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 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
當時,德軍的數十個師正拼死撲向莫斯科,城裡所有的部隊都被調到了前線,莫斯科随時面臨被狂轟濫炸的危險。
本來打算撤離的斯大林,做了一個改變蘇聯命運的決定:
在德軍眼皮底下舉行閱兵。
11 月 7 日清晨,莫斯科的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
蘇聯西方面軍《紅軍真理報》的記者葉甫根尼作為報道閱兵式的記者,站在了莫斯科紅場列甯墓的左側看台,看到斯大林走到了列甯墓上的主席台。
他聽到斯大林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是:「風真厲害。」
第二句是:「布爾什維克真走運,連上帝都幫他們。」
上午 8 點整,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閱兵式,正式開始。
1941 年 11 月 7 日清晨,克洛奇科夫·季耶夫望着漫天的鵝毛大雪,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
克洛奇科夫是蘇聯紅軍 316 步兵師某連的政治指導員。
他在 4 個月前剛剛被緊急征召入伍——事實上,整個 316 步兵師也是剛剛組建起來的。
在 11 月 7 日的早上,克洛奇科夫所在的步兵師被召集到了莫斯科紅場一側候命。
整個集合過程非常神秘,上級一直沒有明确告訴他們究竟要去幹什麼,一開始隻是說莫斯科的市民想看保衛城市的子弟兵列隊走一下。
直到 11 月 6 日晚上才有明确指令傳達下來:屆時全體列隊正步走過紅場,接受斯大林同志的檢閱。
列隊走過紅場?接受斯大林同志的檢閱?
這不就是閱兵嗎?
在寒風凜冽的 1941 年 11 月,克洛奇科夫知道,此時此刻,在紅場舉行一場閱兵,是多麼危險的一個舉動。
莫斯科紅場
1941 年 11 月初的蘇聯,幾乎已經被德國打趴了。
1941 年 6 月 22 日,希特勒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出動 190 個師 550 萬人、4900 架飛機、3700 輛坦克、47000 門大炮,分三個方向直撲蘇聯。
二戰期間最慘烈的「蘇德戰争」爆發。
由于蘇聯對德國的入侵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再加上剛剛被斯大林大清洗的蘇聯紅軍戰鬥力嚴重下降,是以,蘇軍在當時幾乎堪稱全世界戰鬥素質最高的德軍面前丢盔卸甲,第一天戰鬥就損失 1200 架作戰飛機(其中 800 架還沒起飛就被炸毀)。
在北線,蘇聯紅軍兩周内潰退 450 公裡,整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全部失守,24 個師被全殲,20 個師損失 60% 的人員和裝備;在中線,蘇聯紅軍潰退 350 公裡,30 個師被全殲,70 個師損失一半以上人員;在南線,蘇聯最強的西南方面軍 70 個師在基輔苦戰 10 天後全部被殲滅,60 多萬人被俘虜,「基輔戰役」被希特勒愉快地稱為「史上最大圍殲戰」。
戰争才開始 3 個月,蘇聯就被逼到了懸崖邊——德軍已經兵臨首都莫斯科。
1941 年 9 月 30 日,德軍乘勝發動「台風計劃」——集結 180 萬軍隊,在 1700 輛坦克和 11000 門火炮的支援下,開始發動對莫斯科的總攻。
第一階段,德軍在維亞濟馬地區輕松殲滅了 60 萬蘇聯紅軍,大獲全勝。
随即,莫斯科外圍陣地全部被攻克。
按照希特勒的樂觀估計,莫斯科已經失去了抵抗能力,他準備于 1941 年 11 月 7 日在莫斯科的紅場進行德軍的閱兵儀式。
11 月 7 日是蘇聯光榮的傳統節日「十月革命節」,是紀念當初十月革命推翻資産階級政權的節日。
就像一定要讓法國人在「一戰」德國戰敗時簽署協定那節火車車廂裡簽署投降協定一樣,希特勒最樂意用最能刺痛對手的方式羞辱敵人。
德軍的部分官兵,已經領到了 11 月 7 日閱兵式的新禮服。
此時的莫斯科,确實危在旦夕。
1941 年 10 月 10 日,莫斯科電台釋出消息稱:蘇軍在莫斯科近郊莫紮伊斯克的防線被德軍突破。
這條消息讓莫斯科的市民終于意識到:德國人真的打過來了。
一時間,整個莫斯科陷入了混亂:地鐵停運,物價飛漲,德國的間諜和「蘇奸」到處搞破壞活動和散布流言,而蘇聯政府和各國大使館也已經開始撤往古比雪夫(今薩馬拉)。
所有迹象都顯示,莫斯科淪陷隻是時間問題。
關鍵時刻,有一個人的姿态就顯得非常重要。
10 月 19 日早晨,斯大林在莫斯科火車站的特别專列前徘徊了近 2 個小時,在與西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通話并反複确認後,他決定放棄撤離,重新坐上汽車,回到克裡姆林宮。
斯大林決定不走的消息很快傳開,莫斯科的守軍和市民都開始恢複信心:地鐵開始重新營運,一批不法商人和間諜被抓起來槍斃,物價開始穩定,而大批市民尤其是婦女自願參與工兵隊伍,不分晝夜地挖戰壕、築工事。
而斯大林想做的事情,還不止這些。
1941 年 10 月 28 日,斯大林召見了莫斯科衛戍部隊司令員阿爾捷米耶夫将軍和空軍司令員日加列夫将軍。
在會議室,斯大林問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過幾天就是十月革命紀念日,我們要不要在紅場上舉行閱兵式?」
兩位将軍一下子愣在了當場:此時德軍的數十個師正在拼死撲向莫斯科,城裡所有的部隊都被調到了前線,莫斯科随時面臨被狂轟濫炸的危險。
但斯大林又問了一次:「我再問一次,要不要舉行閱兵式?」
兩位将軍此時已經領悟了斯大林的決心,表示一定要辦好這個閱兵式。
幾天後,斯大林又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貝利亞和莫洛托夫,再一次表達了要舉辦一次閱兵式的想法。
貝利亞和莫洛托夫在驚愕之餘,都表示支援。
既然意見都統一了,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搞?
在身陷重圍的城市廣場舉行一場閱兵,确實面臨極大的風險。
斯大林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德軍會不會在這期間發動總攻?
為此,斯大林兩次召見重新組建西方面軍的司令員朱可夫。
朱可夫給斯大林的答複是:由于在之前的戰鬥中德軍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需要重新補充兵員,是以近期内不會發動大攻擊。
但是,如果德軍的陸軍不發動攻擊,空軍會不會出動轟炸機呢?閱兵現場人員密集,一旦發生轟炸,後果不堪設想。
一代名帥朱可夫
做出保證的還是朱可夫:莫斯科外圍的防空力量會全部加強,并調過來一批殲擊機,力争不讓一枚炸彈落到紅場。
在得到這兩點保證之後,斯大林心裡有了點兒底,随後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把閱兵時間從上午 10 點提前到 8 點,盡量趁天還沒亮透就結束閱兵,避免空襲;醫療隊随時待命,以防萬一有空襲轟炸造成傷亡,但閱兵堅決不能停止;讓所有的報刊和宣傳機器待命,屆時要将閱兵實況實時廣播到全世界……
斯大林還特别強調:除了少數人知道外,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閱兵的事。
1941 年 11 月 7 日清晨,莫斯科的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
蘇聯西方面軍《紅軍真理報》的記者葉甫根尼作為報道閱兵式的記者,站在了莫斯科紅場列甯墓的左側看台,看到斯大林走到了列甯墓上的主席台。
他聽到斯大林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是:「風真厲害。」
第二句是:「布爾什維克真走運,連上帝都幫他們。」
上午 8 點整,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閱兵式,正式開始。
在數十萬趕來觀禮的莫斯科市民的注視下,斯大林首先發表了演講。
按理說,在閱兵式上發言的應該是檢閱部隊的司令官,但在這個時候,發言的隻能是斯大林。
斯大林的開場是:「同志們!今天我們在嚴重條件下來慶祝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
德寇背信棄義的進攻,及其強迫我們進行的戰争,造成了威脅大陸的危險。
我們暫時失去了一些區域,敵人已經進犯到列甯格勒和莫斯科的門前。
「敵人指望在第一次打擊之後,我們國家立即屈膝投降。
可是,敵人打錯算盤了!我們的陸軍和海軍雖然遭到暫時的失利,但還是在全部戰線上英勇地擊退着敵人的攻擊,給敵人以嚴重損失。
并且我們的國家,我們全國組成了統一的戰鬥陣營,以便我們陸軍和海軍一起粉碎德國侵略者。」
斯大林演講的結尾,更是穿越雪霧,在整個紅場上空回蕩:「讓我們的偉大祖先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德米特裡·頓斯科伊、庫茲馬·米甯、德米特裡·波紮爾斯基、亞曆山大·蘇沃洛夫、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英姿,在這次戰争中鼓舞你們吧!讓偉大列甯的勝利旗幟指引你們吧!
「為完全粉碎德國侵略者而戰!
「消滅德國侵略者!
「我們光榮的祖國萬歲!我們祖國的自由和獨立萬歲!
「在列甯的旗幟下,向勝利前進!」
斯大林的講話一結束,紅場上就響起了當時的蘇聯國歌——《國際歌》。
此時的紅場上,數十萬冒着嚴寒趕來的市民和接受檢閱的部隊都高聲呼喊「烏拉!」和「蘇聯萬歲!」,很多人已淚流滿面。
1941 年的紅場閱兵
閱兵式随後開始。
首先通過檢閱台的是炮兵學院、列甯格勒軍事學院的學員。
随後是第 2、第 316 步兵師這些成建制的部隊,海軍部隊,以及捷爾任斯基師——這是一支負責莫斯科地區安全的内衛特務部隊,如今也被拉出來準備奔赴前線。
很多官兵都是剛剛從前線回來,根本就沒有經過閱兵排練,隊伍并不整齊,腳步也不統一,但他們卻目光堅定,鬥志昂揚。
他們手裡握的槍都裝滿實彈,每個人都背着行囊——離開紅場後,他們不會回到營房,而是将直接奔赴前線,與入侵的德軍做最後的殊死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