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作者:覺悟号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祖師西來意,東山一盞茶。

東山禅茶,當年,我記得最初是在2014年8月,我們在黃梅東山五祖寺邀請知名茶人李曙韻老師舉辦了一場“尋禅問茶”禅茶會。2015年,我從柏林禅寺明海大和尚那邊接過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會的大旗,後來就做了幾次櫻花茶會,這是一個緣起。記得當年我還寫了一首俳句:

踏入趙州門,

浮現慧公當年影;

幾度再相迎!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2016年舉辦了第十一屆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會,2017年舉辦第一屆東山茶會(名為櫻花茶會),2021年第四屆茶會正式更名為東山茶會,有“莫錯過”和“放下着”兩個系列。

中國人素來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吃茶去”更多的是融入了佛法的生活化之道路,是把禅融入生活當中,一種佛法新的了解和植入的途徑。

遙想,2024年春天的櫻花又要盛開了,而我們也開始準備這一盞茶。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憶 茶

一晃,快十年了。記得為了準備數年前的第十一屆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會,我曾經帶着一群相關人士赴北京“取經”。還記得我的同學,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的清遠法師,在2016年1月8日上午,于北京茶家十職,作了一首詩:

千年古道場,禅茶猶有香。

善緣莫錯過,菩提日日長。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清遠法師接着解釋了這首詩:

千年古道場五祖禅寺,這可不是一般的,是天下祖庭。禅茶猶有香,有了古道場,茶沒有泛泛的,禅也就蘊含在其中。善緣莫錯過,有了茶,有了禅,那必定就有緣,沒有緣,體會不到這個禅茶的感覺,也就會錯過這樣的因緣。是以我說,“莫錯過”很接地氣。

“莫錯過”就是緣,人生有句話,叫做“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就是要珍惜。我們今天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大好的時節,能夠談茶論道,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很優雅的事情。隻有我們國家到了一定昌甯的時代,大家相對富庶的時代,才有這樣的條件來談茶,來問茶,來問道。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清遠法師現場進一步講述了自己對禅茶的了解:

茶與佛教的因緣,每個廟各有各的說法。茶的四個字,和、敬、清、寂,我把它總結為兩句話:尊敬有緣人,清淨得自在。“尊敬有緣人”,不是茶的好壞,這是一方面,當然有好茶就更好,但是,最重要的是有緣就來喝茶。過去古代的時候,把茶作為聘禮,這是一個信用,如果誰家提親,就送茶,送一餅茶,這件事就定了,是以這不是一件小事。這說明是一個信譽,是一個緣分。有緣人來了,你就要恭敬。和就是有緣,和,和諧社會,自身的和諧,自身與他人的和諧,自身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通過茶來得到非常好地展現。第二句,就是“清淨得自在”。你喝茶,有緣人在一起,這不是最終的,最終是大家都能夠很清淨自在,心裡得到一種清涼,身心得到一種自在。自在,在佛教來講,就是代替幸福。佛教的自在就是幸福。

我們把場地打掃幹淨,弄得很清雅,布置幾桌茶席,讓大家來了後,喝喝茶,很愉悅,有幾個有緣人在一塊一坐,安住當下,很歡喜。它就是這麼一個因緣。

禅就是自在。禅茶,實際上它是喝茶而已。茶禅,才是禅,由茶導入禅境,這才是真正茶禅的落腳點。禅茶,大家以為就是喝到帶禅味的茶。其實它是通過喝茶這件事,讓大家能夠清心得自在,歡喜相見。在品茶問道中,得到自在。這件事本身就是很有意義的事。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當年清遠法師的話,現在看來,仍然語清而意遠。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備 茶

酉來卯葉,東山禅茶。

人文五祖,禅茶東山。

禅茶大會已經在五祖寺辦了數屆。我想,新一屆的2024年的東山禅茶大會,辦成傳統文化與大衆化的一次視覺盛宴這樣一個定位,還是以大衆為主的,民間的、大衆的、傳統的這樣一次佛教的活動。僅僅擁有了茶的滋味是不夠的,還要有身心的放松、放空。如果還能夠添加上一味“西來意”的禅,那就更加意味深長。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2024禅茶大會,還将構思一場綜合性的音樂會,在琴箫音樂與佛教梵呗中同時呈現豐富多彩的傳統藝術内容,包括書道、香道、茶道、花道、挂畫等,既是一場“水流花開,禅心如雪”的音聲佛事,又是一個傳統文化藝術劇場,将中國人的生活藝術引入禅境,讓大家感受生活禅的無盡美好與美妙。

五祖寺這次的東山禅茶大會,其實最終還是想做成湖北省佛教界的一個标杆性的活動。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寺廟特色,展現佛教中國化在自己寺廟當中落地。五祖寺的活動我想做些探索,思考一些方向性的引導,真正做成自己寺廟的特色,不想去效仿表面的、浮在上面的、沒有沉下來的一些事兒和活動,一些想法。

我看到許多成功茶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團隊,在支撐着他們的創新和更新。這首先是一個人的專業水準和個人魅力,紮實的學識和學養。還有創新的理念,更進一步的認知和新的理念的轉型更新,來真正實作自己對人生的了解,對茶文化、禅文化的傳播。

期待在本次活動中深入交流,進一步挖掘禅茶文化的曆史底蘊和當代價值,引導大衆回歸于對信仰、對禅和茶的敬畏,讓禅茶文化成為引領當今人類化解煩惱、獲得幸福的友善之門。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問 茶

客問:師父,請問如果做“莫錯過”和“放下着”兩款茶,您想讓這兩款茶呈現什麼狀态呀?

吾答:首先我想說的是,茶底子要色澤清透,入口甘醇,無甚雜味,看上去是幹幹淨淨的,喝起來卻又是茶香四溢的。因為禅的真正呈現,就像茶一樣,是鮮活的,應是茶香滿人間,禅香也滿人間。

為什麼說要幹幹淨淨的呢?茶如其人啊,那就是清清爽爽的一杯茶,幹幹淨淨的一個人,這樣喝起來才有味兒。人生的真滋味,有時想想,也不過一盞清茶而已。

如果能夠做出一款茶,在品嘗,在端起茶碗安靜喝下的時候,能洗去一身的塵勞,那就更好了,這款茶就有清新脫俗的禅境在其中了。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壺好茶,實則是有益于習禅者的,能夠增進禅者的禅思與悟境。禅裡頭如果有了茶,也就有如禅上添花啊。常言道錦上添花,這就是禅上添花了,有一點拈花禅者的淡然意味。無需多說,無需多言,其實都包含在一茶,一壺,一禅之中。

言下會之,茶裡含之,禅者心印之。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共 茶

茶裡人生,禅者生活。

說到今年的東山茶會,因為這一次再次邀請了南韓茶界的朋友,又讓我想起來上一次,我們邀請南韓茶界來到慈光精舍做了一次表演,僅僅就是這樣的一次交流,讓我至今都留着非常美好的印象和記憶。

這次有一個北京的李老師過來,他是中央美院畢業的一位烹茶的老師,在全國也很有影響力。我跟他聊起了茶人着裝的話題,因為上次南韓茶人的着裝非常得體,非常有東方茶人特有的含蓄、莊重和味道。沒想到跟李老師聊起中國茶人統一着裝的問題,我覺得很有同感,而且他很有見地。

再就是茶席上,南韓朋友的背景音樂選得非常好,把茶席映襯得非常美好,有意境,讓茶得到了一種升華。整個茶席的表演、場面,包括他們的發型、發飾、一舉一動都能展現出東方人對茶的那種敬畏和向往,這種現場的氛圍,至今讓人感覺到這個味道還在。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這些年的茶文化變化非常大。以前我印象當中的茶樓感覺一般,現在大家對茶和茶文化了解,都更深入。茶圈兒現在也很火,很有意思。而且對茶的品質,大家都有一個鑒别的能力了。

後來我們到南韓去,還專門參加蓮燈大會,專門拜訪了南韓茶界的幾位著名的茶人,感覺到茶文化的交流非常有現實意義,也是與中國茶文化互學互鑒,能夠促進彼此間的一些友好交流、交往。

2023年,我再次參加了南韓雙溪寺的茶文化節,這是這些年所記錄下來的一個真實的,跟茶、禅有關,跟道場有關,跟出家僧人有關的一些國際交流交往,今後應該也是可以流傳下去的茶文化交流的佳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請 茶

今年黃梅五祖寺的禅茶大會,又将如期舉行,是以我就有意識地在讀一些相關的文章和書籍,如英國羅伯特·福瓊著的《兩訪中國茶鄉》。做好茶會的準備工作同時,還要做好禅茶文化的故事。

想起五祖寺今年禅茶會的事兒。總想在人文五祖文化上怎麼樣能夠發點力,作為我個人來說。五祖寺這邊也意識到了,怎麼在禅茶文化的内在方面下點功夫。因為形式上,做法上,大家有熱情和積極性,這樣的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夠寫點什麼帶有思想,尤其是佛教禅味的東西,想想茶圈、佛教内部以及學界對茶有影響比較專業的人士還真不多。最終,3月5日晚,我還是嘗試着給80多歲的楊曾文老師發了微信:

楊老師新春吉祥:

先向您老報告一下,黃梅五祖寺将于3月22日至24日再次舉辦東山禅茶大會。自2014年以來舉辦“尋禅問茶”茶會以來,五祖寺已經連續十年,每年都舉辦茶會、雅集、對話等多種形式的禅茶活動。五祖寺僧團希望能讓古老的宗門茶事在今天煥發新的光彩,将“禅茶一味”的正清和雅之氣帶入現代生活,為焦躁不安的人們找到安頓身心的簡便法門。

我們為這次參加茶會的嘉賓編撰了一本小冊子,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回顧了五祖寺十年的茶事活動。冊子雖基本定稿,還是覺得美中不足,希望它更有文化的意蘊與内涵,大家對禅茶文化和東山的宗門茶事有更深入的認識和領會。

如有可能,友善的話,懇請您可否為這本冊子題寫一段話,留下一段難忘的佳話故事,也讓讀者們共同領受這份法雨清涼。我想這段話以後也是東山茶事的一段佳話,時間如能盡快就更好了。

感恩您一直以來的鼓勵和關愛。

五祖寺正慈作禮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又有些不好意思叨擾高齡的楊老師,再給老師發資訊:

楊老師晚安:您老随意,都要看您老的精神狀态和心情。

沒想到,楊老師一口應承下來:“我目前雖然身體欠佳,但也想寫點呼應的話”,并于3月7日為這本《東山有茶》的小冊子發來重量級的文章《守本真心與東山茶事》。老人家對五祖寺真的是特别厚愛啊!我也特别感動。2016年1月我為籌辦第十一屆世界禅茶大會而到北京“取經”時,老人家就曾經對我們面授機宜,沒想到這一份茶緣延續到了今日。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愧 茶

茶會前,剛剛從外地開完會,回到精舍。本來安靜的精舍更加安靜了,除了值班的辦公室的從業人員,其他人都到五祖寺去幫忙去了。

我一個人在一樓的咖啡吧走了出來,想着現在做這麼大的事,我卻幫不上忙,挺慚愧的。有時就把事情忙到一堆了,尤其是人到中年更是如此。我想大家的壓力跟我一樣,也在倍增。但是沒有一個人想着退縮,都想着把事情辦好,雖然規模大了很多,大家都頂着壓力。大家其實非常辛苦,但是大家也覺得非常值得。

人到中年,腦子裡裝不下什麼事兒。我這都成了一個顧不過來的當家人,也不知道有沒有很好的辦法。茶會的工作過兩天就開始了,現在可以說萬事俱備了,隻欠東風了,如果天氣好,這種美妙的茶會那真的是所有付出的人都會覺得是值得的。雖然有點忐忑,但是一切随順因緣吧。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敬 茶

五祖寺今年的這次茶會,作為祖庭道場,在開幕式上,我們增加了一項在大殿的很簡短的佛前獻茶儀式。主要還是要突出這一盞茶裡,東山有茶的故事,也展現佛門的佛前獻供。

這也是想完善茶會一些具體的流程,操作的形式和這樣一種模式,形成東山有茶的規定動作和規範做法,也讓我們養成一種對佛法,對禅茶,對茶人,對客人的恭敬之心。茶道的神聖性,還有佛教的儀式感,還有佛法對人身心的攝受、加持的力量。既然有供佛及僧,那我們就把佛前供茶,也形成一個環節,整個茶會就顯得很圓滿,也很如律如法。

當然這很簡單,但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個環節。我們的祖庭也是告訴大家,這些環節都不能夠太随意了。有時候形式跟内容一樣重要。像這樣的形式,會無形當中讓大家生起對佛法、對信仰,對茶更寬泛的一種了解和認知。曆史上的叢林規則,本來也有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靈前供茶的規矩。

敬茶,思來處。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聽 茶

3月22日下午五點左右,我們在山門靜候着五大教的會長們來五祖寺參觀指導。因為七點鐘還要看禅樂的演出。我們趕忙吃完飯,就趕下一場,在東山閣一樓國師堂欣賞了“流響”禅與樂音樂會,我們湖北省佛協的會長們,五大教的會長們在一起安靜地聽了一場古琴茶劇場,有些朋友自始至終地閉着眼睛,用心認真聆聽這樣一場難得的寂靜的晚會。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智化法師于一隅默默書寫“琴令人寂”“香令人幽”“僧令人澹”等語。書寫、蓋章後再挂好,燈光打到書法上,真美!此時,此地,分設琴、茶、花、香、書法、梵呗唱誦等七席,安然如流水般呈現。這别開生面的場景,在這樣的環境,在這樣千年的道場,用這樣的形式來呈現,我覺得是最好的,最美的,也是在甚嚣塵上的這麼一個焦躁不安的時代,讓人難得地擁有這份甯靜。

五大教的會長們在祖庭共同見證了禅與樂的古琴晚會,我覺得這真的很難得。我旁邊省道協的吳誠真會長,問我是不是都要花費用請這些老師來,我說這都是我們的一些老朋友,他們發心義演。

我們在現場去看茶劇場,真是感覺到這些茶人的用心。他們有的多少天之前就過來做準備工作,都是從全國各地來的老師們。日本裡千家70多歲的教授北見恭一先生,一下飛機就趕到五祖寺,然後排練到快12點了。

這些茶人一接觸好敬業,好用心,他們對來到五祖寺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表現自己對茶的了解和解讀,感到很高興。雖然付出這麼長時間,這麼累,這麼辛苦,這些年輕人都很開心。

昨天跟古琴家紀志群老師打招呼的時候,還有觀衆問紀老師,他說聽到了流水的聲音。紀老師彈的曲子中,其中有一曲就是《流水》,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啊,還是不怕大家不懂。現在就是要敢于做一些,不一定說是迎合大衆,其實有時也要引導和引領大衆的欣賞,不要認為大家聽不懂。其實還是隻要我們做得夠用心,夠好。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品 茶

本次茶會活動安排得很豐富。除了“流響”禅與樂音樂會,我們還在東山閣國師堂舉行“放下着”東山禅茶體驗。同時來自海内外的茶人朋友還将為我們帶來“百家茶席”。

3月23日上午我們在東山閣國師堂舉辦“禅茶一味的當代啟示”主旨發言,聆聽各位法師和學者、茶人暢談禅茶文化。此外,本次活動還為大家準備了“禅起蕲黃”五祖寺佛教中國化曆史文化展和“錦書來”正慈法師書法展等一系列禅文化活動,希望大家從這些活動中感受到禅與茶的生命和活力。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昨天我們縣委書記還在問明天有沒有雨啊?我說有雨也是東山法雨啊,也是慈雲法雨、甘露法雨。

中午和下午陽光燦爛,我們席地而坐,與茶人共飲一杯茶。相處這太平盛世和千年古寺裡的千年茶叙,千年茶話,千年茶文化,還有這份山野之氣的自在的空間。崇谛法師講,山裡頭就是好啊,雖然這麼多人,但是不顯得喧鬧,始終有山林靜氣。這種歲月靜好、山林無事的氛圍非常好。

晚上又是一場一場的茶劇場極美地呈現。不過遺憾的是,這場雨終于來了。夜來風雨聲,茶人知多少?智懿法師說我們賺了半天。因為這一整天沒下雨嘛,積攢到傍晚才下的雨。聽說黃石一到下午,就又是風又是雨。是以說菩薩保佑啊。佛教結天緣做事,寺廟做事結天緣。

也有美中不足的。因為有的老師都是深夜回到住在底下的問梅村,我們的交通服務沒有跟上,做好一個活動還是蠻不容易的。是以說一個大型的活動都是拼細節,最重要的也是細節。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思 茶

喝茶的這件事兒,是大家都會遇見的一種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在對待自己,還是待客之道。禅堂裡面,也有禅堂裡的一杯茶。寺廟的叢林裡頭,也是一直都有以茶為禮,以茶待人的傳統。這在寺廟裡頭也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據資料介紹,唐宋禅寺中專門設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諸寮舍司煎點茶的設有專門的職位,稱為“茶頭”。新住持晉山,也有點茶、點湯儀式;甚至還有專門以茶湯開筵的,美其名曰“茶湯會”。

古人不會在形制、形式上面,花去太多的額外功夫、額外關注度,更多的是關注茶的本質,茶本身,如茶的品質、味道、顔色,質地,就是這麼喝茶,更多的是一種享受其味蕾本身。從某一方面說,說禅的目的,也是一種以指來見月罷了。行禅不是禅,現象肯定不是禅,禅說得更多的是要去身體力行,做得更多,是要去用心會參之處。

至于要說茶文化這件事,在不少人的眼中,是一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每個人的解讀和了解是不一樣的。是以近些年來,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和形式,出現了茶劇場、茶音樂、茶空間等等的花樣。時下很流行的圍爐煮茶,以比較寬松休閑的樣态出現,令人喜聞樂見,是備受大家歡迎,火得出圈了的茶文化現象。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社會大衆對禅,對祖庭,對佛門,對佛教辦這樣的禅茶活動的熱情,其實遠遠超出我們的認知和想象。沒想到人們從全國各地,從世界各地湧來參加禅茶大會。茶人的參與度、認知度,我們對禅茶的核心和大家喜聞樂見的程度,還挖掘得遠遠不夠。

求新、求變,在今天的時代看來,是一個不變的話題。當然我們的本色是佛教的原位,佛教的本位是不能變的。但是在今天這個巨變的時代,我們真的要有這種緊迫感,這種時代感,還有這種一往無前,在變與不變當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自身的價值所在。

《維摩經》上所講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是個很好的辦法,人有所好嘛。僅僅有茶,沒有禅,就缺了靈魂,是以用禅茶這個媒介來接引衆生,是非常好的一個切入點。從這個小切口把大家吸引過來,最終引導大家對禅,對佛法,對佛門的生活,有了更多更好的正面的、正确的,具足正知正見的認識,這樣他的生活也就有了正信正行了,我們的目的也不過如此。怎麼去做好茶禅這篇文章,的确是一個很好地落實“佛法在世間”的方法,與太虛大師所提出的“人間佛教”不謀而合,希望“人成即佛成”吧。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飲茶本不僅僅是飲茶,也是我們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不要忘了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今天要舉行這樣的活動?我想既是一種傳承,也是在傳遞我們中華的泱泱文化。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記載:“蕲州茶生黃梅縣山谷”,五祖寺自弘忍大師建寺起,就開辟有茶園,種植茶樹,僧人以茶養生,以茶供佛,以茶參禅,通過一杯禅茶引導大衆感受佛法的清涼與智慧。“楚天禅風甲天下,唯獨東山一法門。”禅茶的核心在于禅,禅茶的精神,最終可以上溯到五祖弘忍大師提倡的“守本真心”。借助祖庭的這杯茶,願我們重溫祖師的禅法心要,提起正念的力量,守護好自己的一顆真心!

“相約東山,櫻花禅茶”。這應該在湖北,亦算是在引領茶人們的一個祖師文化禅茶會。說來說去,都是文化的力量,都是因為有屬于自身的曆史文化。如果沒有文化的話,一切都無從談起。文化才是真正的不竭動力的源泉。

還真不能小看了這片小小的樹葉啊。中國的茶文化,一部茶文化,半部世界史。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再憶茶——

10年了。10年來,五祖寺從開始舉辦茶會,到後來種植黃梅山上的野茶,以及在這之後,朋友們捐種的黃金茶,直到現在的鄂茶1号的品種開辟了十畝地的茶園,我請杭州靈隐寺的光泉大和尚題寫的“五祖禅茶”等等,這一路上的茶人之路在走到了這第十個年頭的時候,總算有了一點起色。

在過去了千年之後的我和我們這一代人,當我們端起這一杯茶的時候,就會想起源于黃梅東山的中國禅宗和中國的禅,以及中國的祖師禅人們。禅的淵源,茶的淵源,那追溯都還是要到黃梅。中國禅宗也是源自黃梅呀。我懷着既感恩又慚愧的這顆真心,尤其是今年我們在大雄寶殿佛前獻茶的時候,我想起我應該到真身殿前,也要獻上一杯茶。

是以我和法師們及從業人員在大雄寶殿回顧這次佛前獻茶的活動時,我再一次跟他們講到,如果下一次再舉辦茶會,我們的法師和茶人,也要到真身殿去獻茶,來緬懷我們的祖師。一代一代的祖師們提出“禅茶一味”,才有今天,我們在祖庭裡面,千年之後端起這杯茶。

是以做事隻要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十年的曆程,十年的茶路,十年的茶會,也讓我們感受到祖師們的加持力,佛菩薩的加被,還有我們所有付出的努力。在十年的時候,我們終于有了一個說法:我們應該這樣來做,應該這樣來紀念和緬懷我們的祖師大德們提出來的“禅茶一味”,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所做的一個回應吧。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十年了,又想起我十年前在升座的時候,寫下的這四句話:

願做黃梅東山月,照見尊前半縷光。

若得清涼鹹安樂,山僧即刻便還鄉。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讓我好感慨,也好懷念,同時也好慚愧。還沒有想到,已經有十年的茶會,在不經意當中,規模這麼大,影響這麼好,連中新社、人民網都為我們發了新聞。一切,好多事情,是不是一種天意?我也說不清楚,但是十年已經過去了,沒想到有這麼一次美好的呈現。

當然,又慚愧,又感恩。一切,不知道怎麼來說。是以,要常懷感恩,常生慚愧,一切好像似乎都有安排似的,在冥冥之中。就這樣稀裡糊塗做了這一次茶會,不料竟是已經十年,整整十年的這麼一個值得紀念的時間……

一個出家人的十年茶路:又想起十年前升座時寫下的四句話

從去歲到今年,斷斷續續、拉拉雜雜地記下一些茶事心事,這一席東山禅茶,其實,于我,茶裡有千般滋味。

因為這不是我一個人喝茶,是請有緣人來品茶啊。

這有緣,有中韓日的友人。

這有緣,接續着曆史和未來。

這有緣,不僅僅包括了佛門,有意思的是,這次也是我們省五大宗教界的會長們一起來品嘗過的一杯茶。

這一樁茶會,當年我“踏入趙州門”,從柏林禅寺明海大和尚那邊接過來,未料而今,從此空門不用關,“幾度再相迎”!

在這一杯茶中,願您得清淨,願您得自在。

圖檔來源 | “五祖寺”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