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最近的社交媒體上,有一起奔馳車和蒜苗大媽之間的“沖突事件”引發了網友的熱議,該事件中,一輛奔馳車在行駛過程中不慎壓壞了一塊蒜苗地,而蒜苗地的主人——一名大媽,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竟然直接拿起石頭狠砸奔馳車,導緻車輛嚴重受損。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對此,奔馳車的車主當場就報警,而大媽也因為故意毀壞他人财物的行為被警方帶走調查。

這樣的突發事件,的确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不過在看到事件的全部過程之後,你覺得奔馳車主是否應該對此次事故負全部的責任呢?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又或者你覺得大媽的這種極端行為,是否已經屬于完全的過激行為呢?

那麼,在這起沖突事件中,究竟是誰更應該為此次事故負責呢,又該如何合理的解決彼此之間的沖突呢?

或許,通過一起的深入探讨,我們就能夠對此次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一、事件回顧:

其實,在這起突發的沖突事件中,最讓人無法了解的,大概就是大媽直接用石頭砸車的這一行為了,畢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是以才會引發這麼多的讨論和關注。

不過,如果仔細去了解整個事件的過程,你就會發現,蒜苗大媽之是以會做出這樣的極端行為,其實和整個事故的發生過程有着莫大的關系。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原來,在當時的事故現場中,大媽不僅僅是一次性的用石頭砸車,而是在多次交涉無果之後,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是以,她的這種行為,其實已經屬于一種“非常懵懂的狀态”,而并不是在故意找茬。

不過,無論如何,大媽的這種表達方式,确實有些極端,畢竟不能夠用破壞他人财物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而在整個事件的過程中,奔馳車主也表示,自己當時是“非常懵”的狀态,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以才會對大媽的情緒産生一定的恐懼心理。

其實,在類似這樣的“碰瓷”事件中,很多時候,當事人的情緒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導緻自己無法做出正确的判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學會冷靜分析,而不是被一時的沖動所左右。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不過,在了解完整個事件的經過之後,你覺得大媽的這種行為,究竟應該怎麼去看待呢?

又或許,在她做出這樣的事情之後,奔馳車主是否已經應該對整個事故負全部的責任呢?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二、事件解析:

在這起沖突事件中,大媽的這種極端行為,無疑給奔馳車主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是以,作為當事人,奔馳車主當然有權利去要求對方進行相應的賠償。

不過,在整個事件中,我們也不能夠忽視奔馳車主的行為,畢竟在發生事故之後,她并沒有第一時間去了解事故的全貌,而是選擇“逃離”現場,這樣的做法,無形中就加重了對方的情緒沖動,導緻事件的進一步發展。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其實,在類似這樣的“碰瓷”事件中,當事人的情緒,确實會對整個事件的解決産生一定的影響,如果當事人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就很容易導緻沖突的進一步激化。

而在奔馳車主選擇“逃離”現場之後,這樣的行為,無形中就給對方“逃避責任”的錯覺,是以才會出現後來的種種糾紛和沖突。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另外,在整個事件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對奔馳車是否存在“違規行駛”的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畢竟,如果她誤入了“禁行路段”,那麼,就已經觸犯了相應的交通規定,而這樣的違規行為,也是會給他人的正常生活和生産帶來一定的影響,是以,也有可能是由她在先,才導緻了後來蒜苗的受損。

反轉?大媽砸車後續,車主定損37000,村民發聲,她就不該從那過

其實,在類似這樣的事件中,要想要達到和解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各方都能夠保持足夠的了解和寬容,以及冷靜客觀的态度。

隻有這樣,才能夠找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而在整個事件中,需要警方和司法機關的介入,更需要相關部門對事故的發生過程進行全面調查,以還原事故的真相,找到責任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