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果園微利營運難持久加盟店收入下滑 果品品質涉訴近2000條成本高企難解

作者:長江商報
百果園微利營運難持久加盟店收入下滑 果品品質涉訴近2000條成本高企難解

長江商報記者 張璐

2023年,“水果一哥”百果園(02411.HK)交出一份難言“滿意”的答卷。

近日,百果園2023年業績出爐。财報顯示,公司2023年實作營收113.91億元,同比微增0.69%;實作淨利潤3.62億元,同比上漲11.88%。從營收增速來看,相比2022年9.94%、2021年16.22%的增速,百果園隻能稱得上“沒有退步”。

在社交平台上,百果園時常與“高價”“貴”等标簽挂鈎,但“貴”不一定就代表品質高。

今年“3·15”期間,有媒體曝出,百果園門店存在使用腐爛水果制作高價果切、隔夜水果充當鮮果售賣等亂象。

而後百果園稱,已第一時間核實查證,并對該涉事加盟店停業整頓、全面徹查。其強調,雖是個别門店問題,但同樣凸顯出公司管理的漏洞和瑕疵。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6日,在黑貓投訴平台上,百果園投訴量有1985條,其中食品安全成為核心問題,包括存在異物、發黴、變質、過期等。

百果園以加盟模式為主,截至2023年,其加盟門店達6081家,自營門店12家,合計6093家,加盟門店占比高達99.8%。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百果園加盟店近乎占據了全部,這意味着公司在管理鍊條上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如果其中任何一家加盟店存在食品安全等問題,都将為品牌帶來巨大傷害。

百果園微利營運難持久加盟店收入下滑 果品品質涉訴近2000條成本高企難解
百果園微利營運難持久加盟店收入下滑 果品品質涉訴近2000條成本高企難解

近5年淨利率未突破3%

近日,百果園釋出2023年業績報告,公司去年實作營收113.91億元,同比微增0.69%;淨利潤3.62億元,同比上漲11.88%。

雖然百果園去年收入再創新高,但相比2022年來看,其收入僅增加了7827.4萬元,同比漲幅不足1%,而2021年、2022年時,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達到16.22%、9.94%。

同時,百果園利潤增速也出現停滞,盡管2023年漲幅達到11.88%,但是在2021年、2022年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速高達369.49%和40.35%。

相比其他水果連鎖品牌,百果園定位高端,“貴”一直是其鮮明标簽。在社交媒體上搜尋百果園,不乏“一個蘋果23.5元”“一個西瓜90元”“一串陽光玫瑰上百塊”的吐槽。

可問題是,百果園背上了“貴”的名聲,也沒見賺到很多錢。财報顯示,2019年— 2022年,百果園毛利率分别為9.8%、9.1%、11.2%和11.6%,淨利率分别為2.8%、0.5%、2.2%和2.7%。2023年百果園毛利率為11.54%,淨利率上漲至2.98%,但仍未突破3%。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究其根本,跟百果園重資産的商業模式有關,水果連鎖本來就是門難做的生意。

據國金證券研報顯示,從産品屬性角度看,水果為非标準産品,種植端和零售端均較為分散,需經曆采摘、分選、包裝、保鮮、儲存、運輸等多道程式,漫長的分銷過程不可避免地導緻了高損耗率和受限的運輸半徑。

公開披露資料顯示,從2020年到2023年,百果園的銷售成本分别占據公司總營收比重的90.9%、88.8%、88.4%和88.0%,成本居高不下成為痛點。

另一方面,百果園的加盟商賺錢也越來越難。據了解,百果園的生意不複雜,從供應商收購水果,再賣給加盟商,同時收取加盟特許經營費。是以,加盟商直接決定了百果園的業績。

從門店來看,2015年時,百果園門店剛剛突破1000家。随着不斷開店擴張,截至2023年末,百果園線下門店共有6093家,較上年同期淨增加443家。其中,加盟門店6081家,自營門店12家,加盟門店占比高達99.8%。

需注意的是,2023年,百果園業績貢獻主力加盟門店的收入由上年的88.51億元降至85億元,同比減少約4%;自營門店收入從0.61億元降至0.48億元。

這也意味着,百果園監管的加盟門店平均年收入正處于下滑狀态,該名額從2022年的200萬元降至2023年的180萬元,降幅達9.8%。

同樣下滑的還有百果園的零售總額。2023年,百果園門店零售銷售總額與線上零售銷售總額合計為141.71億元,較2022年的145.8億元下滑2.8%。

品控等問題涉訴近兩千條

百果園于2001年成立于深圳,主營水果專營零售,2023年1月16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機闆上市,成為“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

百果園最近的日子不太平。在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百果園被曝出武漢銀海雅苑門店存在使用腐爛水果制作高價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後次日充當鮮果售賣、随意定義車厘子等級等亂象。

針對這些指控,百果園武漢于3月16日釋出聲明,已對涉事加盟店進行停業整頓、全面徹查的處理,并表示這僅為個别門店問題。

事實上,這并非百果園首次被曝出相關問題。2022年,百果園曾因出售隔夜果切道歉,并表示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百果園在2023年還曾因水果中農藥超标被罰款。天眼查App顯示,百果園全資子公司上海百果園實業有限公司因水果含農藥超标,被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9.3萬餘元。

令人擔憂的食品品質,使市場對百果園的品牌形象産生質疑。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6日,在黑貓投訴平台上,以“百果園”為關鍵詞搜尋,投訴量有1985條,消費者的投訴大多在壞果、殘次品、商家不予退貨等問題,其中水果品質投訴居多。

可即便存在種種問題,百果園也并未放棄擴店步伐。

2016年,百果園喊出“2020年開1萬家店、年銷售額達400億元”的目标。随後,在2023年中期業績會上,公司創始人餘惠勇重提萬店計劃,目标達成時間為2027年。更長遠的目标是,到2042年開店3萬家。

不過,目前來看,百果園要完成“萬店計劃”依舊任重道遠。在行業人士看來,作為高損耗的生鮮行業,龐大且分散,想要實作目标難度不小。

近年來,精品商超、生鮮電商、社群團購等業态強勢進場,進一步擠壓了百果園單純做果業的基本盤,水果零售行業進入多元、同質競争階段。

反映在二級市場上,百果園上市當日,股價盤中最高觸及7.12港元/股,總市值一度超過百億港元。截至4月5日收盤,百果園股價報收3.17港元/股,上市一年後的百果園,股價較最高點已跌去55.48%,較發行價下跌47.17%。

在高速擴張之下,如何加強對加盟商門店的管控,避免食安問題的發生,成為百果園急需完善的功課之一。

百果園微利營運難持久加盟店收入下滑 果品品質涉訴近2000條成本高企難解

獨家深度推薦:

廣汽集團淨利降45%倒退至8年前 曾慶洪再提銷量增10%前2月卻降25%

碧桂園年報“難産”股票停牌 總負債超1.3萬億推進債務重組保交樓

中國中免94億銷售費吞噬淨利 股價累跌70%陳發樹梁瑞安撤離

高紀凡22.7億向妻子轉讓股權引猜疑 天合光能市值蒸發1400億與業績背離

萬科淨利近腰斬高管降薪首次不分紅 再提“活下去”拟兩年降債1000億

蒙牛乳業陷困局營收淨利均被伊利甩超 頻推并購增收不增利能否“高飛”待考

招商銀行通過信用減值損失減少27%增利 房地産公司貸款不良率兩連增至5.26%

亞鉀國際淨利降逾34%股價跌37% 郭柏春涉職務犯罪被遣返或存信披缺陷

中國黃金加盟店3537家占97% 多店跑路引維權潮經銷商虛假宣傳被罰

海底撈一年淨賺45億營收增超三成 放開加盟擴市場翻台率升至每天3.8次

雙彙發展經銷商增3632家業績反降 拿99%利潤分紅大股東落袋35億

華潤置地差異競争淨利連增18年 手握千億現金逆勢擴張融資成本下降

艾艾精工遭擊鼓傳花炒作15天14闆 塗木林夫婦财富增20億與基本面背離

中國石油全年将分紅805億 油價下跌仍大賺1611億

廣譽遠連續7年半财務造假被罰800萬 銷售費畸高4.91億研發費僅2400萬

航天動力被查實虛增收入38億 與高管合計被罰1180萬扣非五年虧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