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去醫院體檢,彩超提示“雙乳多發小結節”,感到非常困惑,迫不及待要求手術切除。其實乳腺結節是一個概稱,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腫、纖維腺瘤、早期乳腺癌等在未明确診斷前都可稱為乳腺結節。
如果結節考慮惡性良性腫瘤可能(包括纖維腺瘤,乳腺癌,導管内乳頭狀瘤等),是需要手術的,而對于結節考慮增生,囊腫,發炎可能,是可以先服中藥調理,無緩解再手術也不遲。
乳腺結節屬于中醫“乳癖”範疇。《外科正宗》曰:“乳癖乃乳中結核,形如丸卵……多由思慮傷脾,怒惱傷肝,郁結而成也”。中醫認為其病因與情志、飲食、體質等因素相關。
門診案例
患者陳女士,43歲。自訴發現乳腺結節已有5年,起初隻有1cm左右,沒有重視,後續發現月經來潮前脹痛,月經不規律的時候,才進行檢查,發現囊腫已經增大至4cm大小,因為害怕手術是以找到我就診。經過診斷後發現,患者月經量少,色暗有塊,小腹疼痛,舌質暗、色紫、舌邊有瘀點、苔薄白。
綜合辯證之後給出了藥方:公英,紫花地丁,丹參、赤芍、制乳香、制沒藥、當歸、三棱、莪術、桃仁各,甘草。
其治療以軟堅散結、攻堅破積為法。是以采用“消症湯” 其中丹參、當歸、制乳香、制沒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丹參苦能降洩、性微寒,與公英、地丁為伍,有清熱解毒、祛濕、涼血消腫、行氣止痛之功;
•當歸苦洩、溫通,既能補血,又能活血,與赤芍相配活血散結;
•三棱、莪術合用,破血祛瘀,行氣止痛;
•草調和諸藥。
全方共奏祛凝滞之囊腫、行氣血之結聚。
給患者開了這個方子之後,她也在按照用量在進行及時的治療,服用化症湯治療1個療程後腹痛消失了,月經也變得規律了,卵巢囊腫也縮小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調理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患者耐心配合,持之以恒。同時,中醫也強調個體差異,不同患者的病情、體質、年齡等因素都會影響治療效果,是以需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趙主任有話說
在中藥調理的同時,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适當的運動量以及規律的作息,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調理。
飲食方面盡量少食含“肥甘厚膩”之物,避免食用過多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寒涼食品亦需控制攝入;
運動方面,可嘗試外出慢跑或散步,避免長時間久坐;
睡眠方面,盡量保證每晚11點前入睡,夜晚11點至次日淩晨1點間,此段時間膽經氣血運作最為旺盛,有助于肝髒進行排毒、加速新陳代謝的過程,是以務必避免熬夜。
春季人體陽氣處于上升階段,氣血充沛,肌膚毛孔逐漸擴張,有利于藥物的充分吸收,正是體内包塊消退、身體恢複的理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