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輕松學會鮮食甘薯的簡易栽培技巧

作者:青錢柳

輕松學會鮮食甘薯的簡易栽培技巧

楊 浩等

陝西洋縣現有甘薯面積 10 萬畝, 年産鮮薯 20萬 t 。經過 10 多年持續引種試驗,洋縣優選了一批穩産、質優的鮮食甘薯品種,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簡易化高效栽培技術,現總結如下。

1 品種選擇

鮮食甘薯宜選擇早熟、可溶性糖含量高、薯肉細膩、薯形勻稱、外表光滑、富含胡蘿蔔素或花青素的品種, 其中進口品種可選擇日本培育的瑪莎莉、紅瑤、鳴門金時、安納芋等,這些品種産量一般,風味獨特,栽培難度相對較高;國産品種可選擇普薯 32 (西瓜紅)、煙薯 25 (煙蜜薯、蜜薯)、龍薯九号、群力二号(榆林綏薯一号、山東榮成蜂蜜罐)、北京 553 、心香、泰紫薯一号、徐紫薯 8 号等,這些品種管理簡單,單産相對較高,多數适合烤制,比如煙薯 25 、普薯 32(也适合蒸煮); 群力二号是個老品種, 薯肉細膩香甜、薯形勻稱,近年種植面積在擴大。

2 選地整地

甘薯适應性強,耐幹旱貧瘠,怕積水,選地以沙土或沙壤土為宜,盡量避免選擇土壤黏重闆結地塊。盡量不用重茬地,以免地老虎、蛴螬、金針蟲、甘薯莖線蟲等地下害蟲嚴重發生,或者受到薯瘟病、黑斑病危害。種植地塊需在冬春翻耕凍伐,保持土壤疏松。

輕松學會鮮食甘薯的簡易栽培技巧

3 種苗繁育

3.1 種薯選擇 育苗種薯宜選擇大小适中的夏薯,如無充足的夏薯使用春薯也可。 剔除有嚴重蟲害和病斑的種薯。 有莖線蟲危害的種薯可采用水選法(加入 50% 多菌靈 500 倍液、噻蟲嗪)進行篩選。 水選後的種薯及時晾幹,及時播種,不得繼續貯存。

3.2 育苗地施肥整地 育苗宜選擇土層深厚、高燥向陽的地塊,育苗前多次旋耕整理,整地時畝施 57%磷酸二铵 10 kg 、尿素 10 kg (也可用 25-20-5 的複合肥 20~25 kg ), 有條件的可畝施腐熟有機肥 1 000~2 000 kg 。

為預防蛴螬、金針蟲、鼠婦等危害,每畝施入毒死蜱顆粒劑 5 kg 。若土壤含水量過低,可在翻耕前适當澆水,待水分下滲後再整地。

3.3 育苗時間 有暖棚和地熱設施的, 可在 12 月底至次年 1 月初育苗;無暖棚和地熱設施的,可在 1月底至 2 月中旬育苗。

3.4 育苗方法 宜提早育苗, 采用脫毒薯種較好,推廣大棚地熱育苗。 無電熱加溫設施的,采用中型拱棚雙膜或三膜育苗,苗床底部略低于地平面,地池内填充釀熱物,澆水後覆土排薯種。 覆土之後做好地膜覆寫,拱棚薄膜保溫催芽。

為控制雜草,每畝用 50% 乙草胺 80~100 mL 噴施畦面。

3.5 苗床管理 甘薯喜歡溫暖環境,地溫低于 12 ℃容易爛薯,苗床早期溫度宜維持在 28~35 ℃ 。 下種薯前用地膜覆寫苗床提前蓄熱, 選擇晴天播種後采用地膜覆寫并制作小拱棚保溫增溫,促進出苗。

育苗前期注意保溫保濕,白天接受陽光,夜晚用棉氈覆寫拱棚儲存熱量,促進早出苗、多發根。

出苗後及時澆水, 促進苗齊苗壯。 中午光照強烈時段适當增加拱棚通風換氣時間, 防止高溫灼傷葉片。

待完全出苗後,及時撤除拱棚,少量多次追肥澆水, 追肥以尿素加三元複合肥為好, 促進薯苗健壯生長。

提早預防病蟲。在苗出齊後,每畝采用 25% 噻蟲嗪水分散粒劑 20 g 、 90% 敵百蟲晶體 100 g 、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0 g 混合噴霧,防治白粉虱、蚜蟲等害蟲及黑斑病,減少病毒病傳播機率。

4 栽培管理

4.1 合理施肥,精細整地 甘薯雖耐貧瘠,但喜肥,根據地力每畝施入 25-20-5 三元複合肥 40 kg 和3% 辛硫磷顆粒(或阿維毒死蜱顆粒) 3 kg ,結合整地一次性将殺蟲藥和肥料深耕入土待用。

甘薯田需土壤細碎, 根據土壤質地盡量旋耕松細,否則不利于薯塊膨大和薯形良好。

4.2 高壟栽植,合理密植 根據田地不同平整度及走向确定土層合适的壟距,平地壟距略寬,一般大壟寬 80~100 cm 、 高 30~40 cm , 小壟寬 60~85 cm 、高20 cm ,壟溝深 25~35 cm 。 山坡地和貧瘠地采用窄壟單行,肥沃平地采用大壟雙行,容易積水的地塊還需要開挖排水管道,以防積水導緻甘薯腐爛損失。

起壟完成後,有灌溉條件的在壟面上鋪設水帶,覆寫黑膜或黑白膜。 為預防雜草,起壟完成後在土壤濕 潤 時 每 畝 噴 霧 50% 乙 草 胺 100~130 mL 對 水50 kg 封閉雜草。

4.3 剪苗扡插 甘薯剪苗首先需剔除苗圃中的有病薯苗、 畸形苗, 凡葉片皺縮、 變色、 黃化植株直接清除。

采用高剪苗,一則減少黑斑病傳播,二則利于薯苗二次萌發。 為提高成活率,剪苗時宜選擇植株茁壯的苗,不得選用細弱、幼嫩、短小的苗。 剪苗後一般不能再次短截,否則薯苗恢複慢、産量低。

薯苗長度以 30 cm 左右為好,不宜太長或太短。扡插時采用斜插或改良式水準插法,以利于早結薯、均勻結薯。

甘薯前茬一般需要趁雨扡插,如無充足的降水,則需人工灌水保苗。 栽植密度視品種、時間、土地情況而定,一般每畝 3 500~4 000 株。

地膜甘薯可以在當地終霜結束後栽植, 露地甘薯 5 — 8 月均可栽植。

4.4 化學除草 甘薯栽植前期易遭受雜草危害,緩苗後可人工除草,也可噴施乙草胺加滅草松、敵草快或選擇性除草劑丁喹禾靈、 氟吡甲禾靈等防除田間雜草。 注意除草劑不得擅自加量。

如果錯過早期封閉處理雜草的時機, 可選擇以丁喹禾靈為主要成分的複配專用除草劑控制雜草。

4.5 化學控旺 甘薯易徒長,要在其完全覆寫地面之前噴多效唑或烯效唑控制旺長, 注意濃度不能太大,不能漏噴或重噴,以免影響控旺效果。注意,過度幹旱或貧瘠的地塊一般不采用控旺處理。

4.6 翻蔓或提蔓 傳統上甘薯需要翻蔓處理,以減少不定根, 現在提倡提蔓管理, 不影響甘薯葉片角度,利于增産。 對于覆寫地膜的甘薯地塊,原則上不需要人工翻蔓。

輕松學會鮮食甘薯的簡易栽培技巧

5 采收貯存

5.1 采收 甘薯成熟後宜采用機器采挖,采收時間根據薯塊生長情況和市場行情靈活掌握, 不能采挖太晚,否則薯塊太大且畸形薯增加,不利于銷售。 甘薯采收後及時分級包裝, 将大中薯運回涼爽通風處散熱降濕,防止薯堆發熱腐爛。

5.2 貯存 宜采用地窖或屋窖貯存,做好溫濕度管理,不同階段管理重點不同。 入窖前期,及時降溫防止堆溫快速升高,中間階段做好恒溫保持,後期做好保濕保溫,可用藥劑處理,以減少病害發生和爛窖。整個貯存期堆溫控制在 12~15 ℃ 為好, 過低容易發生冷害或凍害,太高呼吸作用旺盛,容易腐爛且自身損耗嚴重。 前期做好降濕,待堆溫穩定後可覆寫薄棉氈保溫保濕,防止大量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