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麥市場多空影響因素交織,市場行情預期分化,尤其對未來小麥價格是漲是跌看法不一。筆者認為,由于基層餘糧較少,後市麥價或仍有反彈契機,但面粉需求處于淡季,儲備小麥持續大量投放,疊加新麥上市期臨近且豐産預期較強,這些都對小麥價格走高起到牽制作用,建議市場主體審時度勢、理性購銷。
小麥市場行情經過一個月左右的下跌,在3月底4月初終于“翻紅”。但此輪反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經曆一周左右的上漲後重返弱勢震蕩。目前主産區制粉企業新普麥收購價為1.35~1.41元/斤,較3月下旬上漲0.01~0.025元/斤,近日部分地區回吐0.005~0.015元/斤。雖然比此前低點回升,但麥價上漲之路步履艱難。
産區小麥價格反彈昙花一現
近段時間,受小麥市場散糧到貨量有限、部分庫存水準不高的影響,制粉企業采取靈活提價政策以促進收購,疊加儲備小麥成交好轉提振市場信心,主産區麥價一度止跌回暖。制粉企業庫存得到補充後,采購節奏放緩,階段性市場再度承壓,麥價随之重返弱勢震蕩。
目前,河北邯鄲制粉企業新普麥淨糧進廠價1.37~1.38元/斤,山東菏澤1.38~1.40元/斤,河南周口1.375~1.39元/斤,江蘇徐州1.38~1.39元/斤,安徽亳州1.365~1.375元/斤,部分地區小幅回調0.005~0.015元/斤,主産區整體價格仍較3月下旬上漲0.01~0.025元/斤。
據分析,本輪麥價上漲未能持續較長時間,主要因制粉企業經過短暫補庫後采購節奏放緩,市場供強需弱壓力加大。雖然麥市有時也會出現供需錯配,但整體供需寬松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尤其在目前面粉需求偏弱、各級儲備密集輪出、新季産情良好的環境下,企業提價采購積極性不高,麥價繼續上漲動力明顯不足。
儲備輪換小麥成交有所好轉
據市場反映,由于小麥市場散糧流通量不大,加之市場小麥價格上漲,近期部分廠家政策糧參拍積極性提升,中央和地方儲備小麥成交率提高,部分出現小幅溢價。伴随小麥行情上漲,各級儲備也借勢加大抛售力度。據統計,上周(4月1日至7日)中央儲備小麥累計投拍量728383噸,成交533565噸,成交率為73.25%。
4月1日,中儲糧山東分公司競價銷售2020年至2023年産小麥76441噸,成交75441噸,成交率99%,底價2700~2800元/噸,成交價2700~2795元/噸,成交均價2734元/噸,平均溢價15元/噸;河南分公司競價銷售2019年至2022年産小麥94865噸,全部成交,底價2680~2750元/噸,成交價2710~2775元/噸,成交均價2738元/噸,平均溢價23元/噸。
4月2日,中儲糧北京分公司競價銷售小麥77043噸,實際成交73143噸,成交率95%,成交均價2705元/噸,溢價22元/噸;安徽分公司計劃銷售2020年産一等小麥15422噸,全部成交,成交均價2754元/噸,溢價8元/噸。
4月3日,安徽省級儲備小麥競價銷售2020年和2021年産小麥38446噸,實際成交27147噸,成交率70.61%,最高價2680元/噸,最低價2640元/噸,成交均價2654元/噸;山東聊城市級儲備競價銷售2021年産一等白小麥1303.5噸,全部成交,最低價2720元/噸,最高價2730元/噸,平均價2725元/噸。
4月7日,湖北十堰市地方儲備小麥競價銷售2020年産三等混合麥2579噸,成交1700噸,分别以底價2600元/噸和2580元/噸成交。
另據了解,上周新疆地區臨時存儲小麥拍賣成交率上升。4月3日,新疆地區投放2015年至2017年産臨時存儲小麥19978噸,成交11994噸,成交率60.04%,上期僅為0.64%,成交均價2416.78元/噸。
終端市場消費仍以剛需為主
進入4月份,面粉消費迎來淡季,廠家新訂單較少,面粉走貨較慢,開機率維持低位。盡管近日麥價觸底反彈,但面粉價格大多弱勢穩定。目前主産區制粉企業特一粉出廠價為3270~3320元/噸,周環比基本持平。
近期養殖行業表現一般,飼料企業麸皮剛需較差,尤其是玉米、豆粕行情較低,進口替代糧源充足,谷物粉及超期低價稻谷較多,盡管粉企開機率不高,麸皮産出不多,但價格延續弱勢下跌。目前主産區制粉企業麸皮出廠價1460~1540元/噸,周環比下跌80元/噸。
進入二季度後,面粉市場消費已基本進入季節性淡季,特别是随着天氣轉暖,面粉不易存儲,經銷商拿貨更趨謹慎。由于制粉行業下遊産品走貨承壓,企業利潤不佳,大多元持日常開工。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很多粉企原糧庫存偏低,但對小麥收購仍不積極的原因,畢竟産品端的低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面粉廠對小麥的需求。
據了解,近期東北玉米現貨維持橫盤走勢,華北黃淮地區報價偏弱。目前,山東企業小麥主流報價為1.35~1.41元/斤,玉米主流報價1.15~1.24元/斤,差價為0.17~0.20元/斤(即340~400元/噸)。從比價來看,小麥飼用替代成本效益依然缺失。
市場對新麥關注度不斷提高
4月4日冬小麥遙感長勢監測顯示,主産省一、二類苗比例為94.5%,且分省一、二類苗比例均過九成,總體長勢良好。據了解,進入4月份後,新季小麥生長基本進入産量和品質形成關鍵期,天氣影響将更加明顯。
各級儲備小麥輪出銷售中,購銷雙向交易比例提高,且成交率處于高位,單向采購也進一步增多。近期産區成交價多在1.32~1.36元/斤之間波動,說明市場基本認可這一價格,之前預期新麥價格為2600~2700元/噸(即1.30~1.35元/斤)。
4月2日,中儲糧河南分公司舉行小麥購銷雙向競價交易,投放量5.3萬噸,成交率100%,成交均價銷售2746元/噸,采購2684元/噸,購銷價差62元/噸;中儲糧山東分公司投放量1.45萬噸,成交率86%,成交均價銷售2785元/噸,采購2716元/噸,購銷價差69元/噸。
4月2日至3日,山東地儲招标采購2024年産非雨後小麥1.25萬噸,成交0.75噸,成交率60%,成交價2675~2700元/噸,成交均價2687元/噸。
4月3日,中儲糧廣東分公司競價采購2024年小麥5800噸,全部成交,底價2800元/噸,成交價2700元/噸,折價100元/噸,倒推到産區裝車價基本在2500~2550元/噸,新麥補庫價格出現新低。
小麥市場預期分化比較明顯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4月份預計,2023/2024年度小麥新增供應量14589萬噸,消費總量13612萬噸,供需結餘977萬噸,同比雖下降1291萬噸,但整體并不缺糧。目前麥市多空交織,市場預期分化比較明顯。
有觀點認為,目前基層存糧基本見底,管道貿易商存糧逐漸減少,部分持糧主體存有賭階段缺糧的心态,持糧看漲心理較強,有的計劃等到青黃不接時再出售。
也有觀點認為,小麥漲價阻力重重,後市偏弱震蕩或仍為市場主流。若無長期挺價的打算,部分持糧主體陸續走貨清庫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距離湖北新季小麥上市已不足1個半月時間,目前麥市多空因素交織。雖然目前基層餘糧已不多,但國家小麥庫存充裕,市場很難出現缺糧現象。預計後市小麥行情或仍将維持低位震蕩的态勢,上下波動幅度有限,建議各市場主體理性購銷為宜。(原文刊登于2024年4月9日糧油市場報A03)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編輯丨從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