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起亞“Kia EV Day”在南韓正式舉行。活動中,起亞不僅重申了其引領和加速推進“電動汽車革命”的宏偉全球戰略,與此同時,全新車型起亞EV5、起亞EV3概念車、起亞EV4概念也同步亮相。
一場看似平常的釋出會卻透露了起亞不同以往的“雄心”。實事求是地說,近年來,整個汽車市場并不太平,一方面是能源變革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攪局者”加入,無形之中加劇了汽車市場的競争;另一方面,新汽車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的用車方式,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随之而來的是更加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也正因如此,在很多人看來,新汽車時代,傳統車企想要在市場中穩住基本盤,提升競争力,最關鍵也尤為重要的就是能夠保持足夠的品牌“新鮮度”,這其中不僅包括産品的“新鮮度”,還包括技術的“新鮮度”以及戰略的“新鮮度”。
而起亞之是以能夠在此次“Kia EV Day”上赢得足夠的市場聲量,也正是基于此。
| “狠下”内飾功夫,引領設計“新”變革
在寰球汽車看來,目前汽車産業最大的挑戰究竟是什麼?這個橫貫汽車行業100多年的問題,看似老生常談,但細細想來它的答案卻很模糊,今天來看,需要被重新審視。“新四化”代替了過去,安全、節能、環保成為了新的技術主題,這就需要車企打破傳統的“舊”思維,擁抱“新”變化,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設計。而在此次起亞“Kia EV Day”上,起亞也想外界展現了它在設計層面的新思考——将可持續的理念貫穿始終。
首先來到起亞EV3概念車的内飾,起亞CMF(色彩、材料、工藝)設計團隊從空氣元素中汲取靈感,在整個車艙中将光線和透明度運用到了極緻。在座椅上,CMF團隊采用了天然纖維結構取代碳纖維,以實作更輕巧、更纖薄的座椅設計。極為牢固的可持續纖維編織,輔以舒緩的自然色調,營造出更為優雅的現代美學氛圍。
至于座套工藝,CMF團隊選擇應用3D立體針織技術,表面無比柔軟,同時又在視覺上打造出令人驚歎的3D效果,而減少縫合和拼接的設計則進一步實作了一流的效率和材料的零浪費。值得注意的是,起亞為EV3概念車的中控台選用的材料并非來自工業制造,而是培育生長出來的。
而在EV4概念車上,起亞CMF團隊則從地球元素汲取了靈感。100%使用再生棉花,純天然染料染色,茜草根和核桃殼這些大自然的饋贈讓團隊能夠嘗試近乎無限的色調和色澤選擇。為了在EV4概念車的座艙中營造純粹獨一無二的氛圍和無與倫比的質感,起亞手工編織織物條紋,并應用于儲物空間和儀表盤處。此外,起亞的CMF設計師還特别挑選了麻纖維應用于EV4概念車的中控台,以提升其美學魅力和功能性。
當然,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起亞也并非“一時興起”,早在2014年,起亞就在Soul電動車型中使用了生物塑膠和甘蔗生物纖維。今年3月,起亞推出了旗艦電動SUV車型EV9,其中運用的“十項必備可持續材料”将在未來所有起亞新車型中應用,進一步彰顯了起亞奉行的汽車生産對環境影響最小化的承諾。
可持續發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号,更需要企業拿出“真刀實槍”創新精神和“紮紮實實”的用料來作為支撐,“真功夫”最難,但也最能打動消費者。伴随着汽車行業能源轉型愈演愈烈,新汽車也迎來了全面發展的下半場。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簡單的“概念”和“創新”已經不足以打動消費者了,我們需要時代的引領者,更需要破舊立新的開拓者,而起亞正在通過自己的了解,已經引領了内飾設計的“新”變革。
| “EVs for all”——起亞的獨特價值
新汽車是什麼?在寰球汽車看來,回答這個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難就在于“新”是個動态的概念。就像現在不少人嘴邊常挂着“使用者”二字一樣,其實他了解的使用者與實際差了很多。新汽車是由使用者來定義的,但它同時又是新技術的最快最有效的集大成者。
起亞的“新”在哪裡?活動中,起亞用“EVs for all(電動汽車普及者)”這一願景進行了全面地诠釋,此前,起亞已經向市場推出了EV6和EV9兩款純電車型,并且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這也讓外界看到了起亞作為世界汽車巨頭決心轉變的實力。但是,對于起亞而言,想要進一步确立其在整個行業中的頭部地位,僅靠這兩款車型,顯然是不夠的。
也正因如此,在此次活動中,EV5、EV3概念車、EV4概念車正式走到了“台前”,分别從不同領域代表了起亞對于純電汽車的思考。其中,EV5是起亞電動汽車産品系列中第三款專用純電動汽車,基于起亞電動車專用平台E-GMP打造,開創了電動出行和獨特SUV設計的新時代。起亞EV5采用了品牌獨特的“Opposites United(對立統一)”設計理念,将卓越的多功能性、舒适性與先進的技術、動态性能以及安全性相結合。
而EV3概念車代表了起亞對緊湊型電動CUV的願景,輕松地将實用性與純粹的駕駛樂趣融為一體。該款車型以緊湊、便捷的構造為使用者提供了起亞旗艦SUV EV9的技術、實用功能和設計;EV4概念車充分展現了“Opposites United(對立統一)”設計理念中“Power to Progress(進取動力)”這一核心要素。“Power to Progress(進取動力)”側重于起亞在設計主導的轉型時代形成的技能、專業知識和創造力。
而從三款車型的布局來看,EV5專為滿足千禧一代家庭的需求和期待而設計,EV3概念車以緊湊型車形式呈現旗艦SUV的技術、實用性和設計,EV4概念車重新定義了電動轎車,分别滿足了不同人群對于純電車型的不同幻想。
而在純電車型的生産方面,目前,起亞正緻力于建立一個可靠的電動汽車生産和電池供應體系,計劃到2025年将其全球電動汽車生産基地增至8個。與此同時,起亞正在積極建立電池合資企業,以確定與全球電動汽車生産網絡同步的穩定全球電池供應體系。
起亞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宋虎聲表示:“作為可持續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起亞向電動汽車轉型是必然,而非選擇。通過開發先進的電動汽車技術、采用大膽的設計和提供直覺的服務,并将其應用到我們整個電動汽車系列中,我們的最終目标是盡可能地為更多人提供起亞的獨特價值。加速電氣化的程序由此開始。”
新能源汽車時代,産品的價值不是續航裡程的長短,也不是雷達數量的多少,而是汽車産品的增值創新與情感體驗,這就需要車企在不斷“推陳換新”的過程中更加關注消費訴求,才能滿足更多元化的用車需求。不斷完善純電産品布局,并向着不同次元積極創新,這也是起亞的态度。
結語: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曾經表示,“新汽車”将成為汽車産業發展的風向标,是需要“從新”打造的全新事業。新汽車的“新”在于新的概念、新的方法邏輯、新的體系。隻有具備新汽車特質的車企,才有可能在未來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具備引領地位。可以預見,在新一輪的“鏖戰”之中,在求“新”求“變”的市場格局之下,起亞已經向外界展現了其全“新”的一面,期待它進一步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