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我來唠家常#

潮汕人口中的生腌

是吃一次就戒不掉的毒藥

春天,氣溫升高,夜幕下的潮汕大排檔顯得更加喧鬧。缤紛的魚飯讓選擇困難症患者犯了難,濃香的白糜又熨帖了那份急躁。砧闆前,夥計手起刀落,生腌的梭子蟹,也就是當地人口中的三目蠘(jié)被開殼取髒,切塊取膏;生腌的蝦蛄被修剪頭尾,均勻切段。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生腌蟹切件。圖/《風味原産地》

一碟碟被大緻擺盤并配好辣椒醋的生腌,肉白膏紅,看似沒做熟,其實壓根就沒烹饪過。這種潮汕“毒藥”,為何能讓鮑魚海參黯然失色?又如何讓潮汕的遊子牽腸挂肚?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打冷更注重生腌蟹的擺盤。圖/《風味原産地》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看見什麼腌什麼

潮汕傳統的生腌以蝦蟹為主,加入海鹽、醬油、蒜頭、辣椒、芫荽調味浸泡入味,時間在半天到一天不等。鹽的鹹,讓豐滿的海鮮更有内涵,短暫的腌漬還保持了海産肉彈牙的口感。有别于海鮮,癟蟹、蟛蜞和河蛤等河鮮也可以腌,但需要更重料和更長的浸泡,確定附帶的細菌、寄生蟲都被殺死了,才能落肚。無論如何,潮汕生腌的宗旨是滿足人們對原汁原味的追求。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宵夜檔裡的生腌。圖/連幼希

生吃蝦蟹的習俗,古代更繁盛,在宋代的《東京夢華錄》早有記載。書中有一道“洗手蟹”,将活蟹砍塊淋上配料稍腌,客人洗完手後就可以品嘗了,沒準下嘴時還能看到鮮活的蟹肉在抽搐呢。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生腌蝦。圖/連幼希

給潮汕人一把鹽,他們能腌下整個世界。在這裡,幾乎沒有想不到,隻有吃不到。鮑魚龍蝦、蝦蛄青蟹、血蛤生蚝,乃至蟟蛁薄殼,一把鹽分分鐘教它們“重新做人”。有潮汕友人,連芹菜都拿來生腌——芹菜切段,加入魚露和蒜蓉浸泡半天就可以吃了。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芹菜也能有生腌的待遇,此生無憾。圖/連幼希

傳統的潮汕生腌也有向網紅進軍的勢頭。比如潮州菜研究會會長、美食家張新民就有一道“超音波生腌膏蟹”——挑選當季最肥美的膏蟹,用鹽水浸泡殺死,再用超聲儀器洗淨殺菌,加入傳統香料和白蘭地,調味腌制24小時以上,最後拿出瀝水,真空冷凍。凍過的生腌蟹肉像雪糕一樣冰涼綿密,蟹膏蟹黃的又像流動的半熟芝士,讓人心滿意足。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張新民用生腌冷凍法做大閘蟹。圖/《風味原産地》

據說第一家做冷凍生腌的是汕頭市澄海區的松發大排檔。澄海人說:“松發鹹蟹落五香,吃着又香又鮮甜”。當年松發的生腌冬蠘(jié)備受歡迎,并且常年有售。秘密是在冬天把冬蠘腌好,封裝入冷庫冷凍儲存。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幹腌是晾幹着腌嗎?

都說文吃汕頭,武吃汕尾。潮汕的生腌會放很多作料,但汕尾市的生腌保持着原始的粗暴——僅用大量粗鹽包裹海鮮腌制入味,而且品嘗的時候不會蘸辣椒醋,讓鹹與腥蠻橫地在口腔裡橫沖直撞。這被外界稱之為“幹腌”。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幹腌笠貝,粗暴的海鹽清晰可見。圖/連幼希

現在的汕尾魚市上,還能見到這樣幹腌海鮮的鹹貨販子。鹹蟹、鹹蛤、鹹蝦、鹹蝦蛄,分别用臉盆裝好擺開,在雪白的粗鹽之中,蝦蟹的身影若隐若顯,青殼紅膏,鹹腥撲鼻。而汕尾人挑選幹腌海貨,講究兩個字:就船。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汕尾海港,臨海吃鮮。圖/視覺中國

就船,意思是蝦蟹捕撈起來後立即在船上加鹽腌制。就船的幹腌要數三目蠘(梭子蟹)最美味,尤其是遠洋海船的幹腌蠘。蠘的白肉紅膏在返航途中變得膠糯芳香,甚至還有令人愠怒的粘牙口感。陸豐有一家名叫姐妹餐廳的大排檔,這家的“太子爺”每年自己做幹腌冬蠘,據他說自己做的冬蠘,一隻大鉗就夠他吃一天。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腌三目蠘。圖/連幼希

老一輩汕尾人中,還喜歡一種叫狗蚶的小貝殼。狗蚶個頭隻有指甲大小,腌制狗蚶多數用大甕,一把狗蚶一把粗鹽層層疊加,據說可以儲存多年都不變質。幹腌狗蚶飽滿多汁,被汕尾人叫做“九項”,意思是一粒鹹狗蚶,頂過九樣佳肴。這也是“一隻大鉗夠吃一天”的佐證了。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幹腌狗蚶。圖/連幼希

受到潮汕生腌的影響,近年來汕尾的幹腌鹹貨也多有改進。有些人索性給原本腌制好的蝦蟹淋上醬油蒜頭辣椒;有些人把兩種做法合二為一,先用少量粗鹽幹腌,然後再入淡醬油中生腌。汕尾人還開拓了幹腌的“邊疆”,把礁石上的小海鮮——藤壺、笠貝、龜足,都變成幹腌的新對象。不過那一口純粹的鹹香,仍舊是最牽動汕尾人的至味。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龜足,又叫狗爪螺。圖/連幼希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腌成泥,腌成醬

如果連“輕腌半天”的生腌你都無法接受的話,那腌上數月的潮汕醢(hǎi)将颠覆的你三觀。醢的本意是肉醬,古代有種針對犯人的刑法也叫做醢(自行腦補)。潮汕當地的醢代表了一種極緻的生腌——把海鮮持續腌制,直至裡頭的蛋白質發酵,肉質變成糊狀。比如蝦醢、鱿仔醢、海膽醢、蝦蛄姑醢、錢螺醢,你之砒霜,我之蜜糖。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錢螺醢。圖/連幼希

記得我外婆以前特别珍藏着一瓶海膽醢(hǎi)。春季最肥美的海膽,加上海鹽腌制個餘月即成。海膽本身就有特殊的腥鮮,經過腌制發酵後,更讓人無法接受。可是外婆依舊每天夾一箸海膽醢,美美地吃完兩碗白粥。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去殼的蝦蛄醢。圖/連幼希

相比起海膽醢的高階,鱿魚醢就親民了許多。雖然很多潮汕人喜歡生吃,但我更喜歡拿它入菜——鱿仔醢洗淨剁碎,加上五花肉沫、蒜末、雞蛋和薯粉,或蒸或煎,芳香宜人,尤其适合下酒拌粥。炒空心菜(我們叫通菜)和茄子時,加兩三個鱿魚醢,這道菜的層次立馬就高了許多。

潮汕人,看見什麼腌什麼

▲ 鱿魚醢。圖/連幼希

春天,氣溫升高,夜幕下的潮汕宵夜檔顯得更加喧鬧。你要此時來潮汕,我建議你多吃蝦蛄(皮皮蝦)和貝類的生腌,那肥美的滋味,限時又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