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五個月時間裡,旅行者1号航天器一直在向地球發送一系列奇怪的信号,這些信号讓天文學家們着實了費解了很長時間,并且形象地稱這些信号是旅行者1号發出的難以讀懂的“胡言亂語”。
旅行者1号現在到什麼地方了?
旅行者1号航天器自1977年發射以來,一直在執行深空探測任務,其探索範圍已經遠超過人們的想象。
它的核心任務是探測木星和土星及其衛星,并在此過程中收集了大量關于這些行星及其環境的寶貴資料。
在完成對木星和土星的探測之後,旅行者1号并沒有停止其探索的腳步。它改變了航向,脫離了太陽系黃道平面,直接沖向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這一拓展任務使得旅行者1号成為第一個進入星際空間并研究星際媒體的航天器,為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做出了巨大貢獻。
至于旅行者1号現在的位置,它已經飛離了太陽圈層,目前位于距離太陽約24億公裡的位置。雖然這個距離已經非常遙遠,但旅行者1号并沒有完全飛出太陽系。它正繼續其漫長的旅程,前往柯伊伯帶和奧爾特星雲。按照它現在的飛行速度,飛越整個太陽系還需要大約3萬年的時間。
旅行者1号還能傳回資訊?
旅行者1号航天器主要依靠其先進的通訊裝置和技術,包括高增益天線和低增益天線,來向地球發送信号。這些天線是旅行者1号與地球進行通訊的關鍵部件。
其中,高增益天線是一個大型抛物面天線,直徑達到3.7米,它可以實作高速資料傳輸,確定旅行者1号能夠将探測到的科學資料和資訊有效地發送回地球。而低增益天線則是一個小型全向天線,主要用于接收來自地球的指令和發送較低速率的資料。
然而,随着旅行者1号距離地球越來越遠,信号傳輸的難度也在逐漸增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旅行者1号采用了多種技術來確定信号的穩定傳輸。首先,它使用了強大的發射機和精确的調制技術,以提高信号的傳輸品質和距離。其次,旅行者1号還通過優化其通訊協定和資料處理方式,減少資料傳輸的錯誤率,提高通訊效率。
此外,旅行者1号的導航系統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它配備了慣性測量單元、恒星追蹤器和飛行資料子系統等先進裝置,可以精确地确定自身的位置和姿态,進而確定天線始終對準地球方向,實作穩定的信号傳輸。
盡管旅行者1号現在距離地球已經超過了240億公裡,但由于其采用了這些先進的通訊裝置和技術,以及精确的導航系統,它仍然能夠保持與地球的通訊聯系。雖然信号傳輸的時間會變得更長,但由于采用了高效的編碼和調制技術,旅行者1号發送的信号仍然能夠被地球上的接收站成功接收并解碼。
現在為什麼會傳回奇怪信号?
關于旅行者1号在過去的五個月裡向地球發送一系列難以讀懂的資訊的問題,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旅行者1号并未關閉電源,也一直在與地球保持通信。
在前幾年的時間裡,旅行者1号就間斷地向地球傳回了一些奇怪的信号,而在去年11月,傳回的信号突然變得混亂,使得科學家們無法準備了解和破解這些信号背後隐藏的真實資訊。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向該飛行器發送了一個指令提示符,以便從其飛行資料子系統(FDS)中讀取一個讀數,進而判斷負責存儲FDS存儲器的性能到底怎麼樣。經過深入的研究和測試,研究團隊認為,其中一個FDS存儲器,可能由于受到宇宙空間高能粒子的撞擊,也可能由于46年的飛行時間過長進而持續磨損所緻。
當該系統出現故障時,發送回地球的資料包可能就會出現解碼錯誤,最終導緻資訊難以了解。讓人感到欣慰的是,科研團隊指出,如果這個存儲器的晶片沒有“炸”,那麼就有辦法進行修複,進而重新運作FDS,恢複航天器的資訊輸出,使其能夠繼續從太陽系的外圍向地球發送可讀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旅行者1号距離地球已經非常遙遠了,相當于日地平均距離的16多倍。盡管旅行者1号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無線電通訊裝置,但由于與地球的距離不斷增加,它發射的無線電信号的強度會逐漸減弱,到達地球後衰減地更為嚴重,再加上長時間的“跋涉”,出點問題是再自然不過了。
在這裡,還是祝福這個人類目前運作最遠的航天器,繼續平安順利地向宇宙深處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