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作者:拾器格物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在這方寸之間,我們探尋人生的境界,仿佛是漫遊于古今之間的一次遨遊。

馮友蘭笃信人生境界之學,乃中國傳統哲學中珍貴之寶。他言道,世間人共賦一世界,卻各抱其心,是以,同一山水,在不同人眼中,盡顯多樣風貌。或以地質學家之眼觀之,見岩石嶙峋之勢;或以曆史學家之心窺之,覽曆史滄桑之迹。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是故,雖一物,入人心,而百态百味。此謂之境界,即人之靈明所照耀、生命所承載之意義世界。

以詩意境界引領人生,即為高遠之道。

境界,内蘊心性,外顯言行,亦見生活之品位,可謂氣象之彰顯。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人生分三境,日常俗務,事業為體,審美為魂。俗務,生活之基石;事業,社會之擔當;審美,生命之雅趣。三境交融,映襯人生之真谛。

藝術家之境界,即其人格之折射,亦為作品之顯現。故曰,觀古人之風姿,王者之氣象,心系今人之修身,品鑒人生之詩意。終須一詞,審美引領人生,提升境界,始臻至美。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細讀張世英先生的闡述,我感悟頗深。他以王陽明的“人心的一點靈明”來闡釋“境界”,将境界概括為一個人内心所照亮的、生活于其中的、有意義的世界。此言一出,如一股清泉湧入心田,令人心生共鳴。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境界,實乃人生之态度,涵蓋情感、欲望、志趣、愛好、向往、追求等方方面面,是一個人過去、現在、未來的精神世界的集合。這種“靈明”所照亮的境界,折射出一個人的内在心理狀态,古人稱之為“胸襟”、“胸次”、“懷抱”、“胸懷”。而這種境界,也滲透到一個人的外在言談笑貌、舉止态度中,形成他的“氣象”、“格局”。

“胸襟”、“氣象”、“格局”,雖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卻是一種客觀存在,他人能夠感覺其中的真摯和高雅。馮友蘭先生親述,初次拜見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即感受到蔡先生身上那種“光風霁月”的氣質,彌漫在整個辦公室。這足以說明一個人的“氣象”不是虛無缥缈的,而是具有實實在在的存在感,能夠影響他人的心靈。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境界,是一種導向,對于一個人的生活和實踐具有深遠的指引作用。一個人的境界決定了他将過怎樣的生活,引導着他的社會行為和愛好風格。境界的高低直接影響着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低級境界者注定過着平庸乏味的生活,而高遠境界者則能夠品味詩意般的人生。

在當今社會,我們更應該重視提升自己的境界,培育高尚的情操和精神追求。除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事務,審美追求也應成為我們人生的一部分,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願我們都能以高尚的境界,過上豐富多彩、意義非凡的人生。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細節,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風格和文化品位。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必然會從他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表現出來。一個人的工作和事業,當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氣象。

一個人的審美的層面當然也展現一個人的人生境界。一個人的審美趣味、審美追求,從他的藝術愛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展現一個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人生追求,這裡有健康和病态的區分,有高雅和惡俗的區分。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如果他是一個藝術家,那麼他的藝術作品,一定會展現他的人格,展現他的人生境界。中國美學從來認為,藝術作品的品格和藝術家的品格是統一的,詩品、書品、畫品出于人品。是以中國古人極其重視藝術家的人品。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這裡我們可以舉一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嵇康。嵇康有四句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這四句詩曆來被認為是至美的藝術境界,也是至美的人生境界。

《世說新語》記載,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當時人說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又說“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又說“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山濤說:“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這是嵇康的風姿之美。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嵇康更有審美的才情。他善書,韋續《墨薮》說:“嵇康書,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衆鳥時翔,群烏乍散。”這是多麼美的境界!嵇康書法的這種境界,正是嵇康本人的孤松獨立、玉山将崩的風姿、風神的展現。嵇康更善琴。嵇康彈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為一體。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景元四年(263年)他被司馬炎殺害,時年40歲。據記載,嵇康臨刑東市,神氣不變,顧視日影,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長歎說:“《廣陵散》于今絕矣。”嵇康把音樂融入生命,把生命融入音樂,生命和音樂合二為一,升華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審美境界。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中世紀的基督教美學講美感的神聖性,他們講的美感的神聖性指向上帝,中國文化史上也有美感的神聖性,中國文化史上的美感的神聖性指向崇高的人格,指向人生的神聖價值和終極意義。

嵇康臨刑彈琴奏出了他生命的華彩樂章,完成了他的詩意的人生。嵇康的事迹告訴我們,研究中國美學,不僅要關注藝術作品,而且要關注曆史上如嵇康這樣的藝術家的生存風格和生命華彩,他們用自己的崇高人格和生命創造了詩意的人生境界。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中國美學認為,審美活動可以從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但最終歸結起來,是引導人們有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點亮人生之美——境界之學

我們中國的古代思想家強調,一個人,包括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不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或者說更重要的,還要注重拓寬自己的胸襟,涵養自己的氣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有一種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追求人生的神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