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城市英雄 23期 | “一窗暖陽”創始人楊峰:從抑郁患者到抑郁領域創業者

在南京大學深圳産學研基地的一間辦公室裡,記者見到了楊峰和他的團隊。大家圍坐下來,楊峰在一旁泡茶。團隊成員穿着統一白色翻領T恤,左邊胸口印着橘色“Be·Shinning”,寓意是閃耀光芒,這也是“一窗暖陽”的核心理念。

1993年出生的楊峰,剛過而立之年。采訪過程中,他總是讓團隊的小夥伴先說、多說,自己做做補充和總結,身上沒有企業創始人的霸氣和淩厲,相反,帶着一點腼腆和謙卑。誰也想不到,這麼溫和的一個人,曾經三度抑郁。“這也是我創辦一窗暖陽的初心,非常想幫助那些陷入抑郁、迷茫與痛苦中的人,陪伴、支援他們走出黑暗困境,找回真實的自己。”楊峰說。

城市英雄 23期 | “一窗暖陽”創始人楊峰:從抑郁患者到抑郁領域創業者

▲楊峰

從升學到就業,他經曆三次抑郁

“你就是太敏感了”,這是楊峰聽過最多的話,而他真實的感覺卻仿佛被扔進一個魚缸中,不斷下沉。

第一次抑郁症發作是高二,家裡的變故和學業的壓力讓楊峰整宿睡不着,身體一直緊繃,聽到所有的聲音在腦中轟鳴。知道明天就要考試,必須睡着,但越努力就越疲憊,那種疲憊感把他快耗幹了。在老家,沒有人會關心、讨論心理障礙的問題。

為了熬過那個階段,楊峰和父母切斷聯系,住到學校旁邊一個地下室改裝的出租房裡。父母心疼孩子,又不敢打擾,經常把一些食物放在門口然後默默離開。那一年多裡,這是他們唯一的連接配接。

離開家庭這個壓力源,楊峰的睡眠狀态有所好轉,從4個小時到2個小時入睡,雖然進步緩慢,但終于能夠睡着了。除此之外,他開始大量閱讀心理學、哲學等方面的書籍,求生的本能驅使他透過書籍、電影告訴自己發生了什麼、不用怕,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第二次抑郁症複發在深圳,職場壓力讓他再次患上重度抑郁。甚至曾在深夜走到窗戶前,腦子裡無數次地響起一個聲音,“跳下去一切就結束了”。但是,高中時期對抗抑郁,自救的那份勇氣又總在反向拉扯,提醒他不要輕易放棄。楊峰選擇了專業心理治療,心理醫生建議他換個新的環境,于是他換了新的工作。

“換了工作,新的環境新的同僚,确實抵消了一點負面的情緒。但是,如果把人的情緒比作一個蓄水池,它有一個進水口和一個排水口,那麼,被抵消掉的壞情緒隻是解決了排水的問題,排掉了一些不好的東西,卻并沒有治本。因為,消極的情緒還在從進水口源源不斷地湧入。”畢業于廈大,理科出身的楊峰很生動地做了個比喻。是以,當新的工作再也不能平衡情緒帶來的困擾,楊峰知道,第三次抑郁又來了。這一次,他果斷辭職。

城市英雄 23期 | “一窗暖陽”創始人楊峰:從抑郁患者到抑郁領域創業者

▲一窗暖陽組織的第一場“抑郁,我們來了”活動。

愛和成長幫他擰緊壞情緒的“水龍頭”

人生總是寫滿了各種意想不到,能量守恒定律在這時候發揮了作用。人生低谷期的楊峰,遇到了晖哥和林老師(一窗暖陽聯合創始人)。在深入接觸後,他們開始用一套成長實踐理論與方法陪伴楊峰,疏導他,幫他緩解焦慮與内耗。“林老師發現,我人生每一個重大選擇,其實都在主動遠離家鄉,内心深處對于家庭——那個讓我開始抑郁的地方,一直在逃避。”楊峰坦言。沒錯,他害怕自己的原生家庭,高中畢業後,他頭也不回地離開,過年也盡量不回家。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他和父母幾乎沒有聯系。“有一天,晖哥和我分享了一些與情緒共處的方法、和家人相處的故事,我深受觸動和啟發。後面,在他們的支援下,我開始嘗試與父母溝通。”

一天夜裡,楊峰接到父親電話,通話結束時他淚流滿面,曾經對家庭、對父母的誤解和埋怨終于被解開,郁結于心底的壓力和痛苦那一瞬間仿佛消散了,楊峰恍然,原來父母一直是愛他的!

“還記得剛剛說的蓄水池嗎?是愛和成長幫我擰緊了進水口的龍頭。當負面消極情緒不再汩汩湧入,我感覺内心平靜了很多,然後,原有的負面情緒也在一點點排掉。”當看到家庭問題的根源時,楊峰重新學習跟父母相處,跟那些年受過傷的自己相處。他與晖哥和林老師彙聚了一群互相扶持的朋友和實踐夥伴,研究并建構了一套抑郁者賦能支援與療愈體系,找到了值得奮鬥一輩子的理想事業。

以人為本,科技賦能

一窗暖陽的定位是一家人文科技公司,“我們要做的是當你感覺情緒低落、差別于正常情緒狀态時,可以提供疏導、賦能與個性化支援。”聯合創始人林老師表示,一個人情緒出現亞健康,誘因絕不僅僅在主體身上,背後必然存在家庭、職場甚至是大環境的問題。一窗暖陽從主體出發,幫助情緒抑郁者面對真正的問題,包括家庭中夫妻、親子關系,職場中上司與下屬、員工之間的關系,以及職業轉型與創業發展等“重大關系”。在處理各種問題的過程中,以人為本,既疏導内在心理問題,也賦能外在事務處理,幫助抑郁者走上學習實踐的成長軌道,這是楊峰所說的“人文”理念。那麼,科技又是如何加持的呢?

“我們的心理治療遊戲目前已經完成研發,全面推向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它是一個功能性遊戲,跟傳統的娛樂性網絡遊戲不一樣。功能性遊戲首先要滿足幫使用者解決某些問題,其次才是輔助娛樂性。同時,它采用了一種互動形式,因為抑郁的人比較敏感,相對來說比較自閉或孤獨,跟外界接觸阻力比較大,是以遊戲的方式更容易消除隔閡。”

“其次,解決心理問題有一種沙盤遊戲,心理醫生通過沙盤擺放觀察和擷取很多潛意識的資訊。我們的互動式遊戲也參考這種形式,使用者做遊戲的過程中,我們會擷取資料用于分析。”楊峰介紹道。

一個人抑郁的原因有很多,表現也各有不同,使用者需要個性化服務,大資料和科技手段讓一切有了可能。“我們把算法做好,當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就可以對使用者的抑郁狀态、輕重程度做一個比較清晰的分析,然後給出回報和解決方案。”這是楊峰眼裡科技對人文的賦能——集合資源,解決問題,同時提高效率。

這個社會,如果能夠對抑郁多一點真實的了解,對于抑郁人群以及他們家人的真實需求,給予多一些正确的關愛。那麼,這個世界,必将溫暖常在。“一窗暖陽,就是希望把溫暖帶給他人,用光明照亮他人。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楊峰

1993年出生,廈門大學大學畢業,北京大學彙豐MBA。曾在深信服和騰訊工作,15年裡有過3次嚴重抑郁發作。現為一窗暖陽創始人。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李岷

編輯: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