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以琅琊丨天澤木文化博物館:非遺技藝喚醒千年木文化

作者:在臨沂用戶端
何以琅琊丨天澤木文化博物館:非遺技藝喚醒千年木文化

編者按: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公共文化設施日益健全的同時,臨沂市民間博物館、專題展陳館、村史館建設方興未艾,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一道異彩。星羅棋布于蒙山沂水間的這些展館,規模或大或小,收藏的曆史或長或短,但包羅萬象,各具特色,是臨沂豐厚文化底蘊的有力注腳。臨報融媒即日起開設“何以琅琊”專欄,以全媒體手段帶您領略臨沂民間館藏風采。

視訊加載中...

在臨沂用戶端訊“這幅作品叫‘萬衆歸心’,是2021年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我們用館藏雕花木闆傳拓圖案組合創作。”3月31日上午,臨沂天澤木文化博物館館長姜開峰向記者介紹傳拓作品。

遠遠望去,作品正中一個黨徽造型格外醒目;走近看,這一造型由56個大小不同、形态各異的石榴圖案拼成,長約90厘米,寬約80厘米,周圍簇擁着100隻飛鳥。姜開峰說,這寓意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中國共産黨周圍。

何以琅琊丨天澤木文化博物館:非遺技藝喚醒千年木文化

姜開峰在整理館藏的雕花木闆。

55歲的姜開峰是棗園本地人。2002年4月至2010年6月,他在寮國和緬甸開辦木材廠,生意做得有聲有色。既然已經從商,是什麼原因讓他自掏腰包,開辦一所免費向社會開放的博物館呢?

“在經營木材廠期間,我走遍了世界48個木材産地,收藏了大量珍稀木材和古代木質家具,它們所蘊含的文化氣息深深吸引了我。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綿延數千年的木文化傳承下去。”2014年,姜開峰在家鄉注冊成立我市首家非國有民間博物館——臨沂天澤木文化博物館,從此開啟了弘揚木文化之路。

竹化石、金絲楠木圈椅、羅漢床、貴妃榻……博物館裡藏品衆多,1.3萬平方米的館舍甚至還顯得有些擁擠。跟随姜開峰的講解,記者一件一件欣賞。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刻在木質家具上的花紋。

何以琅琊丨天澤木文化博物館:非遺技藝喚醒千年木文化

姜開峰(右一)向來館參觀的考察團介紹藏品。

“每一處花紋,背後都有深刻的寓意。”姜開峰随手指着一張床介紹道,“這是張鵬翮家族的床,他是清代的一名大清官。”

順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床的飄檐中央刻着兩隻栩栩如生的梅花鹿,鹿中間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口鐘。姜開峰解釋說:“兩隻鹿表示雙鹿齊鳴,有長壽和幸福的寓意;加上鐘,又可以象征享官祿、吃俸祿的官員要警鐘長鳴、克己奉公。”

“王祥卧魚”“東床快婿”“麒麟送子”“一路連科”……10年來,姜開峰醉心于藏品研究,對自己記錄下的經典故事如數家珍。他還把這些故事制成展闆供遊客閱讀,倡樹優良家風,引領社會風尚。截至目前,博物館已接待遊客20餘萬人次,并于2020年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何以琅琊丨天澤木文化博物館:非遺技藝喚醒千年木文化

臨沂天澤木文化博物館。

“來館裡參觀的人确實已經不少了,但與其坐等别人來,我覺得更應該主動走出去,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喜歡木文化。”姜開峰說。

然而,很多藏品又大又重,四處搬運根本不現實,怎麼才能把它們身上的文化元素呈現在公衆眼前呢?對此,姜開峰想到了我市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拓技藝,他輾轉找到該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胡發科,在博物館開設“傳拓工作室”。

采訪當日,胡發科在工作室向記者示範了傳拓工藝。隻見他先将木雕花闆的拓闆平鋪在桌上,蓋上連史紙,又往紙上均勻地噴了些水并打刷,使其緊貼拓闆。等紙幹到八九分後,他用特制的拓包蘸上朱砂,均勻、垂直地在紙上拍打起來。随着他的拍打,拓包上的朱砂不斷落下,拓闆上的圖案就被“傳”到了紙上。

“看,不光花紋和拓闆上的一模一樣,連尺寸也是一比一複制的。”胡發科熟練地把紙取下來,一邊向記者展示一邊說,“某種意義上,傳拓就是最早的3D列印。”

有了傳拓技藝,博物館的木文化傳承就多了一個“法寶”。他們依托這一技藝,利用館内藏品開發文創作品,讓“藏在深閨”的木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呈現在世人眼前。

截至目前,臨沂天澤木文化博物館舉辦各類展覽和公益活動263場次,打造了“福澤”傳統木雕花闆文化展全省巡展、“一品清廉”——廉政文化藝術巡回展和“天澤傳物”——木雕花闆傳拓題跋專題展等特色展覽,成為我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舉辦全省巡展的民間博物館。

何以琅琊丨天澤木文化博物館:非遺技藝喚醒千年木文化

胡發科(中)向國小生傳授傳拓技藝。

“真正實作傳統木文化代代相承,需要從娃娃抓起。”姜開峰說。博物館成立天澤木雕傳拓研習所,在周邊鄉鎮的國小設立木雕傳拓課程,并組織孤困兒童來館參觀,讓孩子們了解樹木以及木文化。目前,該館已被批複為臨沂市社會科學教育基地、臨沂市科技協會教育基地、臨沂大學美術學院實踐基地。

“我們今後要繼續在非遺技藝和木文化傳承的結合上下功夫,還要加強與國有博物館專業技術人員的聯系溝通,提高展陳的專業性,不斷讓木文化活起來,走進千家萬戶。”姜開峰表示。

臨報融媒記者 石明興 通訊員 劉鳳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