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确診到去世僅4天,國安女球迷得了什麼病?
4月3日,北京工體綠色的看台上,一張座椅被噴塗了幾朵潔白的雪花。
雪花是為了紀念楊雪。楊雪是北京(國安隊)資深女球迷,多年來風雨無阻支援國安隊,去年還獲得了俱樂部頒發的“球迷全勤獎”。4月2日,楊雪突發疾病去世,年僅39歲。國安俱樂部永久封存她的季票座位,以此紀念。

楊雪生前座椅被噴塗了雪花。來源:微網誌“工體足球故事”
女球迷突發疾病
39歲的楊雪是北京國安的鐵杆球迷,2005年球迷組織“禦林軍”正式成立,她就是其中一員。楊雪的丈夫張先生從事體育服務工作,兩人經常一起為國安加油,也一起到國外看比賽。
今年初,夫妻倆還一起在卡達看了亞洲杯比賽。誰也沒想到,病魔已經悄悄來到楊雪身邊,并突然向她發起迅猛攻擊。據張先生微網誌介紹,今年2月春節過後,楊雪感到腰酸背疼,去醫院多科室檢查結果均為正常。3月10日,楊雪還曾前往濟南為國安的客場比賽助威。
3月12日,楊雪再次檢查發現體内有惡性良性腫瘤,但多家醫院無法識别病理類型,也無法制定治療方案。直到3月29日,她才被确診為高惡性神經内分泌小細胞癌,同時誘發鱗狀細胞癌,雙軌并發并多處轉移,已經出現呼吸衰竭迹象。
确診4天後就離世
國安俱樂部和北京球迷得知楊雪突發疾病,紛紛給予她鼓勵和支援。3月30日的中超聯賽,國安客場1比0擊敗武漢三鎮,進球後隊員們舉起寫有“楊雪加油”字樣的球衣,為她祈福。進球功臣阿布雷烏賽後對媒體表示,這是他職業生涯至今最漂亮的進球,“希望把進球獻給那位球迷(楊雪),我們一路同行,希望她早日康複。”
4月2日晚,張先生釋出訃告稱,當天下午楊雪離開了這個她熱愛的世界,此時距她确診僅僅4天。
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為何如此兇險?
資料顯示,至2022年底,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已經占到大陸消化道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第二位,僅次于結直腸惡性良性腫瘤。到底什麼是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它有哪些特征?
這種惡性良性腫瘤全身都能長,據介紹,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是起源于神經内分泌細胞的惡性良性腫瘤。神經内分泌細胞是機體内具有神經内分泌功能,可以産生多種激素的一大類細胞。它遍布全身各處,是以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可以發生在體内的任何部位。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李昂:“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在我們身體的很多器官都可以發生,像肺、胰腺、胃腸道是最常見的部位。”
專家表示,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分為良性惡性良性腫瘤、低度惡性的惡性良性腫瘤和顯著惡性的惡性良性腫瘤,前兩者往往發展較慢,與其他癌症惡性良性腫瘤相比風險也相對較低,但該疾病由于可能發生在身體各處,是以症狀多種多樣,也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
确診難、誤診、漏診率高
“除了頭發和指甲,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可長在全身任何部位,症狀多樣且沒有特異性,比如有的患者總是拉肚子,誤以為是腸道出了問題;有的患者長時間被胃病所困擾;有的患者則突然低血糖……”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陳潔談及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提及最多的詞就是誤診、漏診率高。
“70%~75%發生在胃、腸、胰,患病的年齡跨度也非常大,從70歲以上的老人和幾歲的孩子都可能患病,症狀更是千人千面。”陳潔教授介紹,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兩種。
功能性惡性良性腫瘤因分泌不同的激素,會引起不同激素的相關症狀。非功能性惡性良性腫瘤主要就是惡性良性腫瘤發生後,不再分泌激素,臨床上80%的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是非功能性惡性良性腫瘤,這類惡性良性腫瘤有一部分生長速度很慢。陳潔教授在臨床上診治過一個胃泌素瘤患者,惡性良性腫瘤長了十幾年還不到1厘米,有的患者從發現症狀到确診可能要經過5~7年。
除了不容易被确診,在臨床中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還經常存在誤診。比如,低血糖昏迷發作的時候可能被誤診為神經系統疾病,胃泌素瘤可能被誤診為普通消化性潰瘍。
“它喜歡肝轉移,有些患者在體檢時發現肝上有病變,容易被沒有經驗的超聲科醫生誤診成血管瘤。在體檢中,如果超聲科醫生告訴你肝上有好多個血管瘤,但在逐年緩慢生長,就要警惕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肝轉移的可能。”
專家:術後易複發轉移
專家表示,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出現時一般不容易被發現,有時候沒有明顯的症狀,即使手術切除後,也不排除有轉移複發的可能。
今年58歲的田先生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查體時發現有直腸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确診後直接進行了手術切除,可在今年複查時卻發現了肝髒轉移的情況。
田先生的兒子表示,他父親平時身體很好,并沒有任何不适感。病情發現之後,他自身感覺不是特别明顯。按照醫生說的話,如果正常不檢查身體的話很難發現。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朱衛華:“腹腔的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術後需要定期檢查,因為它可能會出現一些肝轉移,肝轉移比較小的時候,可能是沒有症狀的,需要定期查體才能發現。”
來源|讀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