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作者:自信的橘子

我叫李強,今年三十八歲,在我們李家,我排行老三,我有一個哥哥叫李明,姐姐叫李紅,他們都比我大好幾歲。母親今年六十七歲了,那天坐在客廳的老沙發上,一邊織着毛衣,一邊歎氣。我知道,這歎氣背後藏着許多無言的焦慮和不甘,這都是為了我們這些子女。

“媽,您又歎什麼氣啊?”我輕聲問道。

“哎,沒什麼,老了,就愛唠叨。”母親強擺出一副無事狀。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這天,我哥和姐臨時有事走得早,周末家宴,又像往常一樣由我來收尾。父親身體不好,早早退休,依靠一點微薄的終身俸過日子,母親隻得在家照顧他,同時還要處理我們三個兄弟姐妹的閑雜瑣事。

哥哥李明事業有成,是個公司的中層管理,整天在外忙碌,不是出差就是應酬,他的時間總是被各種會議和彙報填滿。姐姐李紅嫁得不遠,但她自己也要工作,帶孩子,忙得不亦樂乎。

倒是我,一個小生意人,每天就在社群裡轉悠,相對來說,時間上多少自由一些。這情況對他們倆來說似乎挺公平,每人照顧父母三個月輪換一次,這樣說起來我們每個人也不會太累,老人也有人陪伴。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可我知道,媽媽并不喜歡這樣,每次換地方,她都得重新适應,那眼神裡隐藏着我難以言說的愧疚。

有一次,父親正在花園裡修剪他的愛花,我做了決定,要跟父母談談這個養老的問題。

“老爸,媽怎麼老是悶悶不樂的?”我邊拿着剪刀幫忙邊試探着問。

父親停下了手中的活,“你媽,她總是擔心東擔心西的,你們三個都成家立業了,她還想着能在你們身邊多轉轉。”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這輪流養老的事您怎麼看呢?”我問。

“哎,我也不知道,我看他們都挺忙的,我也不想給你們添麻煩。”父親的聲音裡帶着一絲無奈。

“其實我覺得,隻要您和媽開心,我們怎麼做都行。”我試圖安慰他。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強子,你說話是沒錯,但你哥姐他們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父親顯得有些猶豫。

說實話,這種情感話題在我們家談起來一向都很沉重。這不,周六的晚餐上,我趁着大家都在的時候,把這個事兒提了出來。

“哥,姐,我們都不小了,還是應該把爸媽的問題好好想一想。”我率先開口。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李明把筷子一放,“哎呀,這事兒吧,輪流養着不挺好的嗎?”

李紅也跟着附和,“是啊,咱們這樣分着也公平,大家都省心。”

我望着皺紋慢慢爬上父母額頭的樣子,心裡五味陳雜,“可是,爸媽真的開心嗎?”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氣氛一時間沉默下來,連平時嘈雜的孩子們都安靜了,隻聽見時鐘滴答滴答的走着。其實我知道,這個話題早晚是要攤到桌面上來讨論的,畢竟,家是需要心來建造,而不是簡簡單單的輪流制度。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這個"輪流養老"的話題像一塊絆腳石一般,無聲地橫在我們全家人的心間。我是出了名的和氣,但這件事上,連我也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每當周末,我們三兄弟姐妹依舊會回到老家聚餐,氣氛卻在悄悄發生變化。

母親是個聰明人,她一眼就看出我的煩惱,私底下拉着我,溫言勸導:“強子,别太操心了,我跟你爸都過來那麼多年風風雨雨了,這點事算什麼?”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媽,您總這麼說,我心裡難受。哥他們也不輕松,能不能有個更好的解決方式?”我真心想找個辦法讓大家都舒心。

我的話題适時地在家庭餐桌上引起了一場讨論。李明和李紅一開始還是那副我行我素的态度,但在經曆了一番沉默之後,面對面的真誠對話還是拉近了我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明哥,你真的覺得現在這樣好嗎?爸媽每三個月換個地方,他們老了,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我試圖打開他們的心結。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我…我也知道,但我們自己的生活壓力也大,公司的事情一天比一天多。”李明放下筷子,顯得有些無措。

“可我們總得找個法子啊,不能都往弟弟這裡一推。”李紅附和道。

“你們以為我就有那個閑心嗎?”我有些激動了,“我的店面租金才剛提價,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怎麼可能有時間和精力來顧及這些?”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沉默再次落在了餐桌上,父親緩緩放下手中的碗筷,他深深地歎了口氣:“我一輩子沒做什麼大事,隻想把你們養大教好,到老來,卻連個安穩的晚年都成問題了。”

“爸,不是這樣的,我們都想給您最好的。”李紅含着淚光。

“那我們就得坐下來好好商量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李明垂下了頭,沉聲說道。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這是我們家頭一次在決定家庭重要事務時出現了分歧,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焦慮與沉重。這一夜,我們沒能找出解決之道,每個人心裡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大家雖然有着共同的初衷,卻都束手無策。

就在這樣僵持的日子裡,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在平日裡微不足道的一次家庭聚會上,沒人注意到角落裡嘀咕的孩子們竟然打翻了花盆,房間裡頓時一片混亂。父親心疼他那些花兒,哭笑不得地彎下腰去收拾,所有的憂愁貌似都化為了土壤中的塵埃。

我看着父親那略顯駝背的背影,突然意識到,這個家需要的不隻是輪流的照顧,而是一份不求回報的愛與責任。視線中,我的哥哥和姐姐也怔怔看着父親,眼中的愧疚和疼愛無處遁形。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那一刻,似乎所有的争執和不滿都煙消雲散了,我們終于明白,父母的晚年需要的,不是輪番上陣的照顧,而是真正的陪伴與懂得。

不久之後的一次周末,我們一如既往地聚在了父母家。晚飯過後,父親突然提出了一直以來大家都避而不談的話題。

“我看這個家怎麼看到頭來都還是我和你媽拿錢多。”抽着煙,父親沉聲開場。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哥哥李明不以為然,“爸,您又何必計較這個,我們也不是不出錢。”

姐姐李紅緊跟着說:“對啊,我和哥每個月也都有給家裡錢,是不是哪裡有什麼誤會?”

父親戳了戳桌子,聲音有點高,“你們給的我知道,但你們有沒有算過,你們那點錢夠用嗎?這不是錢的事,這是心的事,你們心裡有沒有老兩口!”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那您說怎麼辦?”哥哥顯得有些不悅,顯然對父親的指責有些不滿。

我站起身來,打破了這一刻的緊張,“爸,您别激動,哥和姐也都有難處。”

父親卻似乎已經積壓了許久的話終于要說了出來,“我激動什麼,我這一輩子沒圖你們什麼,可是你們能不能站在我和你媽媽的立場上想一想?”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空氣裡的氣氛變得越加凝重,每個人的表情都透露出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掙紮。錢這個事,好像一下子就成了我們之間的鴻溝。

我嘗試控制這場即将失控的争執,“哥、姐,爸的意思并不是讓咱們多出錢。爸,您其實也不是想要咱們怎樣,大家一個家的,有什麼不可以坐下來慢慢說的?”

哥哥沉默了片刻,終于皺眉說道,“強子說得對,我們确實應該好好坐下來談談。”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姐姐看着我和哥哥,她知道再這樣下去隻會讓父母更難過,于是放低了态度,“我們都不想讓您不高興,我們會想辦法解決的。”

但是問題并沒有那麼容易解決,每個人的立場雖然有所松動,但真正的沖突并沒有解開。晚飯後,我們分開談話,卻誰也沒有給出一個确切的答案。

這場争執後,家裡的氣氛更加沉重,李明和李紅帶着愧疚和不甘離開的背影,讓我倍感心痛。父親默默地收拾着碗筷,那背影是我此生最不願看到的落寞。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母親看着父親,轉頭看我,她深深地歎了口氣,“強子,是媽沒用,連自己的晚年都安排不好。”

我緊緊抱住媽媽,心裡有如泣如訴,“媽,别這麼說,我們會找到辦法的。”

至此,家庭的沖突似乎到了一個新的高潮,每個人心裡都有着不同的憂愁,都在期待着一個解決方案的出現。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在那次争執後不久,我們的老鄰居王爺爺得知了我們家的情況。他是爸爸多年的棋友,也是我們這一帶人人敬重的長者。一天下午,王爺爺拄着拐杖敲響了我們的門。

“老李,聽說你們家裡最近不太平靜啊?”王爺爺一邊坐下,一邊笑着說。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哎,被您知道了。”爸爸苦笑道,“這都是我們沒教好孩子。”

王爺爺輕拍着爸爸的手背,“别這麼說,孩子們也有孩子們的難處。關鍵是你們怎麼想,怎麼去了解和包容。”

就這樣,王爺爺像個和事佬一樣在我們家中穿針引線,并提出讓社群參與協調我們的問題,因為他相信一個和睦的家庭需要的是了解與溝通,而不是對立與責難。

看似公平的輪流養老,實則是子女的不孝!67歲老人:像在“要飯”

通過社群的安排,我們一家人來到了社群服務中心。社工阿姨耐心地聽我們叙述各自的疑惑和困難,并引導我們探讨解決的方案。

“阿姨,我想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爸媽能被照顧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