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換輪胎後需要做“四輪定位”還是“動平衡”?這都不懂可能會吃虧

作者:汽車百科之家

輪胎是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分,并且承載着整個汽車的重量,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了行車時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汽車維護保養中,更換輪胎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操作,無論是磨損到了極限還是年限很長了而老化,亦或者是輪胎受傷導緻的,都需要更換輪胎。而在更換輪胎時我們往往會被建議做一個項目,那就是四輪定位。推薦理由是為了讓新輪胎的各項定位資料更加準确,進而均勻磨損,有利于延長壽命。那麼換了輪胎後到底該做四輪定位還是動平衡呢?

換輪胎後需要做“四輪定位”還是“動平衡”?這都不懂可能會吃虧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四輪定位和動平衡。四輪定位是一種調整車輛懸挂系統的過程,使輪胎與地面和車輛各部件之間保持最佳的相對位置,確定車輪相對于車輛行駛方向的正确角度,以達到最佳的行駛穩定性和操控性。動平衡是通過在車輪上增加或減少配重,使車輪各個點的品質分布均勻,這樣能在高速旋轉時保持平衡狀态,以減少因車輪不平衡而産生的震動和噪聲。當不平衡發生時,會導緻車輪在高速旋轉時産生振動,這種振動會傳遞到車身和方向盤上,影響駕駛舒适性,嚴重時還會損害軸承等部件。

換輪胎後需要做“四輪定位”還是“動平衡”?這都不懂可能會吃虧

知道了這些就能得出結論,更換輪胎後,動平衡是必須要做的。因為輪毂和新輪胎生産時會存在誤差,重量分布不會那麼均勻。當新輪胎安裝在輪毂上後,它們形成了一個整體,重量分布一定也是不均勻的。什麼叫重量分布不均勻?打個比方就很容易了解。比如一個風扇有五個葉片,此時的重量分布就很均勻,旋轉起來很平穩。但當斷了一個葉片後,就叫做重量分布不均勻了,旋轉起來後就會左右搖晃比較嚴重,甚至讓整個風扇産生跳動。

如果在這個斷掉的葉片處加一個與原來重量一樣的東西上去,轉起來就又可以很穩了。車輪的動平衡就是這個原理,找到重量輕的地方,給加上一個配重,也就是平衡塊,這樣就能保證輪胎在高速行駛的時候穩定而不抖動。是以無論更換新輪胎還是拆卸過原來的舊輪胎,隻要輪胎重新拆卸安裝了之後,都需要做動平衡,以保證高速行車的穩定性。

換輪胎後需要做“四輪定位”還是“動平衡”?這都不懂可能會吃虧

而四輪定位是否需要做呢?需視情況而定。如果輪胎是因為異常磨損而更換的,那麼四輪定位也必須做。因為輪胎出現了異常磨損,也叫做吃胎,就是輪胎一側出現了嚴重磨損,另一側幾乎沒有磨損。導緻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四輪定位資料不準确,輪胎與地面接觸的姿勢不正确,行駛時出現了不正确的受力,導緻了異常磨損。此時需要做四輪定位調整輪胎姿态,讓其正常磨損。如果隻換新輪胎而不做定位,那麼這個新輪胎要不了多久,也會因異常磨損而再次需要更換。

換輪胎後需要做“四輪定位”還是“動平衡”?這都不懂可能會吃虧

如果輪胎暫時沒有異常磨損,換輪胎前或換輪胎後出現了跑偏或者方向盤不正,或者換輪胎時拆裝過懸挂上的配件,各種拉杆、球頭之類的,那麼這時也需要做四輪定位。因為出現跑偏就是定位不準确導緻的,拆裝過影響定位資料的配件,再裝上之後不一定會安裝在原來的位置,導緻定位不準。本身車輛跑偏就有一定的危險性,開車也會覺得特别累,同時跑偏也會讓輪胎出現偏磨,導緻其壽命大大縮短。需要做四輪定位來糾正錯誤的資料。

換輪胎後需要做“四輪定位”還是“動平衡”?這都不懂可能會吃虧

如果沒有上述原因,隻是輪胎壽命到了,正常的更換輪胎。那麼隻需要做動平衡即可,四輪定位不需要做。隻有存在異常時才需要做定位,沒有異常則永遠不需要做。是以我們在日常開車時應該注意觀察車輛的行駛狀态,如果車輛出現跑偏、方向盤不正、輪胎異常磨損等問題,或者感覺到車輛行駛時有明顯的抖動和不穩,那麼就應該考慮該做四輪定位或者車輪動平衡了。

繼續閱讀