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當行長繼承家産”男孩爸爸确實是行長,當地農發行:其父母符合回避制度

“想當行長繼承家産”男孩爸爸确實是行長,當地農發行:其父母符合回避制度

近期,一段視訊火遍全網,一位男孩在某個學造句的課程上,是這麼描繪自己的理想,“我想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因為我的爺爺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我的媽媽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是以我想繼承我們的家産。”

“想當行長繼承家産”男孩爸爸确實是行長,當地農發行:其父母符合回避制度

這個造句是以“我長大後想()。因為(),是以()”這樣的結構,其實很正常的小孩子學國文課程。從邏輯上講,這個男孩說得沒毛病。家族傳承吾輩志,這孩子生在銀行家庭,從小耳濡目染,以後想當銀行行長,是一個很正常的志向。我爺爺是從事這個職業,我爸也是行長,我就努力要像他們一樣。

誰家孩子小的時候不膜拜自己的父親和家人?

可是這個小孩子樸實又誠實的話語卻把這個世間的一個遮羞布撕了下來。那就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一些好的崗位隻在親屬的小圈子裡兜兜轉轉。

該視訊引起巨大輿論後,當地銀行部門特意開了新聞釋出會,确認了小孩子說的事情屬實,并做出了相關解釋。其父親是某縣支行行長,母親是某市分行機關部門副主管,孩子父母目前的工作崗位符合監管要求和農發行任職回避制度規定,為此他們處于異地工作狀态。孩子的爺爺、外公曾經是農發行員工,均已退休多年,其爺爺是支行普通員工、外公曾擔任過另一縣支行行長。不論是父系,還是母系親屬,都在這系統裡任職。

小孩一點也沒說錯,真的句句屬實。

為什麼他們家一大家子都在農發行,該發言人進一步解釋了原因,該家庭在農發行工作的成員比較多是過去近三十年來曆史變遷和員工聯姻形成的。老一輩員工即孩子的爺爺和外公是農發行支行成立時随業務由其他行劃轉到農發行的,目前已分别退休20年、8年。孩子父母是學校畢業後通過招聘進入農發行工作的,此後互相認識結婚,進一步增加了這一家庭的農發行員工數量。曆史上部分機構對親屬關系管理要求不嚴,禁止性規定欠缺,早期子承父業傳統思想仍有一定影響,再加上同一機關年輕人戀愛結婚,形成了有的員工一家人在農發行人數較多的情況。

簡單來說,造成這個原因就是曆史遺留問題,其實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何止銀行系統呀?體制内職工之間互相聯姻,不願意找體制外的對象這個現象,就算在2024年的今天,依然出現在東亞這片大地的絕大多數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不信看看那些中小城市裡的中國小女老師,哪個找對象不是盯着醫生、公務員、國企職工呀?

雖然說,如今的公務員、國企等機關都開始嚴格執行回避制度。目的是為了防止出現利益藩籬、維護組織形象和公信力。

“想當行長繼承家産”男孩爸爸确實是行長,當地農發行:其父母符合回避制度

例如,《事業機關人事管理回避規定》第六條規定,事業機關從業人員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内旁系血親關系、近姻親關系等情形的,不得在同一事業機關聘用至具有直接上下級上司關系的管理崗位,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上司人員的事業機關聘用至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财務工作的崗位。

公務員招考公告中對“親屬回避”也作出更為明确的規定:“報考者不得報考錄用後即構成公務員法第七十四條所列情形的職位, 也不得報考與本人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内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人員擔任上司成員的用人機關的職位。”

這樣的規定也隻能保證同一機關不可能出現“父死子繼”的繼承者。血親貌似是可以避免,但是上下級、戰友、同學等關系,任何規定都無法限制。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規定沒有提及的東西,那就是有可以操作的。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如果A的爸爸在這個機關擔任上司崗位,那麼A确實不能考這個機關,但是當他的爸爸退休後,兒子再進來可就是沒有任何限制。A可以先進别的機關,之後打通關系,等爸爸退休再調動。

如果B的爸爸在某省直機關上班,并且擔任上司職務,那麼兒子B當然不能報考這個機關,但是他可以報考這個省會市所在的市直機關上班,誰又能說出個什麼反對意見呢?

如果C的爸爸在某機關擔任上司職務,隻要年齡到了退出上司職務的時候,那麼C想考這個機關,也不構成回避。

當然了,最隐秘的方式就是,如果小趙的舅舅在A機關上班,有個老戰友在B機關當上司。小趙可以報考B機關,并且被他舅舅的老戰友照顧一路順風順水的提拔;同時,老戰友的女兒小錢在A機關,也會受到小趙舅舅的幫襯。最好玩的情況是,小趙和小錢,在某一次親朋好友聚會上看對眼了,談起戀愛,兩家人都滿意,強強聯合,親上加親,豈不美哉?你說他們父輩的影響力,還在不在呢?

再回過頭來看這個新聞,該發言人補充說道:針對部分員工存在親屬關系對經營管理帶來的不利影響,2019年,農發行總行出台了嚴格的禁止準入規定,無論是校招還是社招等各類形式招聘,應聘人必須承諾在農發行沒有組織人事部門規定的近親屬,否則一律不予錄用,如隐瞞不報發現後一律除名。規定釋出後,XX省分行嚴格執行總行規定,此後除行内戀愛結婚外,不允許有新的親屬關系增量發生。同時對于存量親屬關系,根據組織人事部門規定,制定了明确的回避制度,安徽省分行也嚴格執行,一旦發現問題将立即糾正。

也就是說,2019年之前,該銀行根本就沒啥嚴格準入規定,這樣的故事,這樣的家庭結構,不知道還有多少。等到這新聞熱搜一過,網際網路七秒記憶,誰還記得這點事?等這孩子長大了,還真有可能學财會金融,畢業了進銀行,最後30、40來歲當上了行長,并且幹了些大好事。到時候新聞媒體就要來考古了,新聞标題我都想好了,勵志要當農業發展銀行行長的孩子,30年後真的當上了行長,隻不過是什麼XX農商行的行長,還可以換個小标題,論家風的重要性。

權力和财富的代際傳遞本來就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人人都諷刺周公子,誰人不想成為周公子?特權這個東西,誰不喜歡?對這種事有那麼大怨氣的朋友,很多隻是因為自己沒有特權罷了。對這種現象進行調侃的,内心深處誰沒點小九九。“世襲”這種現象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存在,如今隻不過存在地更隐蔽一些。呼喚公平正義,也是從古就有的呐喊。

公平本來就是相對的。一個良好的社會是給普通晉升的機會,那麼問題來了,非普通人難道就要下降嘛?普通人有機會晉升,但是人家既得利益也要分蛋糕啊。更不要說,人家從小接受的教育,獲得人脈資源,更容易讓他們近水樓台先得月。

“想當行長繼承家産”男孩爸爸确實是行長,當地農發行:其父母符合回避制度

古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祁同偉當上了公安廳長,他家的狗,都成了有編制的警犬。這樣的故事幾千年了,每天都發生在東亞這片土地上,有啥好嘲諷的,難道是第一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嗎?

投胎本來就是技術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