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要不要教孩子早識字,很多父母有些糾結。
有的人認為不能過早地教孩子識字,不然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也有的人認為要盡早教孩子識字,這樣就能實作自我閱讀,赢在起跑線。
當你還在糾結要不要識字,别人家的孩子已經愛上了讀書,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享受學習的樂趣 ,已經甩你一大截。
你還在糾結要不要識字,别人的孩子已經會讀書了,差距很大:
1、早期識字的好處
德國一位普通的農村牧師父親,叫卡爾威特,他把先天癡呆的笨蛋兒子,培養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才學霸!
他在兒子2歲時就開始教他認字,6歲就能用德語自由閱讀,9歲就能熟練掌握六國語言,并且能夠讀各國文學家的作品。
由此可以看到早期識字的重要性,我家大寶剛上一年級時,當别的孩子還在看拼音讀書時,大寶已經實作無拼音識字,喜歡捧着大部頭的厚書閱讀,沉浸在讀書的樂趣中,樂此不疲。
剛上一年級時,有的孩子寫不完作業,因為有很多題目的字不會讀,碰上攔路虎,導緻作業速度慢。如果孩子識字早,寫作業就會很快,做起作業來也比較輕松自如。
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老師在書中寫道:“國小,甚至國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使情況發生逆轉的神奇力量就是:課外閱讀。
早期識字的好處是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實作獨立閱讀,養成愛思考愛學習的好習慣,以後上學時就比較松一些。
如何教孩子早識字?
1、早識字,力争“早”
卡爾威特在孩子滿六個月時,就在房間四壁大約一米高的地方貼上厚厚的白紙,白紙上貼上用紅紙剪下的文字和數字。
并且在白紙的另一塊地方,有秩序地貼上簡單的單詞,如:貓、兔子、桌子等,都是名詞。
我家二寶一出生我就給她買了帶有圖畫的識字挂圖,粘在牆上,當寶寶醒着的時候就抱着她念一念,讀一讀。
雖然寶寶年齡小,看不懂漢字和圖畫,沒關系,讓孩子大腦内的“讀書識字敏感區”盡早形成,對文字感興趣就可以了。
2、識字興趣啟蒙階段,邊玩邊學
1-3歲是孩子的識字興趣啟蒙階段,教孩子識字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2歲多的孩子了解力還不很強,不能與7歲孩子相比,每天能識一兩個字就很好了。經過一段時間反複教認,持之以恒,認識的字會越來越多。
3、把握識字敏感期,善于引導
4—7歲是孩子的識字敏感期,要好好把握,不斷開發孩子的潛能,相信孩子有這個能力,識字達到一定的量,就能夠實作自主閱讀。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主動識字的需求,家長要善于引導,勤加練習。每天規定認識3—5個字,第二天再複習鞏固。
給孩子樹立一個小目标,孩子并不感到學習是痛苦的,而是當作刷牙洗臉一樣自然,慢慢就能自己抱着大厚書看了。
4、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
給孩子買一些兒童繪本和故事書,用适當的話語激勵孩子,“寶寶,如果你會認字,這些書你就能自己看了,你厲害不厲害?”寶寶聽了,會躍躍欲試,産生強烈的認字欲望,而不是被迫識字。
當孩子學會認一個字時,父母要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寶寶太棒了,會認字了!”父母的鼓勵會大大地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很有成就感,樂此不疲地學下去。
教孩子識字的原則
1、要注意孩子的情緒
教孩子識字要在孩子情緒愉快、精神充沛的時候,并且孩子有想要識字的興趣和意願,這樣才能學得快,記得牢。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如果某一個字總是不認識,家長也不要批評,隻要長期反複識字,孩子總會認識的,這是自然規律,關鍵是讓孩子長期保持飽滿的學習樂趣。
2、要有耐心和恒心
有時家長勁頭不小,想教孩子,孩子不想學,這時候家長要耐心誘導,想辦法提高孩子的識字興趣。每天陪伴孩子閱讀識字,看書講故事,培養孩子對文字的熱愛。
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保持安靜的環境,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常年堅持,形成習慣,慢慢地識字量就會增加。
教孩子識字需要家長的堅持,一個好的識字工具是非常重要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給孩子選擇這套《學前識字1600字立體翻翻書》,首先培養孩子識字的興趣,特别适合2歲以上的孩子。
這套書精選高頻字詞1600個,對于準備上一年級的孩子,妥妥夠用了,當孩子可以實作自主閱讀的時候,給你一個驚喜。
立體翻翻書的設計,對孩子特别有吸引力。讓孩子忍不住去翻頁,在認識事物的同時,認識了對應的漢字。
11個生活場景教學,符合孩子認知需求,将識字立體化,動手又動腦,孩子喜歡學,不枯燥。
這套《學前識字1600字立體翻翻書》是孩子學前識字很好的選擇,上學後就會明白,孩子早識字的好處,赢在起跑線,遠超同齡人。重視孩子學前識字的家長趕緊點選下方連結下單吧!
學前識字1600字 ¥59.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