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是一門起源于中國的古老而神奇的醫學科學。針灸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以針刺和艾灸為主要治療手段,刺激穴位後利用經絡可“内聯髒腑、外絡肢體”的特點來激發人體自身抗病能力,進而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針灸對大部分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千百年來為中華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直到今天仍然為廣大群衆所信賴,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針灸雖好,但是它與其他醫學學科一樣,不能包治百病,也是有一定禁忌和注意事項的。
針灸的禁忌證
患者接受針灸治療前應該準确、如實、客觀地向醫生介紹自己的身體不适,包括有無既往病史、家族遺傳病史、慢性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長期或近期服藥史(包括保健藥品),尤其是要詳細說明在過去針灸時是否有過暈針(包括暈灸、暈罐)等意外發生,是否為瘢痕體質,婦女是否正好處于月經期、懷孕期、哺乳期,以便醫生準确辨證、決定是否進行針灸治療。
①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比較高,一旦形成傷口,即便是小小的傷口,也較常人更加不容易愈合,如果針灸不當會較為麻煩。早在隋唐時代,醫家孫思邈就有“凡消渴病經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則于瘡上漏膿水不歇,遂成癰疽”的忠告。是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牌”糖尿病患者應謹慎選擇針灸,嚴格掌握适應證及禁忌證。處于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昏迷的患者,以及糖尿病合并有皮膚感染、潰瘍者更應禁止針灸。
② 凝血功能異常者
血友病、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等疾病會導緻患者凝血時間比較長,或者是難以凝血,也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種原因常年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複方丹參片等具有抑制血小闆聚集作用的活血藥物,導緻凝血功能異常。這兩類患者如果進行針刺治療,起針後容易出現針眼處難以凝血、血流不止的情況。拔罐時也會由于罐内負壓、刮痧刺激造成皮下毛細血管破裂,存在一定醫療隐患。故而不論疾病所緻還是藥物所緻的凝血功能障礙人群都應該劃歸針刺、拔罐、刮痧的禁忌人群。
③ 其他禁忌證
雖然針灸在心髒病、高血壓、婦女月經不調、孕婦胎位不正的矯正等方面具有不錯效果,但對于不穩定型心絞痛、高危高血壓患者,沒有特殊需要的月經期和懷孕期婦女是不宜針灸的。
另外,過敏體質尤其是對鐵(不鏽鋼)過敏的人群、哺乳期婦女亦當慎重選擇針刺。皮膚感染、潰瘍和惡性良性腫瘤部位不适宜針刺。
針灸前的注意事項
《黃帝内經·素問·刺禁論》說 :“無刺大醉,令人氣亂 ;無刺大怒,令有氣逆 ;無刺大勞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大驚人。”告誡酒後、大怒、疲勞、飽餐後、饑渴、精神高度緊張、體質極度虛弱的患者不宜進行針灸,若進行針灸(拔罐)等治療容易發生暈針(暈灸、暈罐)。故而患者應在适量進食、心情好、不疲勞的前提下輕松接受針灸治療才安全。
為了便于針灸治療,患者宜穿着寬松,能充分暴露所選穴位處又不緻肌膚暴露過多的衣服。女性尤其要注意應穿兩節式套裝,不穿彈力衣(束身衣)、褲襪、連衣裙、旗袍、背帶褲等。
針灸時的注意事項
針灸時患者應全身放松,均勻呼吸,取舒适體位、不要緊張,不要任意移動肢體,細心體會針灸後是否出現如微痛、酸、麻、脹、重、熱、涼、癢、抽搐、蟻行、觸電感,傳導或擴散感等正常的針刺得氣感。
在針灸時如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心慌氣短、惡心欲嘔、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暈針(暈灸、暈罐)表現應及時告知醫師處理。
針灸後的注意事項
針刺屬于“微創介入”。在針刺時難免會碰到小血管引起局部小面積出血、皮下淤青,除有礙美觀外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起針後患者隻需用力按壓 3 ~ 5 分鐘即可。局部小塊皮下淤青一般不必處理,可逐漸自行消退。還有些敏感體質者,針刺後微痛、酸、麻、脹、重、熱、涼、癢、抽搐、蟻行、觸電感或傳導、擴散感等針刺得氣感會存在個把小時,患者不必擔憂,隻需注意休息,不要按揉、刺激有這些感覺的地方,即可逐漸自行消退。
一般來講,毫針起針後針孔 2 小時内不要着水 ;若為火針點刺、三棱針挑刺、耳穴割治,則兩天内針孔處不要着水。應保持局部皮膚潔淨,以防感染。
艾灸時若不慎出現燙傷,水疱小于黃豆大小者可不做任何處理,隻需保護好不要将水疱刺破即可,半個月左右會自行吸收、結痂。如果水疱大于黃豆大小者,應及時去當地醫院外科由專科醫生處理。
灸後應忌食生冷辛辣食物,施灸當天禁洗澡。長期艾灸的患者平時飲食宜清淡,适當多吃水果、蔬菜,禁辛辣易上火食物。若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導緻手腳麻木、四肢肌膚感覺減退或消失,要及時告知醫生,以防施灸時在不知不覺中燙傷。
拔罐屬于針灸療法中的一種。拔罐後由于罐負壓、患者個體皮膚原因,拔罐局部有時會出現小水疱、小水珠、出血點、瘀血現象或局部瘙癢,這些屬于正常現象,不需做特殊處理,小水疱會自行吸收,出血點、瘀血現象或局部瘙癢可自行消退。若水疱較大或小水疱較多連成一片的話最好去當地醫院外科由專科醫生處理。拔完罐後當天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這是因為拔罐後皮膚處于一種被傷害的狀态,非常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緻皮膚破損、發炎,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更會因為皮膚處于毛孔張開狀态而很容易受涼。
瘢痕體質者尤其應該注意防止針刺後留疤痕、艾灸時緻燙傷、拔罐時起水疱。
對于針灸療法,筆者有一點感悟:中國針灸,法簡效佳 ;規避隐患,銘記禁忌 ;醫患攜手,共護健康。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蔡曉剛
本文編輯: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