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銷售日賺5萬?真相全網破防

作者:鳥哥筆記

編排 | Sunnyue

稽核 | Sunnyue

來源:品牌頭版

最近,新能源賽道的高頻詞,必定是小米SU7了。

被網友評價喜歡“站在台風口放風筝”的雷軍,手動制造了一波新能源賽道的“龍卷風”,各大車企不得不主動應戰。

就在小米SU7宣布大定破10萬、鎖單量超4萬的前兩天,蔚來、極氪、問界等不同車企,紛紛誠意放價給出福利。

可以說,一出場就變身“網紅”的小米SU7,面臨的大考才剛剛開始……

01.不要用“放大鏡”審視

至今為止,恐怕沒有哪個新能源品牌的面市,比小米SU7掀起的社媒熱議更持續了。

自打雷軍官宣“為小米汽車而戰”開始,圍繞着小米汽車的讨論就沒停過——從3月28日正式亮相到現在,熱搜上總能看到小米或雷軍的各種消息。

前幾天,北京亦莊的小米汽車工廠,正式開啟小米SU7的首批傳遞儀式。

傳遞現場,雷軍一邊宣布小米SU7的大定破10萬,鎖單量超4萬。同時,也預告全國28座城市的小米傳遞中心将同步開啟傳遞。

看起來,亮相不過一周,小米SU7已然成為新能源品牌中“最歡樂”的那一個。

小米銷售日賺5萬?真相全網破防

●圖源:小米汽車微網誌

說的官方一點,就是捷報頻傳:

開售27分鐘,大定破50000台。上線24小時,大定超過88898台。前幾天,SU7創始版車型開啟第二輪追售,同樣創造了“秒售罄”的盛況。

作為合格的吃瓜群衆,如此熱鬧的場景自然不能錯過。

前幾天,我寫過一篇《小米汽車價格出來後,“蔚小理”表情包火了》,文中提到,我有預約試駕小米SU7。

然而,試駕過程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完美”。

首先要說明的,可能是因為我預約試駕的時間,是在小米SU7面市的第二天。熱搜上網友遇到的試駕時間短、多人拼一輛車的狀況,都有出現。

米粉們的熱情,讓晚上八點左右的小米汽車展廳,仍然人頭攢動。

客觀來說,這次試駕的小米SU7創始版車型,無論是内飾質感還是加速動力,感覺都很不錯。

但因為到店的米粉實在太多,我看到其中一台展車的後座,已經開始脫線。就在那一瞬,有些小忐忑。

在油車時代,德系車的嚴謹細緻是有口皆碑的。這種嚴謹,向内是發動機等核心部件的産品力;向外,則是呈現在客戶面前的外觀、細節等。

前些天,雷軍在微網誌上喊話網友不要用“放大鏡”審視小米SU7。

事實上,高挂熱搜、捷報頻出的小米SU7,需要面對的考驗,不僅隻是追求細節的更為完美。

02.銷售迎來 “潑天富貴”

今年春節前夕,國産新能源車企中最滋潤的理想汽車,因為令人羨慕的年終獎發放沖上熱搜。

小米SU7的爆火,同樣也讓銷售人員迎來了“潑天富貴”。

據媒體報道,3月28日釋出會當晚,小米SU7的銷售人員中,有拿到過百訂單的。粗略估算,這一夜的提成至少高達5萬元。

這位銷售人員表示,自己曾在某BBA品牌4S店工作。“小米招的第一批銷售,大多都有經驗、有資曆,以前在其他汽車品牌做過銷售。”

面市第一周的爆火,讓這位銷售人員對自己跳槽小米感到慶幸。

而現在下定最快需等待6—7個月才能提車的MAX版本,也讓銷售人員有足夠的底氣面對猶豫的客戶:“早定早提車!”

小米銷售日賺5萬?真相全網破防

●圖源:小米汽車微網誌

小米SU7掀起了新能源賽道的“龍卷風”,其他車企也跟風應戰。

畢竟,從釋出會上被網友惡搞的車圈大佬表情包就能看出,不應戰肯定不行。

于是,問界爆火的M7車型降了2萬;小鵬G9的現車也限時減免至高2萬。

而蔚來,不僅推出最高10億元的油車置換補貼,還附上其他贈送權益……

在這片放價給福利的風向中,隻有特斯拉,一邊取消官方補貼,一邊将Model Y車型的價格上調了5000元。

隻是,如今的消費者,已不再敏感于特斯拉價格的漲跌。最近媒體的報道,也常見 “特斯拉不香了”的言論。

又或者說,小米汽車的爆火,拉開了新能源品牌競争的另一次元,那就是:拼營銷。

小米汽車營銷的成功毋庸置疑。

從吊足胃口的“定價疑雲”,到開售後接連霸榜熱搜,除了顯現輿論對這個品牌的關注度,還展示了小米(雷軍)在營銷方面的深厚功力。

就連360集團創始人、哪吒汽車投資人周鴻祎,也在一場直播中建議哪吒汽車CEO張勇:應該向小米學習。

“酒香也怕巷子深”,讓如今的品牌必須專注營銷。

隻是,當成功營銷帶來“潑天富貴”,一個新能源品牌所提供的産能、品質、售後等綜合“素養”,才是這個品牌跳出營銷回歸使用者體驗的“大考”。

03.大考剛剛開始

前面提到,我的小米SU7試駕體驗并沒有想象中“完美”。

這種不“完美”,主要是因為試駕當天展廳内到店米粉較多,導緻有些超過門店承受能力的 “擁擠”感受。

由此,難免擔憂小米SU7的售後。

對消費者來說,當下比較在意的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下訂後的具體傳遞時間,二是購買後的相關服務。

以其他媒體報道的上海為例。

目前,小米汽車隻在上海松江區設立了一家傳遞中心。未來一段時間内,這家門店将完成上海地區的傳遞。

盡管在浦東、浦西各有一家可以提供部分售後的服務中心。但是,相較于目前銷售的火爆,僅有三個售後服務點讓售後面臨不小壓力。

小米銷售日賺5萬?真相全網破防

●圖源:小米汽車微網誌

另外,現在下定最快需要等待6—7個月才能提車的MAX版本,也讓消費者疑惑于小米汽車的産能。

據小米汽車App顯示,截至4月3日,小米SU7的傳遞時間已經延長,部分訂單排到半年左右。

其中,标準版預計傳遞的時間為13至16周, Max版本則需要等待24至27周。

是以,現在雷軍面臨的問題,不是擔心小米不好賣,而是如何更新産能布局。

公開資訊顯示,小米汽車的工廠計劃分兩期建設。

目前已經竣工投産的一期工廠,規劃年産能為15萬輛。仍在建設中的二期工廠,将在明年正式投産。

是以,按照現在的銷售狀況,盡早實作産能爬坡、完成下定傳遞是當務之急。

小米銷售日賺5萬?真相全網破防

●圖源:小米汽車微網誌

否則,不斷延期傳遞,又會不會讓有情懷加持的消費者,轉向選擇現車充足且優惠多多的其他品牌呢?

當消費群體更為年輕化,即時消費也是提升使用者體驗的關鍵環節。

而萬衆矚目的小米SU7,又能平穩越過諸如蔚小理等其他新勢力都走過的“産能地獄”這道坎嗎?

當然,有傳目前小米正在與供應商協商,要求提高産能。

畢竟,早在2016年,曾經遭遇供應鍊危機的小米,也是通過雷軍幾番擺放三星總部“拉關系”,才轉危為機走到現在。

這一次,閃耀于新能源賽道的小米SU7,又能令爆火的市場付出足夠的耐心等待嗎?

在試駕小米SU7之後,我對比了試駕蔚來的過程,有些小感慨——

新能源走到今天,價格固然是消費者選擇的主要考量。但是,在産品力都不差的前提下,消費者大機率更願意為體驗感買單。

至于脫線的座椅,想必是每一位要用三個月或半年以上時間,才能提到新車的小米SU7準車主們,誰都不願意看到的。

參考資料:

IT時報:小米銷售賺麻了,但大考還在後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