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作者:明鏡Pro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智己公司近期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抹黑行為,我們的忍讓是有限度的。”在4月8日深夜-9日淩晨,小米公司發言人在不到一個小時中連續釋出了三條針對智己汽車的微網誌。在這個公開聲明中,小米公司發言人還強硬的表示不接受個人道歉,如果智己官方不進行道歉,将與智己對薄公堂。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小米深夜硬鋼智己,這件事的起因是在4月8日智己L6上市釋出會上,智己高層在釋出會中多次diss了小米汽車,從手電筒、外界氛圍燈等說到了智駕等多個方面。但如果隻是調侃或者 diss其實問題不大,智己的失誤在于在最後産品對比的時候,将小米的SU7與智己L6進行了單獨比較時,将小米SU7的産品參數寫錯了一點。其中小米 SU7 Max 前後電機均為碳化矽,而在智己的上市釋出會中将這列為前IGBT後SIC。

而在上市釋出會結束後不久,小米汽車就發現了這一點,并立即展開了态度強硬的回應。小米公司發言人在4月8日23點24分的聲明中表示,“智已公司在今晚釋出會上對小米SU7 Max 關鍵參數進行錯誤标注,造成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小米公司發言人甚至情緒有點激動地痛批智己公司,并指責其作為上汽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竟會出現如此謬誤,是其專業能力缺失,還是有意造謠抹黑。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小米公司還表示,在資料釋出之後已有大量網友就此謬誤向智己公司公開提醒,但智己公司仍未修正。另外,小米還表示,上汽集團是中國汽車工業領軍企業,小米非常尊重。智己公司這樣行為,和上汽集團聲譽無法比對,而小米作為同行也無法了解。最後小米公司表示,歡迎良性的競争與切磋,強烈反對歪曲事實的造謠與抹黑。小米還強調,該公司已完成驗證,做好借助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準備。

其實,智己公司聯席CEO劉濤個人微網誌上針對這一錯誤情況早在8日23點04分就做出了回應。劉濤表示,“由于産品資訊的調研結果有誤,釋出會上有一處資訊錯誤。小米 SU7跟智己L6一樣,都是前後電機都使用 SIC碳化矽子產品,小米SU7确實是我們非常尊敬的競争隊友!在此,我誠摯地向小米汽車和大家緻歉。”不過這一表态并非得到小米公司的認可。随後的23點38分該公司又釋出一條針對聲明,并且态度更加犀利。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我們不接受個人輕描淡寫的非正式的道歉。我們再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公開澄清,并向被其誤導的公衆正式道歉!”小米公司發言人官方微網誌表示。而後(4月9日00:10)小米公司發言人微網誌再次就此事釋出消息,并把事态更新了,稱智己公司近期對小米進行了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抹黑行為。一位小米集團高管也對此強調說,“這是我們最後一次敦促,也是最後一次回應此事!我們會采取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随後(4月9日00:47)智己也迅速就此事進行了公開的官方緻歉。智己公司表示,在剛剛結束的“超越一切向往”智己 L6 超級智能轎車釋出會過程中對标近期同級流量熱議的小米 SU7 産品力介紹過程中,由于團隊内容稽核疏漏,造成一處關鍵參數的錯誤标注。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對此,智己公司澄清如下:小米 SU7 Max 版前後電機均采用 SI℃ 碳化矽子產品,與智己 L6 所采用的技術一緻,均為行業頂尖的技術标準。小米汽車及旗下産品 SU7,是我們尊敬的競争隊友!由于内審出現疏漏,造成對小米汽車的負面影響,我們深表歉意,也向所有粉絲、使用者們誠摯緻歉!

智己寫錯資料,進行道歉無可厚非。但實際上,在上市釋出會中出現資料錯誤并不是智己一家。在此前曾經有多家車企都出現過類似問題,業内人士認為這大機率是無心之過,而非故意抹黑。

當然更關鍵的是,為什麼小米汽車對此反應這麼大呢?外界猜測,一方面小米汽車最近上市之後壓力陡增。在網上出現了很多拿着放大鏡看問題的人,針對小米汽車進行了各種問題的曝光。這之中有車主,有媒體,也可能有競争對手的惡意行為,實際上不好區分。而在這種壓力之下,各個車企又經常針對小米進行隔空“放炮”,這也使得小米壓力山大。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比如就在4月8日,岚圖的高管也就線束問題對外進行了點評。岚圖高管表示,雖然鋁芯線束有利于輕量化,成本相較銅芯線束也低很多,但鋁的電導率僅相當于銅60%,想達到和銅相同的電導率,增加橫截面積是個辦法,但也意味着線束會更粗、更占地兒,鋪設也會成問題。

其還舉例說,社群的三相電不平衡是普遍現象,但不能是以導緻無法拔槍。就好比是你準備下車了,但此時安全帶直接把卡扣鎖死,說為了保護你。這雖然沒有點名小米,但實際上也是回應了小米汽車使用鋁芯線束的問題。

那麼,小米與智己的恩怨怎麼來的呢?這實際上在幾天之前就已經出現。

此前盡管劉濤在微網誌上多次點評小米SU7,但雙方實際上并沒有過多交鋒。直到4月6日,劉濤在微網誌上突然質疑小米的造車速度。其指出,小米汽車速度确實是快,三年就從平台開始幹出了第一輛整車,從原生平台開始做研發。然後他質疑道:“2-3年時間紛繁複雜的整車和零部件試驗和驗證計劃,随便怎麼優化似乎也不夠排啊,誰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如此高效和高速的?”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随後這一消息被大量轉發,雷軍也通過微網誌側面回應了此事。随後,劉濤在當天晚間更改了微網誌内容,将之調整為:小米汽車速度确實是快,三年就從平台開始幹出了第一輛整車從原生平台開始做研發,如此紛繁複雜的整車和零部件試驗和驗證計劃,按照大廠研發測試的節奏,沒有4,5年是很難完成的。網際網路企業能夠如此高效和高速的實作,的确有快步小跑,我心澎湃的感覺。

深夜硬鋼智己:忍耐是有限的!寫錯一資料,小米為何如此生氣?

對此,劉濤還進一步解釋說,當時并不是質疑小米而是想說小米造車速度很快,機制令人羨慕。“前面的提問讓很多人産生了誤解,這種超快的中國速度,正是因為中國有着強大的産業鍊和技術人才儲備做支撐。接下來不提速疊代的品牌将被淘汰,我們也正在全力提速。” 劉濤說。

當然,質疑三年開發車型本身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隻是提出疑問。但由于智己與小米汽車的競争關系,這也使得兩者之間的關系很微妙。特别是在此次智己L6上市釋出會上,智己也多次diss了小米SU7。其實,這些diss中其實大部分都沒有什麼問題,但在電機的配置展示上出現了事實性錯誤。這也使得小米汽車展開了猛烈的回擊。

不過要是以說這是智己故意抹黑恐怕也還“不至于”。實際上,在汽車行業此前上市的時候,從來不會實名對比競品車型,直到跨界造車的新勢力進入,才有了直接不隐藏品牌名的對比方式。此前小米SU7上市的時候,也直接将特斯拉等競品的車型拿出來對比——當然,小米沒有寫錯資料。

實際上,特斯拉在被中國車企一遍遍吊打的時候,并沒對這種對比做出過激烈的回應過。而如果不是此前有一些情緒上鋪墊,加上最近被高流量沖擊的壓力較大,相信小米公司不會有如此大的反應。畢竟一個小時連發三條微網誌怒怼,這可能是小米曆史上第一次。當然,既然做了行業流量标杆,小米SU7此後仍然會被更多的企業作對對比的對象,也不得不面對這些競争的到來。

另外,此次小米和智己的沖突事件也再次說明,在目前汽車行業的競争已經紅海化。現在,新能源汽車早就進入了生死戰之中。在這個賽道中,大家都要加速奔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