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韻達退件當盲盒出售涉違法被約談 業績失速營收下滑投訴量超11萬條

作者:長江商報
韻達退件當盲盒出售涉違法被約談 業績失速營收下滑投訴量超11萬條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江楚雅

本應退給商家的快遞,搖身一變成為“盲盒”,以1元一斤的甩賣價打包出售。

4月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焦點訪談》報道了韻達義烏北苑營業網點“快遞盲盒”涉嫌違法的亂象。次日,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就此約談韻達快遞總部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

作為快遞行業曾經的“老二”,韻達股份(002120.SZ)如今風波不斷,不僅在競争對手們的猛烈攻勢下,從“加盟制老二”的位置跌落,業績表現也連續下滑。

2023年前三季度,韻達股份實作營收328.35億元,同比下降6.84%。而且從單季度表現來看,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其營收已連續四個季度均同比下降。

從行業來看,光看2023年第三季度表現,韻達股份營收同比下降9.15%,降幅最大,順豐營收下滑6.42%,圓通營收僅微增0.01%,申通則是4家公司中唯一營收幅度有較大增長的公司。

此外,韻達配送不及時、快件丢失、服務品質堪憂等投訴屢見不鮮。目前,黑貓投訴平台,關于“韻達快遞”的累計投訴量已經超過11萬條。

快遞退件被當作盲盒出售

因央視報道,“快遞盲盒”引發關注。

據報道,在一些購物平台,一些商家大量出售“快遞盲盒”,按斤或按件來賣。追根溯源,這些盲盒不僅有廠商處理的低價産品,還有來自快遞網點的退件。

這些原本應該退回商家的快遞,為什麼會流向市場?究其原因,是由于商家自身并未設定完備的退件核對機制,這給快遞網點鑽了空子,将一些快遞退件出售,售價一進制一斤,之後買家再以“快遞盲盒”的形式在市場上公開出售。

長江商報記者在某電商平台上搜尋快遞盲盒,出現不少大量快遞堆積的圖檔,标有“全新未拆”“清倉撿漏”“按斤出售”等相關字眼吸引消費者。點開界面,這些堆積的快遞被介紹成是“新款外貿百貨爆款玩具手辦按斤整箱貨源”産品,圖文顯而易見不一緻,其中50—90件的熱銷爆款售價19.69元、銷售1萬多件。

有意思的是,如此低價的“盲盒”,買家秀卻都是掃地機器人、刮胡刀、電鍋、耳機等昂貴的電子産品,并且是清一色的發好評。評論下有消費者直言“太假了,評論刷的太厲害了,全是同一天”。

在此次調查中,消費者所購買的3袋“快遞盲盒”,退件位址大多指向“韻達速遞”“浙江義烏北苑公司”和“浙江義烏北苑公司擁軍路服務部”。

4月2日,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就浙江義烏韻達品牌快遞企業違規處理使用者退貨件問題,約談韻達快遞總部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

實際上,“快遞盲盒”是違法行為。按照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2023年第22号令)第二十九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處理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的快件(以下稱無着快件),并建立無着快件的核實、保管和處理制度,将處理情況納入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不得在保管期限未屆滿擅自處置、不得牟取不正當利益、不得非法扣留應當予以沒收或者銷毀的物品等。

一直以來,“快遞盲盒”都是快遞行業的頑疾,揭示了快遞公司在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明顯的漏洞。

業績失速網點收縮

近年,受“價格戰”影響,韻達業績增長放緩,Wind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别為26.47億元、14.04億元、14.77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别為-1.88%、-46.94%、5.15%。

2022年,韻達實作歸母淨利潤14.83億元,同比增長1.62%,增速對比同行最低,同期,順豐、申通、圓通同比增速分别達44.62%、37.6%、86.35%。

公司營收也持續下滑。财報資料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韻達股份實作營收328.35億元,同比下降6.84%。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實作營收112.61億元,同比下降9.15%。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韻達的營收連續四個季度均同比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按包裹量計,韻達2023年市占率為14.3%左右,相較2022年的15.9%左右的水準下滑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月,網傳韻達“2000多個網點關閉”“公司要倒閉”“客服不受理”等消息。随後,韻達釋出澄清公告,但背後反映了客戶需求和業務量增長之間的沖突,不少消費者仍然在對韻達快遞配送速度慢、丢件頻發、投訴管道不暢通等問題進行吐槽。目前,黑貓投訴平台,“韻達快遞”的累計投訴量已經超過11萬條。

實際上,近年來韻達網點經營波動問題突出,自2022年8月起,韻達每月快遞量出現下滑态勢,其中當年11月和12月分别下滑21.4%和18.46%。韻達2022年半年報資料顯示,公司在全國擁有29844個網點及門店,而在2021年底上述資料為32274個,即半年内收縮網點近2500個。

近期,韻達釋出2月主要經營名額快報,當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24.34億元,同比下降32.22%,完成業務量10.65億票,同比下降22.88%,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29元,同比下降11.92%。

可供對比的是,順豐、韻達、申通、圓通4家快遞企業2月完成業務量分别同比下降11.49%、22.88%、15.36%、20.43%。對于快遞服務業務收入下降,韻達股份解釋稱,一是受春節假期錯期影響;二是公司積極優化客戶結構和包裹結構,導緻業務量及快遞服務業務收入同比下降。

業内認為,去年以來,快遞頭部企業競争動作明顯,圓通超過韻達穩坐第二寶座。除此之外,極兔的港股上市和菜鳥速遞的誕生都為頭部企業的競争帶來新的壓力,韻達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