇将領紀實》一書記述了聶鳳智中将的傳奇一生。該書為讀者喜歡的紅色曆史暢銷書。

他勤務員出身,救過首長的命,1955年被授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