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這邊剛釋放和談新信号,那邊烏克蘭就深入俄羅斯領土1300公裡發動襲擊,澤連斯基改口和談有幾分真假?俄羅斯重要命脈被切,烏軍又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一架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鞑靼斯坦共和國下卡姆斯克市一處煉油廠。該煉油廠是俄羅斯第三大煉油廠,産量約為34萬桶/日,距離烏克蘭近1300公裡。随着俄烏沖突的持續,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全面圍堵打壓,在此情況下,從某種程度上說,原油出口是俄羅斯的重要命脈之一,也是俄羅斯與美西方國家對抗的重要資本之一,現如今,烏克蘭方面頻繁對俄羅斯的煉油廠和能源設施發動襲擊,戰火直接燒回到俄羅斯本土,顯然是烏克蘭及美西方國家想有意切斷俄羅斯的這一重要命脈,讓俄軍沒有了經濟的支援,繼而導緻其在俄烏戰場上陷入被動。對于此次襲擊,有北約官員認為,“就損失而言,襲擊可能破壞了俄羅斯10%以上的煉油廠産能,這一數字也許超過15%。根據損失的程度,修複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當然,就目前烏克蘭自己的實力而言,明顯是無法動用無人機深入俄領土1300公裡發動襲擊的,那烏軍最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顯然,這其中必定有美西方國家在背後的援助,除了提供機動性能良好的無人機外,還有情報等方面的支援,近日,美國共和黨籍衆議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指出,烏克蘭境内有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雇員,他們正指導基輔與莫斯科對抗。而早些時候,被俘的烏軍士兵也曾證明烏克蘭境内确有美國情報人員。
不過,美國出手幫助烏克蘭,實際上對于拜登政府而言完全就是無奈之舉,這個怎麼說呢?如果拜登政府不幫助烏克蘭,那俄軍在俄烏戰場的優勢越來越大,那最後烏軍結果隻有失敗,但美國幫助了烏克蘭,而烏克蘭無人機對俄羅斯煉油廠等設施的打擊損害了俄羅斯的石油生産能力,這很可能會導緻國際油價的上漲,而這又是拜登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因為美國将于今年11月迎來大選,拜登正面臨艱難選戰,油價升高并不利于他争取連任。一邊是俄烏沖突,烏方的命運,一邊是影響拜登自己能否連任的重要因素,這很讓拜登政府糾結。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烏方對俄羅斯煉油廠發動襲擊之前不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還在和談問題上松口了,釋放出新的信号,頗有走向談判的意思。他的原話是:即使不恢複1991年的烏克蘭邊界,莫斯科和基輔也可以開始和平談判,現在他想談論的是2022年的俄烏邊界。要知道,在此之前,澤連斯基的态度是,除非俄羅斯軍隊退回到1991年的烏克蘭邊界以外,否則不可能啟動和談。那澤連斯基改口和談有幾分真假?又為什麼選擇現在改口呢?簡單分析至少有兩個原因:首先,美西方國家的對烏軍援遲遲不到位,烏軍的火炮已經消耗殆盡,這讓烏軍已經無力再戰;其次,這是澤連斯基的緩兵之計,借在和談問題上改口,先穩住俄羅斯,讓俄羅斯放松警惕,為美西方國家援烏創造視窗期,同時也是為戰場上烏軍赢得喘息的時間。不排除這次烏軍對俄煉油廠的襲擊,就是一次成功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