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英九祭拜馬援墓意味深長:蔡英文若讀《馬援傳》,恐怕要睡不着

作者:陶陶讀曆史

馬英九通路大陸以來,在陝西和廣州拜訪了多個名勝古迹,其中包括黃帝陵、馬援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以及黃埔軍校。

作為一位寶島要人,馬英九所要參觀的地方,自然包含深厚的政治意味。參觀黃帝陵,代表着海峽兩岸同胞都是骨血相連的炎黃子孫;參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對是同盟會所上司的辛亥革命的認同;而參觀黃埔軍校,則是對當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共同反對北洋軍閥以及帝國主義的追憶。而參觀馬援墓則最為特殊,也最意味深長。如果前三個名勝古迹,馬英九是代表國民黨以及台灣群眾參觀的,那麼馬援墓代表的則是他自己。

馬英九祭拜馬援墓意味深長:蔡英文若讀《馬援傳》,恐怕要睡不着

馬援,東漢伏波将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都在為國家統一而奮戰,留下了“丈夫為志,窮且益堅,老當益壯”、“男兒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的鐵血壯志,而他也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他的諾言。在南方很多地方,馬援成為地方神明,一直享受着人民的崇拜和香火,“馬伏波”的崇拜一直延續到今天。

馬援所代表的扶風馬氏源遠流長、人傑輩出,而馬英九即是馬氏後人傑出的代表之一。馬英九表示,當年聽說苗栗通霄有個馬家莊,全莊人都姓馬,他得知後前來一探,發現馬家莊祠堂的堂号“扶風堂”,與他家裡堂号一樣,讓他深受感動,也開始每年初二到馬家莊祭祖,迄今已20多年。

馬英九介紹,扶風馬氏曆代祖先神位都是父親用毛筆寫下來的,正是由于這樣的傳統,中華民族不管經過了什麼樣的大遷徙,都會記得自己從哪裡來。馬英九還表示,“我們中國人強調,慎終追遠,而民德歸厚矣,這是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今馬英九終于在陝西拜訪了他英雄的遠祖——馬援。

除了祭拜祖先,馬英九探訪馬援墓很可能還有另一番表态,而這種表态或許會讓蔡英文之流膽戰心驚、如履薄冰。這是為何?隻要讓蔡英文好好讀讀《後漢書·馬援傳》,或許就能明白馬英九真正的深意。

馬英九祭拜馬援墓意味深長:蔡英文若讀《馬援傳》,恐怕要睡不着

馬援,是扶風郡茂陵縣,典型的關西人。王莽篡漢後,馬援以畜牧業為生,就任新成大尹。王莽末年,全國義兵烽起、群雄割據,涼州豪強隗嚣趁機占據隴右二郡,自稱“西州上将軍

其間,隗嚣廉恭愛士,與名士成為布衣之交,頗得人心。劉玄失敗後,三輔賢士、名将紛紛投奔到隗嚣旗下,其中就包括馬援。

一開始馬援與隗嚣關系極好,甚至達到同吃同睡的地步。按說隗嚣對馬援那麼友好,馬援理應全力支援隗嚣。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相比于友情,馬援更在乎的是祖國的統一。當他聽聞光武帝劉秀已經占據洛陽、長安,恢複了大漢基業時,馬援便立即勸說隗嚣,希望他舉隴右二郡歸附漢朝,重新恢複祖國的統一,讓同胞免受骨肉分離之苦。

馬英九祭拜馬援墓意味深長:蔡英文若讀《馬援傳》,恐怕要睡不着

一開始,隗嚣滿口答應。為此馬援還親自作為使者,負責隗嚣與劉秀的溝通。誰知時間一久,隗嚣過足了關上門來稱孤道寡的快感,不願再歸附漢庭。

除了隗嚣以外,隴右之中的“隴獨”分子大有人在。本地豪強王元對隗嚣說

“今天水完富,士馬最強,北收西河、上郡,東收三輔之地,案秦舊迹,表裡河山。……若計不及此,且畜養士馬,據隘自守,曠日持久,以待四方之變,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

他們積極圖謀利用隴右的地理與經濟優勢防禦劉秀,割據一方。你看看,這個王元的嘴臉和今天台獨分子是多麼的如出一轍。如今的“台獨分子”力圖利用台灣海峽之天險,以及台灣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域外勢力,分裂國家、割裂民族,以達到他們稱孤道寡、關上門來成一統之圖謀。

馬英九祭拜馬援墓意味深長:蔡英文若讀《馬援傳》,恐怕要睡不着

馬援見到這種情況心急如焚,他多次寫信勸說隗嚣以及他的部衆,希望他們迷途知返,立即回歸正途,但都得不到回音。馬援信中的一句話特别值得深思:

“前披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奈何欲以區區二邦以當諸夏百有四乎!”

說白了就是,馬援曾觀看地圖,天下郡國有106所,隗嚣的兩個郡如何等抵擋漢朝104個郡?簡直是以卵擊石。隗嚣之是以能割據隴右,并非因為他個人素質有多強,隴右有多險多富。隻要中央政權解決好内部的發展問題,隴右是不難解決的。相比于玉石俱焚、生靈塗炭的“武統”,和平統一更加适合。到時候隗嚣集團“大者王,小者侯”,豈不美哉?然而隗嚣與其部衆就是不聽。

看到隗嚣如此無可救藥,馬援毅然做出抉擇,與隗嚣這位昔日好友割袍斷義,投向了曆史大勢。馬援到達劉秀軍中,聚米成堆,臨時做成沙盤。他利用自己對隴右地形的了解,幫助漢軍一舉擊潰了隗嚣。隗嚣帳下大将13人,16個屬縣以及十多萬部衆全部投降。

隗嚣的實力是以破壞殆盡。戰敗的隗嚣帶着妻子逃奔西城。建武九年(公元 33 年),隗嚣餓、病而亡。王元等立隗嚣少子隗純為王。建武十年,劉秀攻破洛門,派大将馮異等人進攻天水、北地、安定等郡,來勢兇猛,周宗等被迫帶領隗純投降,劉秀将隗嚣宗族及其部将分别遷徙到關東各地。

馬英九祭拜馬援墓意味深長:蔡英文若讀《馬援傳》,恐怕要睡不着

可以想象,如果隗嚣早日歸降漢朝,不失封侯之位。但是隗嚣驽馬戀棧、貪戀權位,最終引來了武統、家破人亡。

相比于隗嚣,同在涼州地區的窦融就要識相的。窦融集團在隗嚣的西面,領有酒泉、武威、張掖等五州之地。隗嚣曾勸說窦融與他一起稱王,共抗漢庭。但是窦融毅然決然地與隗嚣決裂,維護了統一。隗嚣滅亡後,窦融率領全家人入朝,五州之地全部入漢,光武帝随即給了他巨額的賞賜:

史書記載:“窦氏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與并代,自祖至孫,官府補第相望,奴婢千數,雖親戚功臣,莫與為比。”

而馬援呢?被任命為伏波将軍,他雖然年老,卻依然為國家的進一步統一而不懈奮戰,他披甲帶槍,征戰南北,相繼平定羌人、交趾人以及五溪蠻。最終,馬援在征戰途中結束了他偉大的一生,實作了他馬革裹屍的宏願。

而他的家族,也因為馬援而興盛,扶風馬氏成為一時之冠族,如今馬雲、馬化騰、馬龍等名人也是馬援之後。

由此可見,同為關西人,馬援、窦融是多麼明智,而抗拒統一的隗嚣是多麼愚蠢。而昔日的隗嚣,就是今日蔡英文、賴清德之流的真實寫照。統一是曆史的潮流,不是某些跳梁小醜能阻止的。

馬英九祭拜馬援墓意味深長:蔡英文若讀《馬援傳》,恐怕要睡不着

當年隗嚣還有兩郡之地,而台灣的規模連一郡都算不上。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武力,大陸都占據絕對優勢。可以說,蔡英文之流所面臨的局面,比隗嚣還要嚴峻。

如果蔡英文、賴清德有時間讀讀《馬援傳》,恐怕夜裡都睡不着。到底是成為心向統一的馬援、窦融,還是成為隗嚣、公孫述,都憑他們自己來選擇。

同時我也相信,馬英九先生一定會繼承其先祖馬援的遺志,為國家、民族的統一而不懈奮鬥。而在寶島台灣,也一定有許多如同馬援将軍一樣的愛國英傑。在不遠的一天,國家、民族的統一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