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外交結構性失敗,南亞反印浪潮:孟加拉國的抗争也步入正軌

作者:盧忠誠TALK
印度外交結構性失敗,南亞反印浪潮:孟加拉國的抗争也步入正軌

中國的複興,帶來的影響,這些年持續在潛移默化的改變着周邊的很多格局。對南亞各國來說,中國的影響力伴随着經濟合作的方式進入南亞之後,中國幾乎成為了擺脫印度霸權架構的一個重要契機。在馬爾代夫率先發起“印度退出”的反印浪潮、要求印度撤軍的事情步入正軌之後,孟加拉國也開始了跟進。

根據《環球時報》和《今日印度》的消息,孟加拉國新總理哈西娜在3月底,非常理性的回應了近期愈演愈烈的“反印浪潮”。沒有對這個情緒做出太多表态,而是希望反對派們如果想要“反制印度”,最好先别在飯裡加入“印式瑪薩拉”調料。

印度外交結構性失敗,南亞反印浪潮:孟加拉國的抗争也步入正軌

估計這個事兒,平常不太關注南亞形勢的朋友,可能都有點聽不懂。我們簡單說一下這個事情的背景。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孟加拉國大選結束。當時哈西娜勝選之後,反對派的“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積極響應外海孟加拉人的反印情緒。制造出了一個“印度退出”運動,旨在抵制印度商品進入孟加拉國。

原本來說,這個反對派的目标,其實是借着制造“反印活動”,來否認哈西娜的總理位置的合法性,暗示是被“印度幹預”。進而效仿馬爾代夫的樣子,讓哈西娜下台,自己上台,成為新總理。但是因為長期以來,對印度的不滿,有着廣泛的群眾基礎,這個現實讓整場運動,開始走向了一個和初衷完全不一樣的方向。

整場運動裡,孟加拉國這邊有大緻上3種情緒。1個,對印度長期幹涉孟加拉國内政的不滿;第2個,在孟加拉國選擇擁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之後,經濟發展迅速,這拉開了和孟印接壤地區的貧富差距。對孟加拉國的人民來說,社會層面和心理上出現了變化;第3個,就是巴以沖突的站隊問題,印度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在了以色列一邊,在第三世界國家的眼裡,印度是背叛了自己的陣營和立場。

印度外交結構性失敗,南亞反印浪潮:孟加拉國的抗争也步入正軌

現在回到我們最開始聊的話題,為什麼孟加拉國的反印情緒已經步入正軌。哈西娜作為孟加拉國最高上司人的回應,是讓反對者吃飯别加印度配料。但卻并沒有說要反對這股社會情緒。往深處說,“反印”是有現實問題的。長久以來印孟的關系,讓孟加拉國在很多經濟、社會層面,對印度有着極大的依賴性。這不是單純靠抵制就能解決的。孟加拉國的食品、肥料、工業原材料等,都需要從印度進口。

是以,至少目前為止為止,孟加拉國選擇的道路,是尊印友華,通過和中國的合作,逐漸減少對印度的依賴,在技術、産業上實作突破,才是真正的“反印”,單純靠情緒上的推動,作用非常有限,反而會帶來很多嚴重的、不可逆的傷害。

當然了,反過來看印度,原本在南亞經營幾十年,結果到現在反而此起彼伏的出現“反印”情緒,着實是印度外交工作的結構性失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