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明假期消費火爆,促消費政策頻放大招

2024年清明假期落幕。經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測算,假期3天全國國内旅遊出遊1.19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國内遊客出遊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

“假日經濟”火熱的背後折射出大陸消費市場的活力與潛力。與此同時,促消費政策也在不斷加碼。作為今年促消費、穩投資的關鍵舉措,新一輪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迎來密集部署。國家發改委4月2日和3日接連召開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專題座談會和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推進會議。

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發文調整汽車貸款,加大汽車以舊換新場景金融支援。4月7日,央行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5000億元,以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裝置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援力度。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年初以來,消費加快複蘇,尤其是在假日經濟的帶動下,服務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日前表示,展望今年全年,随着各項擴内需、促消費政策措施落實落地,支撐消費增長勢頭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在不斷增多,消費增長的内生動力也在持續增強,新潛能不斷釋放。大陸消費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向好态勢。

假日經濟提振消費市場

今年清明假期的旅遊和消費熱情展現在多組資料中。機構認為,今年清明假期,吃住行遊購娛等多個生活服務業消費向好,彰顯了内需潛力。同時,各地結合區域特色打造的新型消費模式、節慶活動等,在促消費方面效果顯著,2024年的消費市場有望持續升溫。

據交通運輸部預計,清明節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7.5億人次,日均超2.5億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長56.1%,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長20.9%。從出行方式來看,絕大多數人選擇公路出行,清明節公路人員流動量預計超6.9億人次。

其中,鐵路客運量預計4974.3萬人次,日均1658.1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長75.3%,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長20.7%。根據國鐵集團披露的資料,4月4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853.6萬人次,創今年以來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4月5日發送旅客1330.7萬人次,也比國鐵集團預估的數值多了約70萬人次。

線上旅遊平台資料更加亮眼。清明期間,飛豬平台上主要旅遊服務預訂量都超過了疫情前水準,其中國内酒店的預訂量同比增長159%,線路遊預訂量增長164%,人均旅遊消費金額也同比去年呈現兩位數增長。

攜程資料顯示,假期期間,國内本地遊、周邊遊訂單分别同比增長211%、350%;回鄉祭祖傳統則帶熱鄉村微旅遊,鄉村遊訂單同比增長239%。去哪兒資料顯示,清明假期國内熱門景區預訂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長5倍,部分火熱景區預約告罄一票難求,以小城市為目的地的機票提前預訂量,同比增長七成。

去哪兒大資料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随着旅遊市場主力年輕化,旅客對目的地的選擇呈現多元化趨勢。一條老街、一個菜市場、一份獨特的美食,都可能成為一座城市“爆火”的引子。對于當地來說,想将流量轉化為消費,還需講誠信、重服務,用誠意和更好的服務打動旅客,實作口碑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清明檔票房也重新整理了影史紀錄。據貓眼專業版資料,截至4月6日18時14分,2024年清明檔(4月4日~6日)總票房突破8.23億元,總觀影人次達2060萬,總放映場次達135.8萬,超2021年清明檔票房成績,重新整理中國影史清明檔票房紀錄。

業内認為,自春節檔以來,電影消費明顯成為全國節假日消費主流,過往相較其他節日檔略顯冷清的清明檔今年也呈現出蓬勃态勢,并吸引多部類型、題材各異的新片争相定檔。而在即将到來的五一檔、端午檔、暑期檔等傳統大檔期,全國電影市場有望迎來進一步的繁榮發展。

促消費組合拳密集落地

商務部将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今年以來,商務部以政策和活動“雙輪驅動”來促進消費,各類促消費活動接連展開,各類促消費的政策措施也在陸續出台。郭婷婷表示,下階段将繼續抓好辦好“消費促進年”系列活動、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完善市場和流通體系四個方面的工作來推動消費穩定增長、持續擴大,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國務院日前印發《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4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栅潔主持召開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第1次專題座談會,與京東集團、美的集團、海爾集團、格力電器、雅迪科技、格林美等6家民營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認真聽取企業家對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的訴求建議,就下一步落實落細相關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讨論。

6位民營企業家詳細介紹了企業生産經營情況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的考慮,并提出了具體意見建議。企業家們表示,消費品以舊換新市場規模巨大,國家的這項部署十分具有針對性,相關行業将會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大有可為,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很有信心、期待滿滿。

鄭栅潔逐一回應了企業家們提出的具體政策建議。他表示,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能促消費、拉投資,又能促進節能降碳、增加先進産能,還能讓更多高品質耐用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是一項惠民利企、一舉多得促進高品質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将抓緊建立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機制,與有關部門一道,充分發揮經營主體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打好政策組合拳,強化資訊、智能技術等科技支撐,推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真正把這件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讓企業和老百姓享有更多獲得感,紮實推進大陸經濟高品質發展。

4月3日上午,鄭栅潔又主持召開了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推進會議,協調推進近期工作。會議指出,打好政策組合拳,推進裝置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标準提升等四大行動取得良好開局。要進一步細化實化各領域目标任務,分類施策、有序推進,力争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做好回收循環利用,抓好産品裝置報廢、回收、再制造、資源化利用的全鍊條,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形成閉環。加大中央投資等各類資金的支援力度,完善落實稅收優惠,優化金融扶持,保障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

商務部最近透露,正在抓緊研究細化舉措,在充分尊重消費者意願的前提下,推動汽車換“能”,逐漸提高新能源汽車、節能型汽車銷售占比;推動家電換“智”,促進家電消費向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方向發展;推動家裝廚衛“煥新”,支援更多存量房、二手房實施舊房裝修和局部改造。

汽車消費是本輪促消費、擴内需的重點領域。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确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根據借款人信用狀況、還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

此前,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分别為80%、85%。《通知》将這一比例調整為由金融機構自主确定,貸款最高發放比例可達到100%,即按所購汽車價格全額發放。

業内分析,按照國務院關于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統一部署,為推動汽車以舊換新,支援促進汽車消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通知》,以優化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加大汽車以舊換新場景金融支援。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通知》主要亮點在于三個方面:一是明确自用汽車貸款(包括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發放比例由金融機構确定,最高可達100%,進一步提高居民借助個人汽車貸款購買汽車的能力;二是鼓勵金融機構适當減免汽車以舊換新過程中提前結清貸款産生的違約金,有助于降低居民通過“以舊換新”購買新車的負擔,提振居民汽車消費的意願;三是針對此前汽車貸款領域騙貸行為較多等現象,要求加強汽車貸款全流程管理,嚴防貸款資金挪作他用,降低政策放松後可能增加的信用風險。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第一财經,本輪更大範圍、更多領域的以舊換新,将帶動居民消費更快增長,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有望達到6.5%,較此前預期提高0.5個百分點。在基數大幅擡高的背景下,這一同比增速将與上年基本持平,意味着今年居民消費增長勢頭會更強。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