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方發現:如果為台海危機制裁中國,世界經濟将受到毀滅性影響

作者:包明說

台海如果發生戰争,西方要不要聯合起來對中國進行全面制裁,這是美國智庫一直在研究的問題。4月2日,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和榮鼎咨詢聯合釋出報告,說如果七國集團對中國實施制裁,中國有可能采取措施實施對等反制。報告說,七國集團對中國商品的依賴額度超過4770億美元,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總額約為3580億美元,另外還有4600億美元投資,是中國可以制裁的。這個規模的貿易,如果因雙方彼此制裁而消滅,對世界經濟将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其實這個數字是故意低估的。我們查閱了一下西方七國與中國的經貿規模。排在第一位的美國,從中國進口5002億美元,對中國出口1641.6億美元。第二名日本從中國進口1605億美元,向中國出口1575億美元。第三名德國從中國進口1557億歐元,向中國出口額為973億歐元。對七國集團其他國家的進出口也在700億到1000億美元規模。

西方發現:如果為台海危機制裁中國,世界經濟将受到毀滅性影響

中國與西方七國的貿易多數情況下處在順差。其中從美國取得的順差規模最大。表面上看,西方七國要是不從中國采購,我們就賺不到錢了。但貿易是互相的,并不是說,有很多中國這樣的供應方,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自由選擇。美國如果發動西方七國,聯合切斷對華貿易,将很難有另外的國家能夠立刻填補市場空白,供應鍊将中斷,導緻西方國家的群眾和企業拿着錢也買不到東西。停止從中國進口,還會導緻西方國家從事進口、分銷和零售的工作崗位消失。同時,西方七國對中國的出口市場也會消失,數千億美元的訂單沒有了,還會帶來這一部分相應工作崗位的喪失。

西方發現:如果為台海危機制裁中國,世界經濟将受到毀滅性影響

當然,中國國内相應的工作崗位也會喪失,這就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但中國的宏觀調控能力比較強,可以通過内循環、開辟新興市場等方式來緩解局面。實際上,中國大陸在2023年的前十大貿易夥伴中,隻有美國、日本、南韓、德國、澳洲是美國陣營正式成員,中國香港實際上是為大陸服務,中國台灣的産業已經和大陸深度融合,很難分開。俄羅斯、越南、馬來西亞都不是美國陣營成員,不太可能跟着美國制裁中國。我們的進出口損失是可以彌補和緩解的。 西方七國的問題就沒有那麼容易解決了。作為所謂的自由市場國家,這些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和手段極其有限,失業、貿易斷崖帶來的沖擊,甚至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西方發現:如果為台海危機制裁中國,世界經濟将受到毀滅性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進出口貿易給政府帶來大筆稅收。失去了對華貿易帶來的稅收,會加重西方國家、特别是美國的财政困難,在美國聯邦債務高達34萬億美元的今天,這種稅收損失顯然會讓美國政府雪上加霜。這些後果,西方七國集團當然是清楚的,尤其是美國。他們為了把中國從全球供應鍊當中踢出去,已經折騰了十幾年。但是無論什麼做,都沒有能夠達成目标。實際上,西方七國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強大,也沒有自吹自擂的那麼一緻。不要說中國,就算是針對經濟上更加弱小的俄羅斯,西方七國也沒有能夠達成自己的制裁和禁運目的。雖然美國強迫歐洲不再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但俄羅斯在中國、印度方向開辟了新的市場。印度還做起了轉口貿易,把俄羅斯油氣轉手加價賣給歐洲。俄羅斯還通過各種管道,買到了西方七國生産的軍民用電子元器件,用在自己的武器裝備研制上。總體來說,西方七國要是對中俄這樣的大國發起制裁,不能說不會造成困難和沖擊,但絕不是什麼滅頂之災。相反,西方七國中比較弱小的那幾個,反而會遭到毀滅性打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