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治通鑒》武帝卷139——人生固然需要機遇,但自身也要過硬

作者:半隐齋主人

通俗易懂說曆史

洞察人性陰暗,洞悉人心不堪

人生如戰場,辦公室鬥争必讀

日拱一卒,每天進步一點點

《資治通鑒》武帝卷139——人生固然需要機遇,但自身也要過硬

前文說到漢武帝在其人生的最後時刻處理交接斑的問題,立肽子、刹鈎弋夫人、定輔政大臣,總得來說,還是比較妥善的,無論事情、步驟,都很清晰并不糊塗(回光返照?)……站在兩千年後回看這段曆史,我們可以通過較充足的資料試着還原當時情況,是以不妨将鏡頭拉開,在足夠長的時間軸上觀察漢武帝傳位一事——

1、首先半隐齋主人以為,在鈎弋夫人生下劉弗陵後(傳說中懷胎十四個月),武帝有了換馬的想法,标志性事件是題字,堯母門;

2、巫蠱之亂是偶然也好、必然也罷,我以為都不重要,因為巫蠱這個事兒本身不大,完全可以處理(刹)一波後及時收住……之是以搞大、收不住,是因為夾雜了換馬一事。換馬這個事牽扯到各方利益,既然武帝态度松動,明确顯示出有換馬的想法,于是各方勢力争先恐後大打出手,不約而同将巫蠱事件擴大,新仇舊恨一勺燴,借此打擊青匴對手,實作奧托變奧迪,萬一呢!

3、武帝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我以為,他至少是默許的。巫蠱之亂最開始是要定向清除衛氏的勢力……劉據被搞掉後,李廣利與劉屈牦想扶劉髆bó上去,而武帝自身,當時極有可能在劉髆、劉弗陵之間搖擺,畢竟劉弗陵年紀太小,且,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堯母門題字之後,鈎弋夫人母子背後一定附着了很大的勢力……大家一定要明白,篙層的站隊、押寶,可不是我等屌絲們花幾塊錢買張彩票,中就中、不中拉倒,那是一家一門一族,甚至九族的榮辱生死。是以,劉屈牦卷進巫蠱,李廣利被波及,雖說是巫蠱餘波,但都是事件後續發展的必然;

4、最後,我再提一點,在李廣利率領大軍深入草原打匈奴之際,長安竟然收監了他的家屬,這麼愚蠢的行為,真的是劉徹老了、糊塗了?不繞彎子,有話直說,很久以來我都在想,會不會是武帝故意的?結合劉髆之死,李廣利前腳投敵,十六七歲的劉髆後腳就下線,沒有交代死因,很突兀,顯得莫名其妙!

上述隻是半隐齋主人一點猜測,濃郁的蔭謀論,一貫的膚淺,不為博眼球,僅是表達看法,跟大家交流。

“(霍)光出入禁闼tà二十餘年,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為人沈靜祥審,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仆射yè竊識zhì視之,不失尺寸。——資治通鑒”

新斑子确定,司馬光為我們介紹成員資訊。

首先是霍光——

1、這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小霍老娘是衛氏的姑娘,衛子夫的姐妹,都在平陽公主家做歌姬。按漢朝律法,霍老爹要去公主家服役,就是當雜役,這個過程中與衛氏姑娘搞上,生了霍去病,之後服役結束,老霍提上褲子回家,回去娶妻生子,生了霍光(大家不必盯着道德不道德、渣男不渣男,西漢那會兒這種事稀松平常);

2、某次霍去病打勝仗回來,順路去老爹家裡走走認親,然後就将霍光帶走,那會兒霍光還十來歲,在皇帝身邊做了郎官;

3、霍光因為霍去病的原因,武帝非常賞識他,出入禁闼tà二十餘年,在皇帝身邊服務二十多年,到哪都跟着,如影随形,除了皇帝喜歡,其自身謹慎也是重要原因;

4、這裡光大爺舉了個栗子——霍光每次出入宮殿,止進有常處,就是從哪開始第一步,到哪結束最後一步,期間一共多少步,都是計算好的,二十年如一日,從沒有錯過……宮中的郎官、仆射yè們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曾經在霍光走的路線上偷偷做标記觀察,竊識zhì視之,每次都一樣,從不出錯!

可見,人的一生,固然需要曆史機遇,但也要自身過硬!

“(金)日磾mìdī在上(武帝)左右,目不忤wǔ視者數十年;賜出宮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後宮,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異之。日磾長子為帝弄兒,帝甚愛之。其後弄兒壯大,不謹,自殿下與宮人戲;日磾适見之,惡其銀亂,遂刹弄兒。上(武帝)聞之,大怒。日磾mìdī頓首謝,具言是以刹弄兒狀。上甚哀,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mìdī。——資治通鑒”

金日磾mìdī,老金,也是長期在武帝身邊工作,目不忤wǔ視者數十年,資治通鑒中老金第一次出場,大家還記得吧,之前文章我們說過——講的是他在宮中養馬,武帝身邊好多美女,花枝亂顫,别的馬倌眼睛都看花了,隻有老金不亂看,低着頭,目不斜視,這份謹慎比霍光毫不遜色,甚至還多了一點,定力!

武帝某次賜給老金宮女,他不敢不要,但又不敢碰;武帝要納老金的女兒入後宮,老金不肯,因為女兒入宮必定卷入争寵鬥争,如果生了個兒子,更完蛋,還得争立、奪嫡,這都是九死一生的事……這些都是别人求都求不來的,老金竟然主動拒絕,武帝尤奇異之,對老金高看一眼。

老金長子也在武帝身邊,為帝弄兒,弄兒在當時應該不是貶義,隻是正常描述,後來這孩子長大了,與宮人戲,跟宮女暧昧,打情罵俏,老金看了,急在心頭,遂刹了兒子——如果銀亂後宮,這是極有可能的,李龜年的弟弟就是這個原因被刹,拖累李龜年一起見閻王……是以,老金手起刀落,斬除後患,這是刹兒子嗎?不是,這是挽救自己一家一族!

武帝得知老金刹了弄兒,大怒,老金叩頭謝罪,具言是以刹弄兒狀,訴說原因,怕他銀亂後宮,給公家私家都添麻煩……武帝聽了陷入沉默,老金這話沒毛病,幾乎是肯定會發生的,隻要發生了,事情能且隻能朝這個方向發展。上甚哀,武帝很難過,親手刹自己兒子,虎毒不食子,即使老金是匈奴人(野蠻人),也是很讓人難過、悲痛的事,是以為之泣,然而内心很尊敬老金——能夠掂量利弊,決絕地将事情解決在萌芽狀态,這不僅需要能力,還需眼光、魄力和勇氣!

“上官桀始以材力得幸,為未央廄jiù令;上(武帝)嘗體不安,及愈,見馬,馬多瘦,上大怒曰:“令以我不複見馬邪!”欲下吏。(上官)桀頓首曰:“臣聞聖體不安,日夜憂懼,意誠不在馬。”言未卒,泣數行下。上以為愛己,由是親近,為侍中,稍遷至太仆。——資治通鑒”

上官桀,比較遺憾,此人正史無傳,武帝托孤的幾個人,阿桀與桑弘羊都無傳……原因嘛很簡單,之後的鬥争失敗了呗,你懂滴,不多說。但在其他人傳記裡,似乎提到阿桀,比如李廣利出征大宛,手下有個叫作上官桀的将軍,但不知道跟這裡托孤的上官桀是不是一個人。

我們不展開,僅以司馬光的文字為準,阿桀以材力得幸,就是說上官桀是個大力士,武帝可喜歡這類猛士了,阿桀最初擔任未央廄令,在宮裡負責養馬。

武帝某次身體不好,應該住院了,一段時間沒露面,等病好了出來走走,發現馬都瘦了,武帝很生氣,要将阿桀下廷尉,好你個弼馬溫,竟敢克扣馬的草料錢營養費,你是以為我一病不起再也看不到了嗎!阿桀趕緊解釋,他不敢說是皇帝你大病初愈,人瘦了、眼睛變大了這才導緻以為馬變瘦了,其實根本沒瘦……阿桀忙中不亂,從容曰,你問馬啊,瘦了?奧,是這樣的,老大你身體不好,我很難過,非常難過十分擔憂,每天都昏沉沉的,以至于無心養馬……然後,泣數行下,這個很關鍵,不哭幾聲嚎兩下,氛圍拉不滿,皇帝未必相信。

武帝應該是性情中人,立刻被感動了,以為愛己,認為阿桀關心自己,阿桀愛我,高高舉起的屠刀緩緩放下,不僅饒了阿桀一刀,還對丫高看一眼,放在身邊做了侍中,不久更新為太仆,這是九卿之一,給皇帝趕車的。

“三人皆上(武帝)素所愛信者,故特舉之,授以後事。——資治通鑒”

上述三人,都是武帝平時信任、寵愛之人,是經過長期考察的,這才在最後時刻托以重任。我們要相信武帝的眼光,畢竟武帝在識人用人方面,比我們高的不是一點兩點。

我們總結一下,這仨——

1、霍光這人謹慎,幾十年如一日在武帝身邊,不犯錯,能夠克制限制自己,這種自律非常可怕,對自己狠;

2、金日磾,匈奴降人,擺得正自己位置,并且,老金的謹慎比霍光毫不遜色,再有就是狠,自己兒子都下得去手;

3、上官桀,阿桀是個壯士,力大無窮、腦子還靈活、身段也柔軟、演技更是一流,當然,上面倆演技也不差,都是人精,飙戲那是必須滴!

新斑子一共五人,除了這仨還有禦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但是司馬光隻介紹了這仨,因為老桑後來鬥争中敗下陣來,成了壞人、反面典型,就沒法進正經史書了。至于老田,這是個老好人,怎麼說呢,也隻是個老好人,因為一句話說動皇帝一步登天,别說讀書五車的司馬光,就連不讀書的匈奴大單于都對此頗有微詞,認為老田這樣的人叫作“妄男子”,這樣的人做丞相,并不能擡高自身地位,反倒拉低了丞相這個職務的含金量……是以光大爺可能有點不待見。

從司馬光提取的史料看上述三人,簡單總結,倆狠人、一個聰明的壯士……後面将要發生的事,會充分說明,聰明、壯士未必有用,活到最後的,都是狠人。

“丁卯,帝(武帝)崩于五柞zhà宮;入殡未央宮前殿。——資治通鑒”

漢武帝劉徹——

出生于-156年,崩于-87,69歲;

登基于-141年,在位54年

-87年,丁卯,二月十四日,一代雄主,漢武帝劉徹,結束其波瀾壯闊的一生,永遠離開了我們。五柞zhà宮,在陝西周至縣,棺柩靜靜地停放在未央宮前殿……那一日,有沒有風雨晦暗、春寒逼人?

十二号立肽子,十三号确定輔政大臣,十四号離開……三天,這點卡的,剛剛好,也就是漢武帝,換個人不能這麼平穩,肯定得搞出幺蛾子!

用古人智慧

武裝自己!

《資治通鑒》武帝卷139——人生固然需要機遇,但自身也要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